浅议文化“全球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504177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文化“全球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文化“全球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文化“全球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文化“全球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文化“全球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文化“全球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文化“全球化”全球化,定义诸多。通常,我们认为全球化是由于全球的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进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全球化一词首次出现是在80年代的西方报纸上,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便开始热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等。全球化浪潮开始迅猛兴起。曾风暴般来袭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生产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以及资金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主导力量,国际贸易成为了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更加自由的流动。不得不说,经济全球化给世界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进展机遇。而今天我要谈的,并不是经

2、济全球化,而是文化的全球化。?麦格鲁曾给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GJ的复杂多样的联系与结合。它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在地球某一地方的事件、活动、决定,都会给另一方的个人、社群带来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经济的进展之后,文化的全球化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一、中西方贴近多元化近些年来,中西方的文化及习俗方面在进行着不断地碰撞与融合。肯德基、麦当劳打入ZG市场,星巴克为迎合国人的口味推出了以茶为原料的饮品,甚至打造出引人目光的“月饼”。西方的文化越来越多的渗透到ZG市场,人们体验到的不只是品牌与独特,更多的是在自己GJ体会不到的意蕴和异国度的

3、文化。而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就这样同质化。在美国纽约,几乎可以体验到世界各国的烹饪技术、音乐种类、民族艺术、服饰风格和经商手段等等,美国这一移民GJ所体现出的“多样化”便是文化全球化的产物。而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文化全球化就是美国这一样式的文化“同质化”。文化的差异依旧存在,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然而,通过中西方市场以及文化的交融贴近,每个GJ都开始走上多元化道路。不同多样的文化开始启动,新的面貌正在为我们而展现。二、 “洋节”不再只属他方随着中西方RM的不断交流、留学,移民等事件的发生,存在于ZG的“洋气”已经愈发的浓重。过洋节早已成为ZGRM的一大“习俗”,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在ZG的流行已

4、势不可挡,它们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据调查,虽然圣诞节是西方节日并且ZG所信基督教的人数只占1.15%,但有一半以上接受采访的人说他们每年都会过圣诞节。而且近几年人们过圣诞的气氛已愈加浓烈,伴随着“不过圣诞节你就Out了”这一说,这一天的存在几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年的12月初开始,城市里便开始了圣诞节的“准备活动”,企业里、商场里不知什么时候就出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精美圣诞树。感恩节的气氛也让本是严寒的冬天变得连空气都温馨起来。可见,在文化也开始全球多元化的今天,已经不可能存在纯粹属于某个民族的文化了,文化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的广泛,由此看来,节日的中外交融也是势所必定。节日文化的

5、“全球化”无疑减少了GJ之间的差异隔阂,同时也会使世界各国的共同话题越发增多。三、 “ZG热”步步走世界ZG人都熟知孔子老先生。儒家文化家喻户晓。提起孔子,无论是初入学堂的小孩还是年过半百的老人,都禁不止想起那让人获益匪浅的“论语”。而如今,孔子的学说已经走向了世界的“五大洲”,孔子热顿时风靡全球,截止到20XX年,全球已建成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罗马尼亚总理蓬塔在布加勒斯特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上说道:“等我不当总理了,我也要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汉语。”近年来国人志愿去海外教授汉语的越来越多,许多发达GJ也越来越重视汉语。另外,来ZG求学的海外学生也在成倍增加,他们热爱汉语言的文学,对

6、其充满着兴趣。汉语桥等世界中文比赛更加促进了外国友人对汉语言的学习。正如台湾组合SHE歌中唱到:“全世界都在说ZG话。”这正是完美诠释了如今的形势。如果说了解一个GJ先从了解它的语言文化开始,那么随着ZG热步步走向世界,世界也在一点点了解着这个蕴含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这也许只是文化开始全球化的一点点部分,也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想法。而对于文化的全球化,一直以来都有热议。有人说,文化的“全球化”无异于是把文化融合掉,然后再同质化,这不就是文化的丧失么!而事实是,世界需要进展,GJ之间的交融不可幸免,全球化是趋势,也是必定的结果。这一结果,究竟是所谓的“同质化”还是各国的“多元启动”,都还是未知的。在面对趋势的时候,全部的接收和排斥都是没有经过任何思维加工的莽撞与无知行为。不管文化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怎样的结果,我们应该承认一点:通过学习和交融,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强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