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495059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出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误区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有力手段。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游戏似的。”所以,游戏是一种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最为孩子们所喜爱。而音乐游戏,顾名思义,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当今音乐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都把游戏引进了小学音乐课堂,设计出大量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音乐游戏,让他们通过游戏来学习音乐,从而达到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而且,在我国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把音乐游戏列为综合性艺术表演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音乐表现的范畴,从而更加强调了音乐游戏在当今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以

2、说音乐游戏是儿童学习音乐的桥梁。 由于音乐游戏是最被孩子们所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音乐实践活动,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音乐游戏。有节奏训练类游戏,音准训练类游戏,培养音乐感受类游戏,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游戏,歌舞表演类的游戏等等。其中,歌舞表演类的游戏运用最为广泛,几乎每首歌曲教学中都会用到。所谓歌舞表演类的音乐游戏是指边唱歌边表演,如小青蛙找家、小红帽、火车开了等等。一般是在学会一首歌曲后,教师要求孩子们通过音乐游戏来表现出歌曲的情绪或内容。本人在大量的教研工作实践中发现,在小学音乐课堂里歌舞表演类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 音乐游戏缺乏音

3、乐性。 音乐游戏与其他游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是在音乐的伴随和指引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在此类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激励,他们的动作表情等都需符合音乐的节奏、节拍和内容,并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实际的音乐课中,音乐游戏教学却常常会忽视音乐,只强调 游戏。例如在歌曲小红帽的音乐游戏中,有的同学扮演花草,有的扮演小红帽,还有的扮演大灰狼,角色分好后,教师发给孩子们相应的头饰,音乐一起,表演就开始了。至于每个角色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出场、用什么动作、什么节奏来配合音乐,就任其自然了。这就使得在音乐游戏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景象。 1.学生们动作与音乐的节奏节拍配合不上。 2.动作设计不符和

4、歌曲本身特点。 3.学生们站在那里或不知所措或乱成一团。 此时的音乐变得可有可无,有时甚至被吵闹声淹没。这样的音乐游戏音乐性何在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因为教师们没有深刻认识到在音乐游戏中,音乐是灵魂,而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 二、 音乐游戏缺乏目的性。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受音乐的内容、性质、旋律、节奏、结构等主导和制约的游戏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处理好严肃认真和欢乐愉快的关系,即学习与游戏的关系,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知识。比如通过游戏学会了辨别歌曲结构或学会了听辩音色的变化等等。而我们所常见的音

5、乐游戏通常是孩子们在游戏之后只落个满头大汗。只有游戏没有知识。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在于,教师们没有认识到音乐游戏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教学内容时,指导思想应该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在表演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理解、有所提高。即表演活动要有目的性。所以作为综合性艺术表演的一项内容,音乐游戏的目的性是必须要明确的。 三、 音乐游戏缺乏过程性。 音乐游戏是一种音乐实践活动,是孩子们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手段。它也是一项学习内容,而不是舞台表演。是学习内容,就一定要有学习的过程。在音乐课程标准关于怎样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指出,“音乐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

6、习结果更重要 ,因为对于审美教育来说,大多是体现润物细无声式的效应,许多目标就蕴涵在学习过程中。”而我们常见的音乐游戏却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没有讨论,没有分角色练习,孩子们不用动脑,只要有动作就可以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教师们没有把音乐游戏作为一项学习内容来看待,只把它当作了一种提高兴趣的方法,忽视了游戏学习过程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四、 音乐游戏缺乏创造性。 音乐游戏作为综合性艺术表演的内容之一,属于音乐表现的范畴。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表现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因此,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要会表演,还

7、应学会创造。教师应多给孩子留一些自主创造的空间。而在我们的游戏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讲玩法,分角色等,学生只需按要求做就可以了,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一误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们怕乱堂,或没有表演效果,所以总是把孩子的思想禁锢在自己的圈子之内。表面看是整齐好看了,但长此以往,孩子们创造的火花将不再闪现,这岂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 上面简要介绍了当今小学音乐游戏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误区,那么如何走出误区,从而真正实现音乐游戏教学的价值呢? 1 音乐性放在音乐游戏教学的重要地位。 我们在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时,必须首先考虑到它的音乐性,一切活动都要从音乐出发。在音乐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

8、学生听辨音乐的音高、节奏、强弱、节拍、速度、情绪等基本要素,并在训练听觉的同时引导他们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些要素,使自己的身体与音乐默契配合成为一个整体,让音乐时刻扎根在他们的心里。在小学低年级的游戏教学中,可多采用节拍律动,节奏律动等,不仅简单而且对提高儿童的节奏感很有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们一些音乐游戏中常用的步法,以及各种小动物的典型动作,这两方面都要严格规定节拍。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孩子们在做任何音乐游戏时都会习惯于配合音乐的节奏节拍而动了。 2 设计音乐游戏时要考虑游戏的价值,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 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在设计音乐游戏教学时就应该明确此项游戏目的和价值,以便于在活

9、动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例如节拍训练类游戏,就要严格要求节拍准确。如赛船这首歌在做音乐游戏时,要求乘船的同学每小节第一拍时拍手,划船的同学第一拍前半拍用力向前划后半拍收回,这个游戏的价值就在于训练孩子们学会把握音乐的节拍。除了训练节拍外,音乐游戏的目的还有训练节奏感、速度、力度、感知音乐的曲式结构、训练音乐记忆力等等,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歌曲设计游戏的不同目的,以便提高学生们的综合音乐能力。 3 设计音乐游戏的教学思路,明确教学过程。 我们在设计音乐游戏活动时,一定要认真准备,重视游戏过程的每一环节,使游戏的全过程都有教育价值。这其中包括教学准备,规则制订,参加人数,分配角色,确定玩法,设计动作,变

10、换队形,分层训练等等。例如,在正式游戏开始之前,首先练习某一角色的动作,然后和音乐。接着练习另外角色的动作并和乐,最后两种角色配合。这样就不会出现乱堂或学生们不知所措的情况了。 4 设计音乐游戏时留出学生创造的空间。 在我们的音乐游戏教学中,一定要多设计一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多给他们一些游戏的自主权,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备课时,要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把音乐游戏中的某一环节留给学生创遍。开始时可以是某种节奏、动作,随着程度的加深,可以分组由学生自己创编不同的游戏玩法。 总之,音乐游戏是一项很好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最为孩子们所喜爱的音乐活动。望广大同行能够认清它的价值,在自己的游戏教学中,注重音乐性、目的性、过程性和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音乐游戏教学的巨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