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心理学题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49386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护心理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护心理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护心理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医护心理学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医护心理学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护心理学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护心理学题库(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护心理学任务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W)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年代 为A. 1919 年B. 1939 年C. 1879 年D. 1899 年E. 1959 年正确答案是:1879 年2 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不包括A. 心理评估手段在护理中的作用B.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艺的运用C. 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达到护理的目的D. 运用心理学加强医院管理E. 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疾病的作用正确答案是:运用心理学加强医院管理3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 人本主义C. 精神分析D. 完型主义E. 构造主义正确答案是:精神分析

2、4 提出人本主义学派的学者是A. 罗杰斯B. 弗洛伊德C. 艾宾浩斯D. 华生E. 斯金纳 正确答案是:罗杰斯5 认为万物以人为贵,也就是 人为万物之灵 、 人定胜天 的理论称为A. 知行论B. 形神论C. 性习论D. 人贵论E. 情欲论正确答案是:人贵论6 提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是A. 詹姆士B. 冯特C. 皮亚杰D. 魏特默E. 华生正确答案是:冯特7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称为A. 迁移B. 暗示C. 定势D. 知觉特点E. 功能固着正确答案是:迁移8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A. 感受性B. 绝对感受性C. 差别感受性D. 感觉阈限E. 绝对感觉阈限正确

3、答案是:感受性9 人脑对当时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称为A. 知觉B. 记忆C. 感觉D. 思维E. 想象正确答案是:知觉10 根据内容,记忆的种类不包括A. 逻辑记忆B. 形象记忆C. 机械记忆D. 情绪记忆E. 运动记忆正确答案是:机械记忆11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 义,这是知觉的A. 恒常性B. 选择性C. 整体性D. 理解性E. 稳定性正确答案是:理解性12 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称为A. 关系妄想B. 钟情妄想C. 被害妄想D. 罪

4、恶妄想E. 强迫观念正确答案是:被害妄想13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称为A. 补偿B. 联觉C. 对比D. 作用E. 适应正确答案是:适应14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指的是一种现象为A. 作用B. 联觉C. 适应D. 对比E. 补偿正确答案是:适应15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A. 感觉对比B. 感觉作用C. 感觉补偿D. 联觉作用E. 感觉适应正确答案是:感觉对比16 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的体验称为A. 思维B. 认知C. 行为D. 情感E. 情绪正确答案是:情绪17 对于简单的工作要提高学习效率应保持的情绪状态一般为A. 较低

5、焦虑B. 很低焦虑C. 中等焦虑D. 较高焦虑E. 很高焦虑正确答案是:较高焦虑18 人在动物园中看到狮子,丝毫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但看到迎面跑来一头狮子时会惊恐万分,引起这种情绪反应的因素是A. 环境B. 生理C. 认知D. 刺激E. 病理正确答案是:认知19 情绪与情感均具有的特性为A. 爆发性B. 外部性C. 冲动型D. 两极性E. 稳定性正确答案是:两极性20 对于复杂的工作要提高学习效率应保持的情绪状态一般为A. 很低焦虑B. 很高焦虑C. 较高焦虑D. 较低焦虑E. 中等焦虑正确答案是:较低焦虑21 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A. 人际体验B. 人际关

6、系C. 人际状态D. 人际情绪E. 人际情感正确答案是:人际情感22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称为A. 情绪B. 知觉C. 感觉D. 记忆E. 思维正确答案是:情绪23 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为A. 感觉B. 激情C. 心境D. 感情E. 应激正确答案是:心境24 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紧急事故时就会出现应激状态称为A. 应激B. 心境C. 感情D. 激情E. 感觉正确答案是:应激25 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A. 感觉B. 情绪C. 人格D. 性

7、格E. 知觉正确答案是:人格26 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染上独特的色彩指的是A. 性格B. 气质C. 情绪D. 意志E. 能力正确答案是:气质27 人格的特性不包括A. 整体性B. 外倾性C. 独特性D. 社会性E. 稳定性正确答案是:外倾性28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A. 生理需要B. 自我实现C. 自尊需要D. 归属需要E. 安全需要正确答案是:自我实现29 食、色,性也 指的是人的需要类型为A. 文明需要B. 社会需要C. 精神需要D. 道德需要E. 生理需要正确答案是:生理需要30 人格形成的标志为A. 自我意识与社会化B. 自我成长与教育C.

8、独立经验与道德化D. 遗传素质与环境E. 共同经验与社会化正确答案是:自我意识与社会化简答题:2 题,每题20分,共40 分31 满分20.00如何调整人的情绪问题? 评分标准:每点4分(要点2分,适当解释加2 分)(1)认知调节 现实中,人们的许多情绪困扰并不一定是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认识和评价所引起 的。因此,主动调整认知,换一个角度去重新看待发生的事情,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就可减弱或消除不良情绪。另 外,对人、对事不要过分苛求,期望值不要太高。(2)恰当渲泄法 不愉快的消极情绪,虽然可用理智暂约束压抑它,但不能彻底排除,这种心理能量的积聚,如果超过一定的负荷,

9、就会破坏心理的平衡,引起心理疾病。采用适当的途径,合理宣泄,才能把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来,消除压抑感。(3)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暗示对人的情绪乃至行为有奇妙的影响,既可 用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用来激励自己。(4)音乐疗法 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音色对人能起到不同的作用,诸如兴奋、抑制、解郁、镇痛。快速欢愉的乐曲可以 产生振奋精神,加强肌肉张力的效果,节奏徐缓的乐曲可以产生镇静安神之效,优美的曲子可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不同的曲调也可产生不同的情绪效应,如E调安定、D调热烈、C调和谒、B调哀怨、A调咼扬、G调浮躁、F调激 荡。通过听音乐的

10、方法来舒缓情绪,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5)放松训练法 该方法是在舒适的体位和均匀缓慢呼吸的条件下,从头、手、胸到脚放松全身肌肉,并体会放松后全身舒适的感觉, 从而起到舒解情绪的作用。32 满分20.00现代心理学有哪些基本的学派及基本观点?(至少答出5种)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每点4分(学派2分,基本观点2 分),至少答出5 点,共 20分。(1)构造主义:心理现象可 以分为不同性质的元素,一种是感觉,另一种是情感;心理过程与大脑的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系统;(2)功能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反对构造主义的观点,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 整体;(3)行为主义:人和动物的行为

11、或对现实的顺应;(4)完形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6)精神分析:把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对象,并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人的“性欲”理论;(7)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8)认知心理学:主张用信息加工、综合整体的观点研究人的复杂认知过程。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 分,共60分 1以心身疾病下不作为的疾病是A. 消化性溃疡B. 冠心病C. 肺结核D. 功血E. 哮喘2 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是指A. 躯体疾病B. 精神疾病C. 慢性疾病D. 传染疾病E. 心身疾病3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

12、教信仰等因素的改变而引起心理应激的刺激或情景,该因素称为A.心理性应激源B. 躯体性应激源C. 社会性应激源D. 文化性应激源E. 环境性应激源4 个体 觉察 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 概念指的是A. 应激B. 反应C. 压力D.D. 应对5 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心理学因素不包括A. 生活方式B. 性格特点C. 性别年龄D. 生活变故E. 不爱体力活动6 血管迷走反应可能是下列问题的反应形式A. 慢性应激反应B. 急性休克反应C. 下消化道出血D. 急性应激反应E. 上消化道出血7 以下疾病作为心身疾病的是A. 艾滋病B. 冠心病

13、C. 肺炎D. 骨折E. 肺结核8 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生物学因素不包括A. 高血压B. 糖尿病C. 遗传倾向D. 肥胖E. 生活变故9 社会动荡、战争、灾难、重大事故、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化,该因素称为A. 躯体性应激源B. 社会性应激源C. 环境性应激源D. 文化性应激源E. 心理性应激源10 塞里对应激的研究提出了包含三个反应阶段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指的是A. 兴奋期、阻抗期、衰竭期B. 兴奋期、平台期、衰竭期C. 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D. 警戒期、阻抗期、康复期E. 警戒期、平台期、衰竭期11 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情绪反应的冲突和挫折等应激的生活事件,该因素称为A. 文化性

14、应激源B. 心理性应激源C. 环境性应激源D. 躯体性应激源E. 社会性应激源12 心身疾病的治疗特别应重视的是A. 化学治疗B. 物理治疗C. 药物治疗D. 心理治疗E. 康复治疗13 过度换气综合征可能是下列问题的反应形式A. 下消化道出血B. 急性休克反应C. 急性应激反应D. 慢性应激反应E. 上消化道出血14 下列反应中常见的急性应激反应是A. 急性过敏反应B. 急性胃肠反应C. 急性呼吸道感染D. 急性焦虑反应E. 急性支气管炎15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诊断包括A. 病人的人际关系B. 病人的家族病史C. 病人的兴趣爱好D. 病人的业余生活E. 病人的人格特点16 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称为A. 常模B. 误差C. 效度D. 方差E. 信度17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 观察法B. 调查法C. 作品分析法D. 会谈法E. 实验法18 评估者通过对被评估者的可观察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这种心理评估方法是A. 作品分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