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CJJ11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49089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CJJ113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CJJ113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CJJ113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CJJ113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CJJ113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CJJ1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CJJ113(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CJJ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113-20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Liner System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2007-01-17发布 200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 布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Liner System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CJJ113-2007J 658-2007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

2、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6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 告第54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13-2007,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4、3.1.5、3.1.9、3.4.1(1、3、4、5)、3.5.2(1、2、3)、3.6.1、5.3.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1月17日前 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

3、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 则;2 术 语;3 防渗系统工程设计;4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5 防渗系统工程施工;6 防渗系统工程验收及维护。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南里2号院;邮政编码:100029)本规范参加单位: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北京高能垫衬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博克建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胜义防渗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徐文龙 王敬民 周晓晖 刘晶昊

4、 刘仲元 甄胜利 颜廷山 刘继武 刘泽军 杨 辉 翟力新 樋口壯太郎刘 涛 王 凯 吴学龙 童 琳目 次1总 则12术 语23防渗系统工程设计33.1一般规定33.2防渗系统33.3基础层63.4防渗层63.5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83.6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93.7防渗系统工程材料联接104防渗系统工程材料134.1一般规定134.2高密度聚乙稀(HDPE)膜134.3土工布134.4膨润土防水毯(GCL)144.5土工复合排水网145防渗系统工程施工165.1一般规定165.2土壤层165.3高密度聚乙稀(HDPE)膜165.4土工布175.5膨润土防水毯(GCL)175.6土工复合排水网186

5、防渗系统工程验收及维护196.1防渗系统工程验收196.2防渗系统工程维护21附录A HDPE膜铺设施工记录23附录B HDPE膜试样焊接记录24附录C 气压、真空和破坏性检测及电火花测试方法27附录D HDPE膜施工工序质量检查评定29本规范用词说明30条文说明31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1 总 则1.0.1 为保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下简称“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的建设水平、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垃圾渗沥液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1.0.3 防渗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6、,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防渗系统liner system在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上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的各种材料组成的体系。2.0.2 防渗结构liner structure在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上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的各种材料的空间层次结构。2.0.3 基础层 liner foundation防渗材料的基础,分为场底基础层和四周边坡基础层。2.0.4 防渗层 infiltration proof layer在防渗系统中,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的各种材料的组合。2.0.5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leachate collection and

7、 removal system在防渗系统上部,用于收集和导排渗沥液的设施。2.0.6 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 groundwater collection and removal system在防渗系统基础层下方,用于收集和导排地下水的设施。2.0.7 渗漏检测层leakage detection liner 用于检测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可靠性的材料层。2.0.8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 liner system engineering material用于防渗系统工程的各种土工合成材料的总称,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膨润土防水毯(GCL)、土工布、土工复合排水网等。3 防渗系统工程设计3.1 一

8、般规定3.1.1 防渗系统工程应在垃圾填埋场的使用期限和封场后的稳定期限内有效地发挥其功能。3.1.2 防渗系统工程设计应符合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要求。3.1.3 垃圾填埋场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基础层失稳。3.1.4 垃圾填埋场的场底和四周边坡必须满足整体及局部稳定性的要求。3.1.5 垃圾填埋场场底必须设置纵、横向坡度,保证渗沥液顺利导排,降低防渗层上的渗沥液水头。3.1.6 防渗系统工程设计中场底的纵、横坡度不宜小于。3.1.7 防渗系统工程应依据垃圾填埋场分区进行设计。 3.1.8 防渗系统工程应整体设计,可分期实施。3.1.9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设施必须进行防

9、渗处理。3.2 防渗系统3.2.1 防渗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选用可靠的防渗材料及相应的保护层;2 设置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3 垃圾填埋场工程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设置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以防止地下水对防渗系统造成危害和破坏;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应具有长期的导排性能。3.2.2 防渗结构的类型应分为单层防渗结构和双层防渗结构。1 单层防渗结构的层次从上至下为: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基础层、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单层防渗结构的设计应从图3.2.2-1、图3.2.2-2、图3.2.2-3和图3.2.2-4型式中选择。图3.2.2-1 HDPE膜压实土壤复合防渗

10、结构示意图图3.2.2-2 HDPE膜GCL复合防渗结构示意图图3.2.2-3压实土壤单层防渗结构示意图图3.2.2-4 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示意图2 双层防渗结构的层次从上至下为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主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渗漏检测层、次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基础层、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双层防渗结构应按图3.2.2-2型式设计。图3.2.2-2 双层防渗结构示意图3.3 基础层3.3.1 基础层应平整、压实、无裂缝、无松土,表面应无积水、石块、树根及尖锐杂物。3.3.2 防渗系统的场底基础层应根据渗沥液收集导排要求设计纵、横坡度,且向边坡基础层过渡平缓,压实度不得小于93

11、。3.3.3 防渗系统的四周边坡基础层应结构稳定,压实度不得小于90。边坡坡度陡于1:2时,应做出边坡稳定性分析。3.4 防渗层3.4.1 防渗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能有效地阻止渗沥液透过,以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2 具有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能;3 具有相应的抗化学腐蚀能力;4 具有相应的抗老化能力;5 应覆盖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形成完整的、有效的防水屏障。3.4.2 单层防渗结构的防渗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HDPE膜和压实土壤的复合防渗结构:1)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2)HDPE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3)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

12、10-9m/s,厚度不得小于750mm。2 HDPE膜和GCL的复合防渗结构:1)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2)HDPE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3)GCL渗透系数不得大于510-11m/s,规格不得低于4800 g/m2;4)GCL下应采用一定厚度的压实土壤作为保护层,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3 压实土壤单层的防渗结构:1)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9m/s;2)压实土壤厚度不得小于2m。4 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1)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2)HDPE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5

13、mm;3)HDPE膜下应采用压实土壤作为保护层,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厚度不得小于750mm。3.4.3 双层防渗结构的防渗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防渗层和次防渗层均应采用HDPE膜作为防渗材料,HDPE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2 主防渗层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HDPE膜下宜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3 次防渗层HDPE膜上宜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HDPE膜下应采用压实土壤作为保护层,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厚度不宜小于750mm。4 主防渗层和次防渗层之间的排水层宜采用复合土工排水网。3.5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3.5.1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应包括导流层、盲沟和渗沥液排出系统。3.5.2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导排汇集于垃圾填埋场场底和边坡防渗层以上的垃圾渗沥液;2 具有防淤堵能力;3 不对防渗层造成破坏;4 保证收集导排系统的可靠性。3.5.3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中的所有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垃圾、覆盖材料等荷载及操作设备的压力。3.5.4 导流层应选用卵石或碎石等材料,材料的碳酸钙含量不应大于10,铺设厚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