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最佳对联结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48753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最佳对联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略论最佳对联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略论最佳对联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略论最佳对联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略论最佳对联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论最佳对联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最佳对联结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论最佳对联结构阅读大地0521 0725略论最佳对联结构对联的基本句式是从骈文和律诗移植过来的,因此一开始就有优美的声律 结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取舍、融合和优化,对联已经有了不同于诗词 曲赋骈文的句式和结构,形成了独立的文体。本文用二元序列表示对联结构,“0”为平,“1”为仄,用“,”断句,用“ /”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基本句式,四言和六言来自骈文,五言和七言来自律诗。骈文多米 用四言和六言,故宋人称为“四六”,但其中也杂用五言或七言。同样是五言 或七言,骈文的节奏与律诗不同。这一点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例如,王勃 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大一色”是七言联,其节奏 10101

2、00/010011,相当于骈文的六言句式 001100/110011力口了一字,“与”和 “共”相当于虚字,因此不应该用七言律诗句式0011100/1100011来衡量。王勃名句的节奏与南齐王俭灵丘竹赋“翠叶与飞云争采/贞树与层冰竞鲜”(见李调元赋话)的节奏 1110011/0010010相同而青出于蓝。将两者对照 分析,骈文句式的特点一目了然。纪晓岚所说的最古春联,蜀孟昶“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见梁章银 楹联丛话),上联平仄是 00101,在律诗中,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 上常常用在第七句(见王力诗词格律),因此不是对联句式。实际上,孟 昶用的是骈文句式,具节奏 00101/0110

3、0,相当于四言句式0011/1100加了一 字,“纳”和“号”相当于虚字。“昶为太子时曾自题策勋府桃符大垂余庆/地接长春”(见中国对联大辞典),说明该联是从四言句式变化而来 的,作为骈文句式,对仗工丽。如果不了解早期对联的这种情况,用五言律诗 句式00011/11100来衡量,认为“余”字违律,显然是极大的误解。楹联丛话中摘录朱子全集所载联语,有些句式明显来源于四六。例如,松溪县明伦堂联“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而龙虎之为变/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其中允许相同虚字相对。这是对联移植骈文 句式的明证。不过,相同虚字相对现象已被淘汰。唐代律诗的声律和对仗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因此

4、,五言联和七言联普 遍采用律诗句式而不用骈文句式。在长联中,五言、七言骈文句式并未完全消 失,但正在被律诗句式取代,或改用一字领或三字领加四言句式。五言律诗句式有 A型11001/00110和B型00011/11100两种,七言也有 A 型0011001/1100110和B型1100011/0011100两种。把它们统统拿来做对联, 在短联情况下,矛盾并不明显。但是,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在律诗中不可或缺的这两种句型,在长联结构中只需要一种,而且有充分理由证明,只有 B型 才有资格作为对联句式。因此:(1) A型同B型有质的区别。在对联句式体系中,既然四言和六言只有A型0011/1100和110

5、011/001100,五言和七言理应采用 B型为佳。这样可以避 免单调,增加变化(见对联1998年第2号拙文对联句型的生成)。(2) B型句式的平仄变换比A型简单。如果把句式中平变仄或仄变平的次 数称为变换数,那么,五言 B型00011/11100与四言0011/1100的变换数相同 (都是一),而五言 A型11001/00110的变换数是二;七言B型 1100011/0011100与六言110011/001100的变换数相同(都是二),而七言 A 型0011001/1100110的变换数是三。因此,在不同句式组合时,可以把五言 B 型视为四言,把七言B型视为六言,而A型则无此特性。(3) B

6、型句式在结构上接近骈文句式,易于互相转化。前面举的两个例子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五言和七言采用B型,可以将律诗句式和骈文句式统一起来,形成对联句式。近代联家偏爱用五言、七言 B型撰联,极大地促进了对联句式的优化和简 化,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对联句式体系结构。即:一言 1/0,二言11/00,三言A 型 001/110 或 B 型 011/100 ,四言 0011/1100,五言 00011/11100,六言 110011/001100,七言 1100011/00111000我们并不否定五言、七言 A型句式在短联中存在的价值;只是证明,它们 在本质上是律诗句式,而不是对联句式。同样,五言、七言骈

7、文句式也不能当 成对联句式。长期以来,对联未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固然与文人学士 视对联为“雕虫小技”有关;平心而论,不加选择地用骈文或律诗的句式撰 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在早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对联没有 自己的句式体系结构,就不能形成独立的文体,只能成为骈文或律诗的附庸。明确对联句式同骈文、律诗句式的联系和区别,是选择对联最佳结构的基 础。余下的问题是:对联的句式组合有没有最佳结构?长联结构无非是不同句式(包括领、衬字)的组合,或同一句式的重复, 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不是随意的。关键在句脚的平仄安排。对联句式来源于诗词曲赋骈文,而句脚安排主要借鉴于骈文。因为诗词

8、曲 和律赋的句脚都要受用韵的限制,惟独骈文讲求对仗和平仄,不需押韵,与对 联非常接近。例如,纪晓岚绛云别志序开头一段是:“生生世界,转若携 轮;种种因缘,幻如泡影。莺飞草长,人问多早谢之花;桂老蝉寒,天上无常 圆之月。伤心黄土,几玉碎而珠沉;埋骨青山,终金销而石油。去来一瞬,瞿 昙借譬于芭蕉;梦觉两忘,庄叟委心于蝴蝶。良有以也;岂不然乎。”(见 纪晓岚诗文集),这18句分为5组,每组4句或2句,其平仄序列结构是 0011, 1100; 1100, 0011。 0011, 0001100; 1100, 1100011。 0011, 011000; 1100, 000011。0011, 00110

9、00; 1100, 1100011。0011; 1100。如果把虚字去掉,就成为:0011, 1100; 1100, 0011。0011, 001100; 1100, 110011。 0011, 1100; 1100, 0011。0011, 001100; 1100, 110011。0011; 1100。这种 以四言为基础,成组互相对仗形成的句脚安排,正是对联所需要的。上面讲过,在句式组合中可以把五言 B型视为四言,七言B型视为六言, 只要句脚平仄相同,组合规律就相同。实际上任何句式组合都根源于四言基本 组合模式(简称四言模式),即:0011, 1100, 1100, 0011/1100, 0

10、011,0011, 1100。这种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序列周期最长(十六),声调变化丰 富,而且便于自对。而简单的句脚平仄交替1100, 0011, 1100, 0011/0011 ,1100, 0011, 1100虽然可形成两组自对,但序列周期较短(八),而且重复单 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陆云亦称四言转句以四句为佳”。刘勰的原 义虽指改韵,亦适用于句式组合。简言之,四言基本组合模式是最佳对联结 构,任何对联句式组合都可以由此生成。就句脚安排而言,可以把每边一句的对联,例如七言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杭州西湖藕香居茶室联)的结构 1100011/0011100,看作 0011/1

11、100,即四言模式末句;把每边两句的对联,例如九言联:复旦引星辰, 珠联璧合/顺时调律吕,玉节金和(北京颐和园排云殿门联)的结构 11100, 0011/00011 , 1100,看作 1100, 0011/0011 , 1100,即四言模式的末两句;把 每边三句的对联,例如十七言联: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 / 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李振钧安徽安庆大观亭联)的结 构 11100, 11100, 1100011/00011 , 00011, 0011100,看作 1100, 1100, 0011/0011 , 0011, 1100,即四言模式的末三句,又如十五言

12、联:别来风月为谁 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峰到春归无寻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纵策)的 结构 0011100, 0011, 0011/1100011 , 1100, 1100 看作 1100, 0011, 0011/0011 , 1100, 1100,即四言模式的前三句;把每边四句的对联,例如十九 言联:饮建业水,食武昌鱼,千里驰驱,到处聚观香案史/对紫薇花,撤金莲炬,九霄瞻仰,何年却向帝城飞(见楹联丛话)的结构 0011, 1100, 1100, 1100011/1100, 0011, 0011, 0011100,看作 0011, 1100, 1100, 0011/1100, 0011,

13、0011, 1100,即四言模式本身。每边四句以上的对联,句脚平仄安排是否按四言模式循环反复,要视情况 而定。因为骈文句式简单,对联句式复杂;骈文无句式重复,对联有句式重 复;骈文对仗限于四句之内,对联同边自对形式花样繁多。对联同骈文的这些 区别,要求在句脚安排上比骈文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孙髯昆明大观楼联, 可谓千古绝唱,在句脚安排上完全符合四言模式,但并非始终循环反复,一成 不变。因篇幅有限,不在这里展开细述。总而言之,对联的最佳结构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历代(包括当 代)联家的不断努力,对联不仅有了比骈文和律诗更加完美多样的句式体系, 而且有了更加灵活多变的声律结构。对联是诗词曲赋骈

14、文的精华,洵非虚语。附:对联句型的生成兼论采用B型的优越性对联堪与诗、词、曲、骈文相媲美,不仅凭借其工丽多姿的对仗形式,而 且立足于灵活多变的声律结构。对联声律结构,即对联结构,是一副对联中包含的句型及其排列方式。句 型的平仄格式是固定的;句型的选择与排列是可变的。不同的句型选择与排 列,产生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效果。对联句型来源于诗、词、曲、骈文的句式,但已经过优选而形成独立的体 系。为了理解与掌握对联句型体系,有必要对各种句型的生成,作出统一而合 理的解释。我们知道,“汉语诗的节奏的基本形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律诗的句式可以从“平仄长竿”截取(启功诗文声律 论稿)。这

15、些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对联句型。如果用二元序列来表示对联结构(见对联九卷五号拙文),平仄长竿就是一个周期为四的循环序列:1100110011001100,其中1为仄,0为平。一言至七言十种对联句型(每种句型由两个互反序 列组成)都可以从这个循环序列采样,或采样后循环移位获得。方法如下:(一)从循环序列第一位开始,分别作长度为一至七的采样,可得(1)、(11)、(110)、(1100)、(11001)、(110011)、(1100110)七个序 列;(二)用同样方法,从第三位开始分别采样,可得与第一次采样结果平仄 相反的七个序列,即(0)、 (00)、 (001)、 (0011)、 (00110)

16、、 (001100)、( 0011001);(三)将两次采样结果,依次配对,就获得一言至七言的A型句型(1,0)、(11, 00)、(110, 001)、( 1100, 0011)、( 11001, 00110)、 (110011, 001100)、( 1100110, 0011001);(四)将A型的三言、五言句型序列自身,七言句型序列最后五位,分别 循环右移一位,就可获得三言、五言、七言的 B型句型。(011, 100)、 (11100, 00011) 、 (1100011, 0011100) 0以上结果,不仅说明这十种句型是同源的,而且说明B型同A型有质的区别。A型保留了原来的节奏形式(虽然奇数句出现了句脚单平、单仄);B型改变了原来节奏点的平仄,而且将句脚变成双平、双仄。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