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八 选修部分 2822b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45313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八 选修部分 2822b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八 选修部分 2822b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八 选修部分 2822b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八 选修部分 2822b Word版含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度训练角度生态环境问题1(2017湖北黄冈质检)麋鹿是世界珍稀动物,俗称“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清末除一部分麋鹿被运往欧洲各地外,麋鹿在中国消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贝福特花重金把转运至欧洲各地的所有麋鹿,全部买下,集中养在他的庄园中繁育,到1983年已经繁殖到255头。1985年,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首批22头)。麋鹿在百年之后重回故土。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为保护麋鹿,中国建立了四个麋鹿繁育基地,分别是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

2、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和河南原阳县麋鹿散养场。分析麋鹿在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由材料可知麋鹿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因此自然种群数量较少,主要通过人工繁育,因此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近亲繁殖导致基因退化的现象,人类不断的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与利用,麋鹿原生栖息地消失,不利于回归自然的麋鹿生存;而且由材料可知,中国建立了四个麋鹿繁育基地,分别位于北京、江苏、湖北和河南,保护区面积有限且距离较远,互不相连,不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而且中国在麋鹿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的领域缺少相关技术和经验,需要重新摸索和积累;中国对野生动物的救助和恢复种群方面投入不足,从而

3、会导致经费不足。答案种群数量少,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近亲繁殖导致基因退化的现象;由于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原生自然栖息地消失;现有的保护区面积有限且互不相连,不利于交流;缺少相关技术和经验,需要重新摸索和积累;经费不足。 2(2017湖南衡阳第八中学第一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骆马湖(如下图所示)地跨宿迁、徐州两市,是江苏境内第四大淡水湖(面积260平方千米),被江苏省定为苏北水上湿地保护区,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骆马湖过去湖水清澈,湖滩浅水中芦苇密密匝匝,浮游生物众多,一直是渔民的家园。骆马湖原来是平均水深35米的浅水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采砂作业以来,现在水深已达到60多米。原本

4、星罗棋布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湖中岛,大多已先后消失,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湖泊生态发生了“荒漠化”现象。分析骆马湖采砂对湖泊生态的危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采砂对湖泊生态的影响。由材料可知骆马湖采砂之后,湖中岛消失,大量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采砂过程中,会扰动湖底土层,使得底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受到扰动之后,重新进入水体,从而由于水体营养物质过剩。产生水体富营养化,消耗水体大量的氧气,鱼类缺氧大量死亡;同时在湖底释放出来的物质,还有氟化物等有害物质,从而导致骆马湖成为了“毒湖”,湖泊动植物大量死亡。答案由于采砂作业搅动湖底土层,使水底多年沉积的物质重新溶解到水里,骆马湖水氮、磷含量升高,湖水富营养化,鱼类缺氧大量死亡;湖底沉积的氟化物等有害物质大量释放到湖水,骆马湖成为了“毒湖”,湖泊动植物大量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