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 (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44406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在套子里的人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 (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 (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在套子里的人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在套子里的人 (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我的两种教法1. 标题导读法。围绕课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我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 :(1)探究“套子”形象特征 :别里科夫的“套子”形象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刻画了他怎样的“套子”性格?作者是如何运用讽刺手法刻画他的“套子性格”的?(2)探究作品的“套子”形象的深层内涵:题目“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装”还是“被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3)探究“套子”形象的典型意义: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很多,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切尔维亚科夫等,他们与别里科夫的形象特征有何异同?作者塑造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有何深意?(4)探究“套子”形象的社会意义 :周围人对套中人

2、别里科夫的态度有何异同?有人认为周围的人也是套中人,你是否认同?课堂教学中,我从标题入手,以标题为线索编织整个课堂流程,既注重课堂的整体性,也注重各个环节的具体落实。教学过程中,我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言内涵,感受文中人们的“套子”形象,鉴赏作者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探究“套子”形象的典型意义和社会意义,直接触及契诃夫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救世思想,力求引导学生读懂别里科夫,真正走入契诃夫的内心世界。2. 以“学法”定“教法”。从文体特征入手,指导学生读懂经典文本,是训练学生阅读小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实施任务驱动法,并落实在三个教学环节中。第一环

3、节,感知全文,解读主人公形象。(1)阅读课文,有哪段哪句话你最不理解?(2)本文以什么线索贯穿全文?本文分为几个部分?(3)文章从哪些方面刻画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作者是如何运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5)别里科夫与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切尔维亚科夫形象特征有何异同?(6)作者塑造别里科夫人物形象有何深刻用意?第二环节,品鉴故事情节 :(1)作者设置“骑自行车事件”有何用意?(2)华连卡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教材删去的有关华连卡的描写段落,比照鉴赏。(3)作者塑造华连卡姐弟形象有何用意?第三环节 :品析社会环境 :(1)为什么周围的人

4、被“战战兢兢”的别里科夫辖制了十五年?(2)为什么埋葬完别里科夫后,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3)文章结尾处有两段删去的内容 :俄罗斯乡村夏夜的描写段落,伊凡伊凡尼奇联想到“身边套子”展开的抒情语句。请结合全文,谈谈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研透契诃夫原文,读懂文本的深层内蕴,明确教学重难点 ;然后设计预习学案,发动学生质疑、思考;探究过程中,集中学生质疑的重点问题,关注课堂的有效生成,引导学生着力挖掘 ;解读文本时,引导学生从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角度去理解、鉴赏、探究,突出层次感 ;在品味文本语言深层含义的基础上,随时引入相关课程资源(如契诃夫描写“小人物”的其他作品,教

5、材选文中删去的相关内容等),进行比较阅读,体察作者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的独特匠心等。一言以蔽之,只有立足文本,尊重学情,关注课堂生成,突出教学重难点,才能真正装在套子里的人创新设计 万 安【教材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小说。有人说,读装在套子里的人,犹如欣赏一部充满怪诞的悲喜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却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 “怪”字犹如调料, “怪”出了一个经典的漫画式人物,“怪 ”出了沙皇专制制度的毒害 ,“怪 ”出了作品所揭示的现实问题我从“怪”字入手,设计了问题链,进行了教学预设的新尝试。【教学目标】1.品读赏析

6、 :品读文段 , 体味情感 , 以 “ 怪 ” 字为切入点,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体现的社会意义。2.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 , 思考 、 讨论 、 解答 , 把握人物的形象,感受“套子”的社会意义。3.交流展示 : 学以致用 , 关注现实 , 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课前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老师下发的学案,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落实重点基础知识,思考学案中的问题,并收集学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篇优秀的小说离不开经典人物的塑造,比如,外国小说欣赏中勇敢的丹柯、忧郁的素芭、荒诞的骑桶者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我们

7、对现实生活的一次次沉重的思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作家契诃夫的 装在 套 子 里 的 人 , 再 来 结 识 一 位 特 殊 的 人物别里科夫 (板书 )。二、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活动一:研究一份奇怪的档案填写别里科夫的个人档案(口头禅、喜欢的颜色、行为习惯、精神状态、性格特点),并带领学生品读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和“套子”的相关段落,分析体味别里科夫怪异的心理特征。活动二:研究一段怪异的婚恋这个怪异的人还有一段奇怪的婚恋,别里科夫的婚恋可以分为“撮合决定结婚遭遇风波婚事告吹”四个阶段,其中“遭遇风波”中的“骑自行车”事件最值得我们去品味,这里可以让学生分组集中

8、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二组:分角色朗读“骑自行车事件”。第三、四组:探究别里科夫为什么如此憎恶骑自行车?第五、六组:“于是昏了头,决定结婚了”,探究假如华连卡真决定和别里科夫结婚了,会出现什么场景,比如设想别里科夫要给华连卡送份礼物,会送什么? 会说些什么?(说明 :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诵读教学贯穿始终。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读,体会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通过对“送礼物”情景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当神父让别里科夫和华连卡交换定情信物时,别里科夫从身后拿出一件黑色的雨衣和灰色的雨伞,庄重地向华连卡说道:“以后我们一起出门,都要穿雨衣,打雨伞,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因为你是我别里

9、科夫的妻子。 ”)活动三:研究一个怪诞的死因投影文中的语句:“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 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同学们调查别里科夫是摔死的,还是另有原因?( 说明 :别里科夫的死 ,从表面上看属于 “他杀”的范畴,是因为柯瓦连科的一“推”和华连卡的一“笑”,于是他“从此再也没起过床”。 但实际上,我们通过解读他 “一份奇怪的档案”“一段怪异的婚恋”, 了解到他无论是在穿着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是极为保守、顽固和脆弱的,了解到是沙皇统治让其心灵僵化乃至死亡, 这才是促使他死亡的根本原因。 )活动四:给别里科夫拟写一个墓志铭漫画式人物就是用漫画式的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这种人物具有怪诞和夸张的特点 ,比如类似的还有小公务员之死 中的小公务员 、骑桶者 的骑桶者等等。 在全面审读了别里科夫后,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为他写下墓志铭。(说明:拟写墓志铭一方面是全面总结小说人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套中人,多沉郁,墨守成规,最终害人害己;现世客,少烦恼,改革创新,必不重蹈覆辙。 )三、小结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套子,包括我自己,我记得小时候学过一首歌,叫国际歌,其中有一句歌词,我特别欣赏:“让思想冲破牢笼!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让自己的思想冲破牢笼!(湖北省枝江第一高级中学443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