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44396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总要求:1、了解与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2、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 内容和方法。3、具有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第一章绪论要求: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识记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3、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出现的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思考学习教育学对教 育教学工作的意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 3、*教育学任务:阐明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2、给教育理论和 时间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4、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和科学理论,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教育方针政策:主观制定的,是一定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制定。 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两者也有联系。5、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6、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是属于基础学科 。7、*教育学发展概况:一、教育学萌芽阶段我国春秋末年:礼记学记世界上最早一部教育著作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 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

3、教育(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教育学发展历史上第一步研究教学法的书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英培根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岀来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英洛克教育漫话 法卢梭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奇齐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 普教育学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德福绿贝尔人的教育英斯宾塞教育论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民本主义和教育夸美纽斯:1、教育要适应自然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和方法3、泛智的思想世界图解赫尔巴特:1、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传统教育代表)2、教育学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

4、学建立教育方法论3、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4、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5、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杜威:1、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现代教育代表)2、教育目的来自教育过程之内,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3、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4学生、直接经验、活动为中心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民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最早探索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凯洛夫教育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经验对我国影响较大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四

5、、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1、实验教育学:德 梅伊曼、拉伊2、文化教育学:德 狄尔泰、斯普朗格 利特3、实用主义教育学:美 杜威、克伯屈4、批判教育学:美 鲍尔斯、金蒂斯、布厄迪尔、阿普尔、吉鲁五、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1、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继续的出发点2、提岀了发展性教学的五大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 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德国: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论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课程理论、发现法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

6、童和谐教育巴拉诺夫教育学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阿莫纳什维利合作教育学8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树正确教育理念,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理想,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要求:1、识记教育、遗传、环境、教育功能等概念,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各个 社会历史时期有关的教育内容、目的。2、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识别不的教育功能观和教育功能类型3、运用上述教育基本原理分析和说明有关教育现象。一、教育概念:广义教育: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只是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

7、 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品德教育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 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一)起源:神话起源生物起源动物本能利托儿诺斯宾塞沛西能心里起源无意识模仿孟禄劳动起源生产劳动马克思(二)发展:1、原始社会: 特征: 社会性、无阶级性 教育、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融合 教育手段:言传身教、模仿2、古

8、代社会(1 )奴隶社会 中国:最早出现学校教育 夏朝:庠、序、校殷商:学、瞽宗、辟雍、泮宫 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事体育,培养军人武士 雅典教育:重视多方面展的人(2)封建社会 中国 等级性 概况:官学和私学,独尊儒学,明显的等级性 唐朝学制: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东宫:崇文馆 门下省:弘文馆) 目的:学而优则仕 内容:儒学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局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欧洲 教会教育:七艺:三科四学(文学修辞 辩证法)(算数 几何 天文 音乐) 骑士教育:七技3、现代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第一次提出普及义

9、务教育问题、班级授课制取代个人教学)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四、教育功能:(一)概念: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二)类型:从作用对象划分:个体、社会 从作用方向划分:正向、负向 从作用呈现形式:显性、隐性(三)教育的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四)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经济、文化(传递保存、活化、交流融合、选择、更新创造)五、教育规律:(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制约教育 (教育目的、 课程设置内容、 规模与速度、 学校结构、 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教育促进生产力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必要手段、 是科技再生产手段、 是生产新科技手段)

10、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目的、教育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培养具阶级意识的人、 社会舆论道德风尚、 不起决定作用)(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制约的规律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份工作的老师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顺序性、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序:学科的逻辑系统、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 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 稳定性、可变性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第三章教育目的要求:1、识记教育目的

1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以及建国后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2、明确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理解和掌握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 实施的组织形式和途径。1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2 德育: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3 智育: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4 体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5 美育: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美的感

12、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 力教育(审美教育)6劳动技术教育意义: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7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8我过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9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体力、道德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机器大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10确定教

13、育目的的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生产方式:确立教育目的主要依据 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个人本位论:强调个人尊严和价值,否认了历史条件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卢梭)社会本位论:看到了社会教育的的社会制约性,但没有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完全否认了教 育目的受个人爱好兴趣等的制约(赫尔巴特、涂尔干)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培养四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根本途径 12我国的教育方针:1950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1957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

14、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两条腿走路1981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 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2000关于教育问题的的谈话在我们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 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第四章教育制度要求:1、识记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建立学制的依据。2、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概况, 主要指现代学制颁布的年代、 学制名称及有关规定。3、理解我过学制进一步改革的思路1概念:广义 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狭义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2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发展和和国外学制的影响3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壬寅学制 1902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癸卯学制 1903 我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主要抄袭日本。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