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站员工工作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443867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保健站员工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妇幼保健站员工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妇幼保健站员工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保健站员工工作总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幼保健站员工工作总结一、取得的主要成绩:1、住院分娩率为92.77%。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了4.47%;2、孕产妇死亡率为 34.60/10 万。比去年下降了34.35%,比州定目标下降了35.93%;3、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 0;4、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6.67%,比州定标准提高了7.4%;5、高危孕产妇检出率30.96%、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82%,比州定标准分别提高了72%、 0.84%;6、 7 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85.40%,比州定目标提高了6.75%。二、主要做法在工作中,我们以实施降消项目为契机,把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作为我们的大事来抓,加大了妇产儿科规范化建设,畅通产

2、科绿色通道,提高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和质量,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赢得了市场和社会的信赖。推荐阅读:XX年个人工作总结(一)加强妇幼保健管理,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网络1、县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督查督办。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已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卫生局非常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共召开6 次专题会议,研究妇幼保健工作,组织召开2 次妇幼卫生工作会议及培训班,分管妇幼的xxx 副局长自始自终到会,并作了重要发言。业务股人员经常同妇幼保健基层人员深入基层,及时解决基层的难题。这种主要领导亲自督,分管领导主要抓的工作格局,为妇幼保健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保证了妇幼保健工作正常运行。

3、2、县妇幼保健所保健人员到位,工作扎实。我所在人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仍然抽出 8 名业务骨干从事基层保健工作,保障基层保健工作的需要。全年,他们深入基层,共完成30 乡镇 106 村的督查与指导,深入基层达95 天,人均达105 天,掌握了全县妇幼卫生工作状况,及时为基层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3、充分发挥乡村级妇幼保健队伍,做好网底工作。为了稳定乡村级妇幼保健队伍,确保乡村级妇幼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我们积极向领导汇报,确保乡镇妇幼保健人员的工资到位,专干专职从事妇幼卫生工作,改变了以往专而不干、干而不专的状况,同时,根据人员的分工,对部分乡镇进行了调整,做到了无空白乡。村级保健员职责

4、由村卫生室兼代,报酬由州、县财政解决。4、国债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按照国债项目建设要求,县发改局以永发改字XX107 号文件,下达了县妇幼保健业务用房建设计划,目前,已给相关领导部门汇好报,建设方案、施工图纸已完成,施工的前期工作准备就序。(二)以母婴保健法为依托,规范母婴保健服务1、规范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是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按照县乡两级不同的标准,制定了学习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进行学习。县急救中心,成立了孕产妇急救小组,制定了急救方案,健全了抢救工作日程和相关制度,保证随时处于应战状态,并向全县公布了急救电话。乡级主要针对平产和一般难产进行了

5、培训,并组织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到县级医院临床进修。全年妇产人员进修达9 人,举办两期业务培训班,参训率分别为100%、 97.5%。2、加强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工作。与公安部门配合,坚持持出生医学证明入户,提高了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率,全年共发放出生医学证明 7000 张。3、全面启动免费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通过县政府,卫生局和县妇幼保健所积极争取,经国家初保基金会的同意,我县XX年广泛开展了妇女病免费普查,优费治疗项目,到目前为止完成了 11个乡镇妇女病普查普治,共检查了1XX人,没有妇科疾患的仅有1820人,占检查人数的15.15%,患各种妇科疾病10732人,占检查人数的 84.85%。检出妇女疾病的主要有:宫颈疾患6342例次,阴道疾患 4844例次,乳腺疾患 2067 例次,子宫肌瘤317 例次。治疗人数达10285 人,其中海极星治疗达1307人,子宫次全切除术25例,摘除息肉 196 例。这次妇女病普查普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来检查的妇女中,年龄最大的有89岁,有的甚至一次都没检查过。对我们这种送检查、送治疗上门的做法,老百姓非常满意。通过这种近距离地和老百姓接触,也让我们医务人员进一步感受到了作为妇幼保健人员肩上的责任和重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