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44278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 1 节熔化与凝固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文内容丰富,知识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做好实验。一是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应将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碾成均匀粉末,且数量要适当,约 25 克。准备两种温水,一种约为 35C,另一种为 60C;二是要合理组织,要示学生分工协作,体现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和精神;三是要及时搅拌,由于硫代硫酸钠是粉末状的,导热性能差,只有不停地搅拌,才可望实验成功;四是洒精灯火焰不能太大,使硫代硫酸钠熔化过程时间太短。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让学生自己作图难度较大,应当让学生明确图像中的两个坐标轴各代表什么量,时间各温度如何表示,如何描点。可通

2、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加深对作图及读图的认识。从水能结成冰,冰能化成水入手(现象) ,提出熔化和凝固有什么规律(问题),然后实验探索(实验) ,比较、归纳出熔化的特点(规律),再通过练习、讲座将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再一次通过观察,重新形成问题“对液态海波继续加热又有什么规律呢?”将本节知识与下节知识紧密相连,这样会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1、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 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能描绘晶体熔化图像,能根据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以及善于应用科学

3、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规范实验、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和精神。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为是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教学难点是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2.教学难点:绘图及说出各段的意义四、教学准备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大试管、玻璃棒、硫代硫酸钠、松香、水、火柴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对比、实验探究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我们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请回忆是哪三种状态?(生:固态、液态、气态)(一)这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逐步进行

4、探究。1 学习新课( 1)固体的熔化概念与问题课本图 4 10 中,存在三态的水、即液态的水、所态的水蒸气和固态的冰(雪),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水可以结成冰,冰也可以就成水。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就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变成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和图4 11 中刚从火山喷出的液态熔岩,冷却后变成固态。那么物质深化和凝固进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用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与思考器材及实验装置介绍。准备两套课本图4 12 实验装置,分别安放在讲台两端,一套做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另一组做松香熔化实验。注意介绍器材的使用方法,分别请两组学生上台实验,并对学生进行分工(报时、搅拌、读数、记录),

5、用展示台将实验现象放大。注意:实验中要分工协作;当硫代硫酸钠粉末开始熔化时,要及时搅拌;仔细观察温度与物质状态的变化情况。按课本要示进行实验。观察并思考;观察对硫代硫酸钠及松香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观察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思考硫代硫酸钠和松香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作图并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在方格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完成图像。指明坐标轴上两个坐标轴的指向表示时间和温度,硫代硫酸钠从35 摄氏度,松香从来 60 摄氏度开始计时, 温度坐标上每小格代表的温度。在加热过程中,每一时刻都有一个对应的温度,在图像上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图像分析:

6、要学生掌握每一段的物质分别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各段的物质是否吸热,物质温度如何变化?比较与交流参与实验的学生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并与全班学生交流比较硫代以酸钠与松香熔化时的异同点。归纳与应用通过实验对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固体分类: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1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2 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上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3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体共存的状态, 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读“几种晶体的熔点表” ,体会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记住硫代硫酸钠和冰的熔点,知道常见金属中钨的熔点最高。

7、知识应用及反馈:做课本练习123物质的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通过熔化的规律和图像,推出物质凝固的规律和图像,达到对知识的迁移。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展示凝固的图像3 讨论与练习( 1)你在其他场合曾经见过用图像这种表示方法表示现象或过程(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3)练习;做课本练习第 4 题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着重研究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熔化图像,并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推出了物质凝固时的规律和图像。布置作业1夏天烈日下,你在铺

8、有沥青的马路上走,感到路面有点软,根据这一点,你认为沥青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玻璃、石英、铁、萘对应的液体中,有凝固点的有。它们在凝固过程中要热,温度,根椐,我们可以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2铁变成铁水的过程叫做, 这个过程中铁要 (吸收;放出)热量。水结成冰的过程叫做,这个过程中水要(吸收;放出)热量。3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正确的是()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C 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D 非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4、铁的熔点是 1535 摄氏度,把一小块铁投入一大桶温度为1535 摄氏度的铁水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铁块的温度肯定会升高B 肯定有少量的铁块熔化C 肯定有少量的铁水凝固D 铁块和铁水最后的温度仍是铁的熔点5、我国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降到零下52。3 摄氏度,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6、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的天气还要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七、板书设计第一节熔化和凝固一、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二、晶体的熔化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 固体分类晶体:在一定温度下熔化,有熔点非晶体:不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无熔点三、 物质的凝固熔化的逆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