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发展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441534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养殖发展规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猪养殖发展规划养猪业是省农业区传统的优势养殖产业之一,是城乡居民肉食 品的重要来源,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贯彻落 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 应的意见精神,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省年第一批省 级预算资金前期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青发改投资177 号)要求, 结合省畜禽品种区域规划和省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发展 规划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稳定生猪生产、提高养猪效益这一目标, 进一步优化生猪品种区域布局,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规 模养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养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制订 本规划。一、基本情况(一)规划区域范围 本规

2、划区域包括省东部农业区和绿洲农业区,位于省东部和盆 地,包括市及市辖县、县、县;地区县、县、县、县、县;州市、市 县、县,共16 个县(市、区)108个乡镇。规划区土地面积约23.09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2%。是全省生猪生产基础设施较 好、养殖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商品率最高的地区。(二)自然条件1、东部农业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习惯上划分为脑山、浅山、川水三类地区。 脑山一般分布在河湟流域支流源头,地形复杂,为高山峡谷地带,海 拔在 2800 米以上;浅山地处河湟流域各支流中部,下段两岸为丘岭 沟壑地带,多为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海拔18002800米;川水地 区分布于河湟流

3、域中、下段河谷阶地,地形较平坦开阔,海拔1650 2650米。属高原内陆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8.7C,年降水量200 595 毫米。东部农区属黄河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好,宜于灌 溉和人畜饮用。2、地区地形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盆地,盆地平均海拔 3000 米左右。北部、东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盆地最低点位 于市附近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 2675 米。盆地从边缘至中央 大体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地。盆地内有大小河流 100 多条,湖泊 90 多个。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分明,日 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55.2C,年平 均

4、降水量 16.7487.7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 1353.93526.1 毫米。(三)社会经济条件规划区内现有总户数 103.28 万户、 368.22 万人,分别占全省总 户数和总人数的 71.45%和 70.57%;其中农牧户 53.74 万户 237.39 万 人,分别占全省总农牧户和农牧民总人口的 51.67%和 50.85%。年年 末,规划区内生猪存栏数 109.65 万头,占全省总存栏数的 94.87%, 存栏能繁母猪 11.58 万头,占全省的 93.8%,年出栏猪 131.1 万头, 占全省总出栏数的 93.71%,猪肉产量 8.47 万吨,占全省猪肉产量的 92.87%。详见

5、表 1-1。二、生猪产业现状(一)生猪生产现状近年来,省各地农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畜牧业 发展的政策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 增收为目标,通过加强生猪规模化养殖户(场)、养殖小区建设,推 广应用养猪先进实用技术,明显提高了我省生猪规模养殖水平。1、养猪产业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养殖规模日益扩大 省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沿湟水河流域的东部农业区,其生猪存 栏、猪肉产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 92%和 91%,是我省主要的生猪生 产区。该地区水热条件好,又是我省的粮食、油料和蔬菜及复种套种、 饲料及青饲草主产区,有丰富的饲料资源,其中以、县、县、县为主, 生猪存栏、猪肉产

6、量分别占到全省的 72%和 71%。随着青藏铁路的 开通,拉动了地区对猪肉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市、市、县、县养猪业 发展迅速,现存栏生猪3.3 万头,比2005 年增加了 0.54 万头,增长 了 19.6% ,并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成为省生猪生产的新产区。2、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规模化养殖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省加大生猪规模化生产水平,通过实施规模养殖小区 和规模养殖场建设,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目前全省已建成较大规 模的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74 个(家),共存栏能繁母猪2.62 万头, 占全省能繁母猪存栏的21.27,年繁活仔猪39.3 万头,占全省仔猪 繁活的 28。按生产规模划分,年繁

7、活10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 区)58家,年繁活仔猪50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11家,年 繁活仔猪 1 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5 个。通过加大规模养殖 户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生猪养殖条件,扩大了养殖规模。目 前全省年出栏生猪 50 头以上的养殖户 1497 户,年出栏猪 31.13 万头, 分别占全省生猪养殖户和年出栏数的 0.5%和 22.25%,年出栏生猪 50 头以上养殖户数和年出栏数分别比 2005 年增加了 962 户、24.4 万头, 分别增长了 179.81%和 362.56%,全省养猪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3、加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饲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

8、善 年以来,在全省各地实施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农区畜用 暖棚建设项目,累计修建标准化畜棚 4150 栋 19 万多平方米。同时积 极争取农业部项目,在全省扶持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57 家,通过维修棚舍,配套建设水电和排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全省养 猪基础设施条件。4、强化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猪繁育能力近年来,我省立足本地资源,通过保护八眉猪品种资源,引进国 内外优良瘦肉型猪品种,初步建立了以八眉猪保护利用、种猪场(扩 繁场、繁育基地)生产优良种猪和二元母猪,仔猪繁育专业村生产三 元商品猪的发展格局。先后实施了八眉猪品种资源保护场、商品瘦肉 型仔猪繁育基地、万头仔猪繁育场和

9、仔猪繁育专业村建设等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通过采取改善种猪场生产条件、扶持仔猪繁育专业户等有 力措施,提高了全省种猪生产水平,推广应用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 促进了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饲养管理水平低自上个世纪以来,全省原来建立起的 13 个县级种猪场,由于长 期投入不足,大部分种猪场不再从事种猪生产,种猪场数量减少到目 前的 5 个,繁育体系受到较大冲击,种猪繁育能力锐减,造成农户配 种用种公猪更新缓慢,生产母猪来源较杂,商品猪质量下降。另外, 由于我省生猪养殖户饲养规模小、饲料和饲养条件差、引种费用较高、 饲养管理粗放,尤其是母猪生产性能不高,

10、造成产仔数少、仔猪初生 个体小、出售价格低,养猪效益不明显,严重影响仔猪繁育户(场) 积极性。2、生猪养殖仍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水平仍然不高 虽然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养猪数量和水平都在扩大和 提高,但全省养殖主体绝大部分仍采取小规模散养模式,规模化、集 约化养猪仍处于起步阶段,猪肉的供给主力依然是一家一户饲养2 3头的分散农户。目前全省年出栏猪149头的生猪养殖户为30.06 万户、年出栏生猪 108.77 万头,分别占全省生猪养殖户的 99.5%和 77.75%。由于小养殖户饲养的品种混杂、技术落后、饲养条件差,易 受市场和价格因素影响,养猪规模波动幅度大。3、疫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11、,但受外源性疫情影响增大 目前我省各级动物疫病防治机构比较健全,各地高度重视生猪疫 病防治工作,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密度达到 100%,对于有效地控 制生猪疫病的暴发和流行、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 由于本省育肥猪、仔猪供应量不能满足需要,每年需从省外购入大量的肥猪、仔猪以满足市场供应和农户饲养需求,造成外源性疫病传播 机率加大,防疫难度增加。4、生猪养殖投入不足,制约养猪产业持续发展由于我省经济较落后,生猪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差,饲养成本高, 农民经济来源少且收入低,对养猪业投入资金有限。加之信贷担保机 制不健全,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贷款难,更限制了养殖户生产规模的 进一步扩大。同时各

12、级财政用于生猪发展的资金少,社会资金投入相 对有限,影响并制约着我省养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5、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养殖户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饲料、兽药市场的安 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畜产品监管力度弱,管理难度大。标准化 生产技术尚处于推广示范阶段,畜产品质量与国家及国际标准还有一 定差距。新形势下生猪安全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建立与完善。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 观为统领,以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立足区域 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区域资源潜力,依靠科技,加快培

13、育生猪产品知 名品牌和优势产区,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打造现代畜牧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 做大做强生猪产品产业,不断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为加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省畜禽品种区域规划要求,以生猪养殖主产区特点、养 殖品种、技术条件、产业基础、规划建设要求为依据,对养猪建设项 目进行合理布局、科学配置、重点建设。2、坚持新旧结合、注重实效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新建与改建并重,更新 与提高并进,注重实效,不贪大求全,不搞重复建设。3、坚持科技支撑,突出效益

14、的原则。依托科技和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研发、集成、应用,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实现产业的快速升级和效 益的不断增长。4、坚持完善保障体系,注重安全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疫病防治、质量监测、社会化服务等体系, 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省各地区资源优势和生猪生产发展现状,选择东部农业区 和地区的 16 个县(市)108 个乡镇进行重点建设。年在规划区建设年繁育仔猪 5000 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小区 (场)、示范村 30 个(其中万头以上 15 个),年繁育仔猪 22.5 万头。 年建设年繁育仔猪 5000 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示

15、范村 40个(其中万头以上20个),年繁育仔猪规模达到30万头。年2015 年建设年繁育仔猪 5000 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示范村 80 个(其中万头以上15个),年繁育仔猪规模达到47.5万头。到 2015 年,规划区建设集中连片, 生产仔猪 5000 头以上的生猪 养殖小区(场)、示范村150 个(其中万头以上50 个),使规划区内 规模场(小区)、示范村年出栏生猪达到 100 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 到 50% 以上。使规划区内年出栏生猪达到 200 万头以上,良种繁育体 系建立健全,种猪供应能力满足生产需求。四、生猪生产区域布局(一)品种选定1、瘦肉型猪以长白猪、杜洛克、大约

16、克夏猪等优良品种与八眉猪等品种进行 杂交,生产二元母猪,再与长白猪、杜洛克、大约克夏猪等品种杂交, 生产瘦肉型商品仔猪。2、八眉猪 对八眉猪以进行种质资源保护、保持本品种种性特征为重点,在 此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杂交品种开发和利用。(二)优势区域布局1、优势区域的选择(1)具有一定的饲料资源优势;(2)生猪生产水平高、规模大、具有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 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区。2、区域布局生猪产业区域在湟水流域的市郊(重点在城西、城北区)、 县和黄河流域的县内以传统养猪乡村为重点布局,兼顾地区部分具有 饲草料优势的县(市)规模养猪发展。集中布局在16 个县(市、区) 108 个乡镇,其中市7 县(区)32 个乡镇、地区的5 个县61 个乡镇、 州的 4 个县(市)15 个乡镇,详见附表一。五、重点任务(一)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