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某地铁施工地质补充钻孔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44117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某地铁施工地质补充钻孔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某地铁施工地质补充钻孔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某地铁施工地质补充钻孔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某地铁施工地质补充钻孔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某地铁施工地质补充钻孔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某地铁施工地质补充钻孔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某地铁施工地质补充钻孔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地质概况3三、钻孔布置及工作内容6四、勘察方法6五、勘察执行技术标准6六、工期安排6七、主要机具及人员安排6八、主要工作量7九、钻探要求10十、钻孔的封堵10十一、地质钻孔平面布置图(见附件)10一、工程概况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试验段2304标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包括东宝路站温南路站区间、温南路站、温南路站东城路站区间、东城路站。东宝路站温南路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线R2YCK9+740.48R2YCK10+790.3,全长1049.82m, 左线R2ZCK9+751.44R2ZCK10+790.3,全长1038.86m,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线路纵断面为V形坡,

2、最大坡度为15,线路埋深为13.519m,隧道顶覆土8.514m,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在砂质粘性土层中。线路出东宝路站后沿莞龙路向西南方向前进,到达莞龙路与东城中路交汇路口处以R-600的半径转至南北走向的东城中路上,随后进入温南路口位置的温南路站,最小曲线半径为R600m。温南路站位于东城中路和温南路交汇处,埋设于东城中路下呈南北向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R2YCK10+908.50,车站总长195.7m,标准宽度19.7m,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单柱两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车站两端均为盾构始发井。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2组8个风亭。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竖

3、向3道内支撑。附属工程大部分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结构为800950钻孔灌注桩,桩间施工600双重管旋喷桩止水帷幕,竖向设置两道内支撑;通道下穿2200东江供水管段采用矿山法施工。温南路站东城路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线R2YCK10+986R2YCK12+400.70,长1414.7m,左线R2ZCK10+986R2ZCK12+400.70,长1420.04m(长链5.34m),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线路纵断面为V形坡,最大坡度为22,线路埋深为13m15.5m,隧道顶覆土8m10.5m,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在砂质粘性土、全风化混合片麻岩和强风化混合片麻岩中。线路出温南路站后,沿东城中路向南前进,

4、先后通过万园东路路口、东纵路口后,到达位于东城中路和东城路口北侧的东城路站。在R2YCK11+521.44里程处设1#联络通道,在R2YCK11+842处设置2#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线路大多沿直线前进,最小曲线半径R1300m。东城路站位于东城中路与东城路的交叉路口北侧,埋设于东城中路下呈南北向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R2YCK12+513.00,车站总长189.9m,标准宽度20.7m,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车站两端均为盾构吊出井。车站共设置了4个出入口,3组风亭。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内设三道支撑的形式。车站

5、附属围护结构采用800950钻孔灌注桩,桩间施工600双重管旋喷桩止水帷幕,竖向设置两道内支撑。隧道洞身主要从残积砂质粘性土、混合片麻岩全风化层、强风化层中穿过,局部地段隧道洞身穿越中风化混合片麻岩;隧道洞身同一开挖面上存在 上下、左右软硬不均现象,残积土及全、强风化层遇水极易软化、崩解等问题;砂层自稳性差,易产生涌砂、流砂等问题。隧顶附近为砂土地段,施工时可能会引起地面喷水冒砂,上部建筑物有发生巨大沉陷或明显倾斜、导致地表建筑物破坏的可能,隧道掘进条件差,为确保下一步的正常施工,我部决定对该区间进行补充地质勘察。二、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东宝路站温南路站区间属冲积平原地貌区,区间地形稍有

6、起伏,地面高程1820m,现多为交通道路和低矮住宅区。区间线路地面为双向6车道的莞龙路,路面开阔,道路两侧绿化带及人行道等均宽敞。温南路站站址范围内隶属冲积平原地貌,地面高程2022m,区内楼宇众多,道路网密集。东北侧为已经建成的一品天下商业广场、盛世东方高层住宅区;西北侧为恒福大厦,东南侧为高田新围村 ,西侧为天宝工业区。温南路站东城路站区间地形稍有起伏,属剥蚀残丘地貌,地面高程820m。现多为道路及住宅。线路地面为双向6车道的东城中路,路面开阔,道路两侧绿化带及人行道等均宽敞,没有控制性的地面建构筑物影响,场地条件好。东城路站站址范围内属残丘剥蚀地貌,地面高程1419m,站区附近楼宇众多,

7、站内道路网密集。车站东北侧有海雅百货、世博广场等商业中心;西侧有华润万家购物广场及2根2.2m的市政给水管;东南侧有东城中心住宅区;西南侧有中国移动办公楼,车站四周商业建筑多。2、岩土分层及其特性本标段施工范围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细砂、中砂,第四系残积(Qel)砂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震旦系大绀山组(Zd)混合片麻岩。岩土层分层及主要特征为:素填土(Qml)灰褐、灰黄色、灰白色,松散状态。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偶夹砖块,表层1580cm为混凝土砼,广泛分布于场地地表范围内,层厚0.74.8m。填砂(Qml)填砂:黄褐色,

8、稍密状态,稍湿,主要物质成分以石英颗粒为。级配一般,分选性一般,层厚2.77.0m。粉质粘土(Q4al+pl)灰黄、灰白、灰黑色,可塑为主,局部为硬塑状,土质不纯,下部含砂量较高,可达25%35%,层厚1.62.5m,埋深2.24.0 m。粉质粘土(Q4al+pl)灰黄、灰褐色,硬塑状,土质纯,层厚2.13.0m,埋深3.23.6m。淤泥质粘土(Q4al+pl)灰褐色、灰黑色,软塑至流塑状,土质较纯,含约5%的细砂,局部含腐烂树叶,层厚2.53.0m,埋深4.86.2m。场地范围内仅M2-Z3-TWD-04、05#两孔揭示到该层。细砂(Q4al+pl)灰白色,稍密,饱和。颗粒级配一般,分选性一

9、般,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局部含粘性土,含量约15%,场地范围内仅M2-Z2-TWD-07#、M2-Z3-TWD-02两孔揭示该层,层厚0.81.3m,埋深5.86.2m。中砂(Q4al+pl)灰白色,灰褐色,松散中密状态,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颗粒级配良好,分选性一般,局部含约15%40%粘性土,透镜状分布于场地范围内,层厚0.84.8m,埋深3.18.7m。粗砂(Q4al+pl)黄褐色夹灰黑色,松散稍密状,饱和,颗粒级配良好,分选性一般,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局部可见少量砾砂,含量约10%,黏性土含量占10%40。层厚1.32.5m,埋深2.68.5 m。砂质粘性土(Qel)紫红色,可塑

10、状态,岩石的组织构造已全部破坏,矿物成份变化显著,矿物除石英外其余已风化成砂土状,合金易钻进。含约15%石英砾、砂,由下伏混合片麻岩风化残积而成。分布与层之上,层厚0.76.3m,埋深1.85.3m。砂质粘性土(Qel)灰黄色、红褐、黄褐夹暗黑色等,硬塑状,局部可塑状,质地不均,含1020%的石英砾、砂,由下伏混合片麻岩风化残积而成。岩芯呈土柱状,分布于冲洪积层砂、粘土层之下,厚度变化极大,厚0.420.0m,埋深0.710.2m。全风化混合片麻岩(Zd)褐色、褐黄色,硬塑状态,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矿物中除石英外绝大部分已风化成粘性土,长石手捏略具砂感。岩芯呈硬塑土条状,泡水易软化、

11、崩解,合金钻进容易。分布连续,场地内层状分布于残积土之下,厚度变化大,厚1.510.1m,埋深1.522.9m。其中M2-Z3-TWD-17#勘探孔未揭穿该层。强风化混合片麻岩(Zd)褐黄、灰白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裂隙很发育,岩芯绝大部分呈硬塑至坚硬土状,局部呈土夹碎块状(半岩半土状),块手可折断,泡水易软化、崩解。合金可钻进。场地内分布于及之下,埋深面起伏较大,场地中部层厚1.515.2m,埋深6.023.1m,局部勘探孔未揭穿该层。中等风化混合片麻岩(Zd)灰、灰夹肉红色,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裂隙发育,裂隙面铁锰质渲染,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

12、锤击声稍脆,易碎,合金钻进较困难。岩石致密、坚硬,锤击声脆,中风化层基岩面起伏大,场地范围内埋深大于18m。微风化混合片麻岩(Zd)灰白、灰褐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断口新鲜,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岩体裂隙较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心多呈柱状,岩石致密、坚硬,锤击声脆。3、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本标段范围内无大的构造痕迹,下伏为震旦系大绀山组(Zd)混合片麻岩,地质构造简单,开挖范围内有软弱地层,属抗震有利地段。三、钻孔布置及工作内容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设计地质断面图,该段工程主要勘测结构井端头和沿线不良地质地段及可能换刀处的地质情况,共布置91个地质补勘钻孔,其中线路补勘孔72个,结构

13、井端头及联络通道补勘孔共19个。 四、勘察方法本次勘察工作采用钻探取芯揭露为主,辅以室内实验、原位测试,水文地质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及方法。五、勘察执行技术标准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范围(GB50307-1999)岩土工程勘察范围(GB50021-200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范围(TB10012-200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J83-91)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现行国家或行业其他规范

14、、规程。六、工期安排钻孔于2010年5月1日开始,暂定于2010年5月26日结束。七、主要机具及人员安排1.主要机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XY-100型钻机台2钻孔数码相机部1拍照全站仪台1定位2.人员安排 人员数量备注技术干部3技术管理工 人10钻孔工人八、主要工作量施工钻孔: 线路孔72个孔,共计1382米。 结构井端头及隧络通道处19个孔,共计345米。附: 钻孔布置一览表左 线 序号补勘编号里程XY钻孔深度(m)1 BZ-1ZCK9+887.56550953.5273 376987.8226 22.20 2 BZ-2ZCK9+933.43550918.9724 376957.3305 22.76 3 BZ-3ZCK10+012.13550862.8315 376900.9995 23.84 4 BZ-4ZCK10+072.94550820.9149 376859.0527 24.06 5 BZ-5Z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