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学)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44037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3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学)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2 .能解释某些热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课程内容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 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重点一一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教教具一一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过程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1、分子直径数量级10-

2、10m。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24图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小结得出一一扩散速度:V气V液V固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 .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1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 .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3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引力二斥力d=ror-0-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dr0Qid0引力斥力斥

3、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drod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反思:16.21内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二、过程与方法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内容1、内能的定义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重点一一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难点一一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过程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热能、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变化内能一机械能物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不能逆说三、内能是不同于机

4、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四、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讲:P129空气压缩仪1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口Oa.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b.摩擦生垫,物体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2.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会减小,气体膨胀做功3.做功是通过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来实现了内能的改变思考: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大或减小,除此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小结:作业一一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反思:13.22内能课程内容1、热传递2、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法的比较3、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及联系难点过程一、热传递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及联系0oO重点一一热传递热水袋暖手(手吸翦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1热水袋族热温度降

5、低,内能减小。1 .实质:内能在不同的物体间转移。2 .条件: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3 .方向: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由高温部位传给低温单位。一个物体高温物体放热,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热,内能增大。4 .热量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注意:热量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获得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物体具有的。单位:焦耳J二、两种方法的比较做功和热传递1 .相同点:1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2 .不同点:1做功一一能量转化热传递一一内能转移2做功:内能变化量是通过做功多少来包量。热传递:内能变化量是通过吸放热的多少来包量。三、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6、1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大。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联系2 .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1.温度是状态量,不能传递;内能是状态量,可传递。区别2.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获得。注意:状态量一一是物体具有的;过程量一一不是物体具有的小结:作业-反思: 13.3 1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二、过程与方法利用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热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刻苦精神.课程内容1、 探究物体吸热的多少是否与

7、物质本身有关2、 比热容 重点比热容 难点比热容教教具一一完全相同的两个电热水壶 过程引入:用电水壶烧水烧半壶、满壶开水所需时间?所需热量不同,与m有关。同样一壶水烧成温水、开水吸热的多少相同吗?一一与升高的温度有关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升高的温度,物体本身。一、探究:物体吸热的多少是否与物质本身有关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取m相同,加热时间t相同Q相同 比较油和水的,t1 .猜想2 .设计实验3 .进行实验结论:物体吸热的多少与物质本身有关。、比热容c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单位: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比热一定,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8、不同。比热容表水的比热容:C水物理意义: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X103J7/43如:冰和水3常见的金属的比热容大小关系。C铝C铁C铜C铅小结:1、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2、把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铅块放到沸水中加热,当沸水再次沸腾后,取出金属块,并把它们放到石蜡块上。它们都能使石蜡熔化,那么哪个金属块熔化的石蜡多呢?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反思:部分学生对比热容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够好,不会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解释有关现象。还得加以理解性的说明。13.32比热容课程内容1、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际意义;2、热量的计算重点一一热量的计算难点一一

9、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际意义教教具一一过程三、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际意义1 .水升高一定温度时,需吸收的热量较多;降低一定温度时,能放出的热量较多。水/,需吸热4.2X103J1kgd升高1C1干泥土需吸热0.84X103J应用:用冷水作冷却剂,用热水取暖。2 .水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较少;放出一定热量后,温度下降较少。使1kg水一升高1CQ=4.2X103Jr使1kg干泥土一升高5c应用:调节气温如沿海地区和沙漠地的气温比较海风形成:热气密度小正午风从大海吹向海滩.冷气密度大海风海滩海面冷气密度大傍晚风从海滩吹向大海热气密度小y海万褥避海面四、热量的计算1.2. 注意:C与Qmi无关,这只是一

10、个计算式。3. 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损失,则有Q吸二量热平衡方程例、把200g的铅块加热到98C,然后投入到12c的80g的水中,混和后的温度为18C,若不计热损失,请求出铅的比热容。解:Q放土铅m铅to专&-t=C铅X200X10-3kgX98-18CQ吸=Ckmkt-to水=4.2xl03X80Xl03kgXCQ吸=Q放.Cs=0.126X103J小结:作业-反思: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4.1 能的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4.2 热机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2知道四冲程内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

11、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课程内容1、内燃机2、汽油机的工作原理3、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重点一一汽油机的工作过程难点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教教具一一模型、挂图过程一、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二、内燃机一汽油机的工作过程1 .冲程一一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行到另一端。2 .吸气一压缩一做功一排气汽油与空气机一内内一机废气带走内能3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反运动两次,曲轴飞轮转动两圈,燃气对活塞做功一次。4 .汽油机工作时,只有在做功冲程中,活塞靠燃气推动的,其它三个冲程中,活塞的运行靠飞

12、轮的惯性来完成。二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不同点汽油机柴油机构造火花塞喷油嘴收入气体汽油与空气空气压缩程度较大压缩体积点火方式点燃式压燃式特点小巧笨重小结: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3题反思:热机效率14.3课程内容1、热值2、热机中的能量损失3、热机的效率4、其他效率重点热机的效率难点一一热机中的能量损失过程四、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五、热值q1 .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热值。2 .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的特性。3 .单位:J/kgJ/m3指气体4 .放热公式:Q放=qm或Q放=qv六、热机中的能量损失1 .燃料未完全燃烧。2 .废气带走大量的内能3 .

13、克服摩擦做功4 .散热损失七、热机效率44=1 .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2 .让燃料尽量充分燃烧3 .废气回收利用利用废气加热物体4 .减少摩擦5 .减少热损失八、其它效率1 .电热器”=消耗的电能2 .太阳能热水器”=获得的太阳能3 .炉子的效率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结:作业一一反思: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5.1 1电荷摩擦起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电荷,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2 .知道原子结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课程重点内容1、电荷2、原子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