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438523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 (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 (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 (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 (2)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 (2)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 (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成型CAD/CAM综合实验”上机指导书使用班级:成型1003-052013年12月选用的软件平台:本指导书选用三维建模软件为SolidWorks。应用其基于草图的四个特征:拉伸、旋转、扫描、放样来构造三维实体模型。为了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自学的积极性,允许使用其它三维建模软件完成本上机实验内容,在评分时同等对待。相关软件的应用知识,需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学习。具体要求:实验一、三、五、七,只做上机实验,不写实验报告。在上机过程中弄清拉伸、旋转、扫描、放样四种方式构造实体模型的方法和过程,为实验二、四、六、八作准备。实验报告只写实验二、四、六、八四个自主选择的设计实验的,其中每个实验

2、至少要选做一个零件。按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完成,尽可能双面打印。实验报告要求:对三维建模的思路和过程进行说明;每个实验的“分析讨论”应包括:(1) 学习用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的具体收获和总体体会。(2) 对所建的三维模型进行评价。为杜绝抄袭,实验报告中出现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雷同者,将被认定为抄袭。抄袭者和被抄袭者,都须重做实验,并参加答辩。否则,成绩为不及格。目 录实验一:应用拉伸特征创建支架的三维模型.3实验二:应用拉伸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题9实验三:应用旋转特征创建轮子的三维模型 .10实验四:应用旋转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14实验五:应用扫描特征创建普通

3、螺钉的三维模型 .15实验六:应用扫描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 .20实验七:应用放样特征创建支承座的三维模型.21实验八:应用放样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 .33实验一:应用拉伸特征创建支架的三维模型(一)实验目的熟悉SolidWorks软件,学习应用它的拉伸特征来创建三维模型。(二)实验内容支架零件如图1所示。图1建模分析如下。 建立模型时,应先创建凸台特征,然后创建切除特征,此模型的建立将分为ABCDE共5部分完成,如图2所示。图2 建模步骤如下。 (1)新建模型。 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在【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中双击的【零件】图标 ,或者选中

4、该图标后单击 按钮。(2)创建A部分。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上视】基准面,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草图绘制】按钮,进入草图绘制,绘制如图2所示的底座草图。图2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凸台/基体】按钮,或选择【插入】【凸台/基体】【拉伸】命令,如图3所示。图3(3)创建B部分。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前视】基准面,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草图绘制】按钮,进入草图绘制,绘制如图4所示的套筒草图。图4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凸台/基体】按钮,或选择【插入】【凸台/基体】【拉伸】命令,如图5所示。图5(4)创建C部分。 选择底座上表面,单击【草图】工具栏

5、上的【草图绘制】按钮,进入草图绘制,绘制如图6所示下凸台草图。图6 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凸台/基体】按钮,或选择【插入】【凸台/基体】【拉伸】命令,弹出【拉伸】属性管理器,在【开始条件】下拉列表框内选择【草图基准面】选项,在【终止条件】下拉列表框内选择【成形到一面】选项,将光标移到绘图区选择需要拉伸的终止面,如图7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图7(5)创建D部分。单击【参考几何体】工具栏上的【基准面】按钮,或选择【插入】【参考几何体】【基准面】命令,弹出【基准面】属性管理器,在【参考实体】中选【上视】基准面,在【等距距离】文本框中输入111mm,如图8所示。 图8在创建的【基准

6、面1】上绘制草图,如图9所示。图9 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凸台/基体】按钮,或选择【插入】【凸台/基体】【拉伸】命令,弹出【拉伸】属性管理器,在【开始条件】下拉列表框内选择【草图基准面】选项,在【终止条件】下拉列表框内选择【成形到一面】选项,将光标移到绘图区选择需要拉伸的终止面,在【所选轮廓】中选择30轮廓,如图10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图10 (6)创建E部分 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选择【草图4】,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切除】按钮,或选择【插入】【切除】【拉伸】命令,弹出【拉伸】属性管理器,在【开始条件】下拉列表框内选择【草图基准面】选项,在【终止条件

7、】下拉列表框内选择【给定深度】选项,在【深度】中输入46mm,激活【所选轮廓】列表框,在绘图区选择需要切除的面14,如图11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图11 (7)建模完成,如图12所示,保存文件。 图12实验二:应用拉伸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一)实验目的熟悉SolidWorks软件,学习应用它的拉伸特征来创建三维模型,并自主选择零件进行练习。(二)实验内容练习题一: 如下图所示零件的三维模型。练习题二:如下图所示零件的三维模型。实验三:应用旋转特征创建轮子的三维模型(一)实验目的熟悉SolidWorks软件,学习应用它的旋转特征来创建三维模型。(二)实验内容轮子如图13

8、所示。图13 建模分析如下。 建立模型时,首先应创建旋转凸台特征,然后创建切除特征,此模型的建立将分为AB共两部分完成,如图14所示。 建模步骤如下。 (1)新建文件。 (2)创建A部分。 在【上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如图15所示。图15 在草图中右击“6”尺寸,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链接数值】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共享数值】对话框中的【名称】下拉列表框中输入angle,如图16所示。同样的方法右击另一个 “6”尺寸。此时更改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尺寸,另一个会同时更改。 图16 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镜向实体】按钮,选中要镜向的实体和镜向点,如图1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草图绘制。图17单

9、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旋转凸台/基体】按钮,或选择【插入】【凸台/基体】 【旋转】命令。弹出【旋转】属性管理器,在【旋转轴】选项中选择【直线4】,在【旋转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单向】选项,在【角度】微调框内输入360,如图1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图18 (3)创建B部分。 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如图19所示的草图。图19 单击【特征】工具栏的【拉伸切除】按钮,或选择【插入】【切除】【拉伸】命令,弹出【拉伸】属性管理器,在【开始条件】下拉列表框内选择【草图基准面】选项,在【终止条件】下拉列表框内选择【两侧对称】选项,在【深度】中输入90mm,如图20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

10、成操作。图20(4)建模完成,如图21所示,保存文件。图21实验四:应用旋转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一)实验目的熟悉SolidWorks软件,学习应用它的旋转特征来创建三维模型,并自主选择零件进行练习。(二)实验内容练习题一:如下图所示零件的三维模型。练习题二:如下图所示零件的三维模型。实验五:应用扫描特征创建普通螺钉的三维模型(一)实验目的熟悉SolidWorks软件,学习应用它的扫描特征来创建三维模型。(二)实验内容M101普通螺钉模型,如图22所示。图22建模分析如下。 A B C D图23建摸步骤如下。 (1)新建文件。 (2)建立A、B部分。 在【上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如图

11、24所示。图24拉伸螺钉头,如图25所示。图25拉伸螺杆,如图26所示。图26(3)建立C部分。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如图27所示。图27切螺钉头锥角,如图28所示。图28螺杆倒角,如图29所示。图29(4)建立D部分。 选择螺杆底面,进入草图绘制,选择倒角上边线,单击【转换实体引用】,将倒角上边线转换为螺杆底面上的草图,如图30所示。图30 建立螺旋线,如图31所示。 图31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如图32所示。图32 扫描切除螺纹,如图33所示。图33(5)建模完成,如图34所示,保存文件。图34实验六:应用扫描特征创建自主选择零件的三维模型(一)实验目的熟悉SolidWorks

12、软件,学习应用它的扫描特征来创建三维模型,并自主选择零件进行练习。(二)实验内容练习题一:如下图所示零件的三维模型。练习题二:如下图所示零件的三维模型。实验七:应用放样特征创建支承座的三维模型(一)实验目的熟悉SolidWorks软件,学习应用它的放样特征来创建三维模型。(二)实验内容支承座零件模型,如图35所示。建模分析如下。 支架是由小端、大端和连接部分组成,此模型的建立将分为ABCDEFGHIJ共l0部分完成,如图36所示。图36 建模步骤如下。 (1)新建文件。 (2)创建A部分。 建立基准面1,如图37所示。图37在基准面1上绘制草图,如图38所示。图38拉神大端,在属性管理器【所选

13、轮廓】列表框中选择大端草图,如图39所示。图39(3)创建B部分。拉伸小端,在属性管理器【所选轮廓】列表框中选择小端草图,如图40所示。 图40(4)创建C部分。 在大端底面上绘制草图,如图41所示。图41 拉伸固定座,如图42所示。图42(5)创建D部分。 在小端切点处创建与上视基准面平行的基准面2,如图43所示。图43 在基准面2上绘制草图,如图44所示。图44在大端切点处建立平行于上视基准面的基准面3,如图45所示。图45 在基准面3上绘制草图,如图46所示。图46 建立连接板放样特征,如图47所示。图47(6)创建E部分。添加圆角特征,如图48所示。图48(7)创建F部分。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如图49所示。图49拉伸连接板,如图50所示。图50(8)创建G部分。在图形区域的设计树中选择【右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