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43806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没少背学问点吧?学问点在教化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学问的泛称。哪些学问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1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公式:1、圆柱体:表面积:2Rr+2Rh体积: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2、圆锥体:表面积:R2+R(h2+R2)的体积: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3、a-边长,S=6a2,V=a34、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5、棱柱S-h-高V=Sh6、棱锥S-h-高V=Sh/37、

2、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8、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h-高,V=h(S1+S2+4S0)/69、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S表表面积C=2rS底=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r2h10、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h(R2-r2)11、r-底半径h-高V=r2h/312、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h(R2+Rr+r2)/313、球r-半径d-直径V=4/3r3=d3/6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h(3a2+h2)/6=h2(3r-h)/3

3、15、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h3(r12+r22)+h2/61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2Rr2=2Dd2/417、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练习题:1.正四棱锥PABCD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都等于,有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也都等于.当这两个正四面体各有一个面与正四棱锥的侧面PAD,侧面PBC完全重合时,得到一个新的多面体,该多面体是()(A)五面体(B)七面体(C)九面体(D)十一面体2.正四面体的四个

4、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且正四面体的高为4,则球的表面积为()(A)9(B)18(C)36(D)6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特别的四棱柱C.全部的几何体的表面都能展成平面图形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高一数学课本学问点2圆的方程定义: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一是方程的观点,即把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利用判

5、别式来探讨位置关系.0,直线和圆相交.=0,直线和圆相切.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