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43751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选历史必修 3 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练习题七十四第1题【单选题】 传入欧洲并对 近代世 界 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B、罗盘针C、雕版印刷术D、造纸术答案】:B【解析】:冊】汉科学家张衡的传世杰作 . 憩”B 罗盘针又名指南针,指南针于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 入欧洲 , 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 故 B 项正确”C 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 , 并广泛应用 , 故 CI 页错误 .D 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

2、术,故 D 项错误 . 故答棄为 B.点评本题考育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单选题】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 、 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 、 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 、 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D 、 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答案】:解析】【分析】隣軽和所詼识可知 fA?说法过于绝地f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进步的思想之一r排除。B项说法错误f古代选官以儒家思想作为选官条件之一f排除。C 项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原因之一

3、, 不是根本原因 , 排除。D 儒家思想始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 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答案为 D 。点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原因政治上 : 其忠君思想为统治者利用 , 君主的支持。鈿上: 见百与小 ?融。文化上 : 形成了誕的理论体系。上:? 土要??那I于辣社稣盾,昵秩序.强,MS?学说有鵜的细基础和琢的茹。所以 ,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3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

4、君臣关系 B 、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 、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答案】 :D【解析】 :分析D】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关系具有”理所当然”的特征 ,是由于儒学从血缘关系这一植根于民众生活之中的起点出发,推及君臣关系 r 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r 故 D 项正确。AB 君社并非輙有血缘歩 , A、 B 两项憩;C 林餌强调以伦理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 不能说明是否要绝对服从君主的要求 , CJ? 错误。 故答窠为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f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f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是关键信息。第4题【单选题】“知之真切笃

5、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话应该出自A、朱熹B、顾炎武C、黄宗羲D、王阳明答案】解析】:分析】正确解读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 材料中反映的观点是知是行之始 , 行是知之成 , 行是知的表现形式 , 是知的补充 , 即知 行合 一,这是王阳明的观点 ,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 .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黄宗羲最主要是强烈抨击君主 专制, 因此A、B、 C 三项除 , 故选 D.点评】此题卖际考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关键点在于把握相同点都承认理 ,但得到理的办法不一样 ,朱熹强调格物 致知 ,王阳明强调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A这也是一个考套重点.第5题【单选题】关于孟子的

6、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A 、 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B 、 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C 、 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D 、 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査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清的思想家们是否定君主专制, 是市民阶层兴起在文化领域中的表现 , 具有先进性;孟子处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地主阶级兴起的时候,它的思想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阶级利益是不同的. 两者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 具有进步意义 .故答臺为 D.点评】本题考直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将历史问题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第

7、6题【单选题】孝经中记载:曾参问孝,孔子回答,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汉董仲舒提出了“父为子纲 的教条。这一变化反映了()A 、 原始儒家思想漠视伦理B 、 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C 、 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D 、 汉代家庭关系日趋紧张答案】:分析】 B 材料”故当不义 , 贝! I 子不可以不争”意为不盲从君父, 而是发现他们的错误后 , 能够进言直谏 , 及时指出其错误 , 使 他不陷于歧途,这也是孝的FW!形式;而汉董仲舒提出了 ”父为子纲”则体现了以”孝为代表的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符合题意;AB 对材料的误读 , 排除;C 与材料 变化 、比较的主旨不符,排除;故答臺为 B.

8、【点评】本题考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可以看出原始儒家思想对伦理还不星非常重视,而父为子纲说明封建伦理道德在思想中的地位得到加强,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第7题【单选题】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 , 町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囤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童学生准确解

9、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说明了荀子既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培养也推崇法家在规范人行为方面的巨大作用,这能 人反映出荀子思想中儒法融合的特点,所以 B项符合史卖,AJ页说法错误,法家的开创者不是荀子, 顷出 现在汉代以后,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儒法两派并无结盟的现象”第8题【单选题】恶法, 故非礼,是无法也在法与德的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 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SZJ 墨家分析】本题题冃疇 先德后刑先教后杀 。在“法”与“德 的关系上 , 该思想家琳先“德 后“法 ,故该思想家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塚

10、学所諛识分析问题的能力r结合所詼识可知,儒趣昌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爰惜民力f用惑化百姓,但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 ,逐步改良政治进而得出结论 , 难度较小 .第9题【单选题】拥 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各种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化人的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这其中不包括()A、儒家B、道家C、SZJ 墨家D、法家【答案】C【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f材料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道家消极避世的归隐态度;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塾法人学派主张强化君主专制主要和中央集权统治;”拥有无限同情/沁向上心的文化人

11、的 派”是指儒家学者主张”仁政”和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政治态度f故答窠选C点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呜 ?墨家学说第10题【单选题】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革新B、造纸术的改进C、装订技术的提高D、科举制的盛行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査的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印刷术。材料中以宋朝为节点说明了书曙格式的变化以及书籍发行量的壇长f结合所学知识可知f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B5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12、题干所冠瞳与纸没有 直接关联性,排除B ; CJS有一 AF扰性r但没有依据,不能够成为主要原因,排除;题干所示现象与科举制盛行有 F联系,但不是主要原因,排 除 D 。故选 A。第11题【单选题】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爭, 食。这说明董仲舒()A 、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 、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分析】守目橄律,管删社会人爭,使百姓安居馳、食,这种 A 了曙时期的辭,懿.B这种揺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排除B项;C 材

13、料所述是天与天子即君主的关系,排除 C 项;D 这种主张在儒家思想中本来就已包含, 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故答窠为 A.点评】本题考章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 由材料君主受命于天 , 就应遵守自然规律 , 管理好社会人爭 , 使百姓安居乐 业、丰 衣足食可以看出关注民生,F程度上发展了先奏时期的民本思想.难度F.第12题【单选题】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明清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下列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A、君权神授皇权至上B、推崇理学剪除异端C、忠孝伦理家国同构D、先富后教开明统治【答

14、案】:B【解析】:【冊】 B 项明清时期,血推理学,大憨钿,严厉惩治 ?唏 , 剪除 异端 吻台闕, B 正确;A? 是汉朝政治文化的特点 , 排除;C 项是宋朝政治文化的特点,排除;D 项明清实行极端严厉措施 , 加强思想控制 ,D 不符合题意 , 排除”故答臺为 B”【点评】本题考童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考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 注意把握理学在明清 的发展和清朝时期的文字狱 .第13题【单选题】清史研究者阎崇年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评说了康熙对中国历史的八大贡献,其中四项为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和约;亲征溯漠,善治蒙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上述贡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1681 年康熙平主三藩 ,巩固统一。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 ,力0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 51 , 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1689 年, 清政府与沙俄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諭河 -格尔必齐河 -外兴安岭为 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黒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