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435850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水旱灾害预防与应急机制调研报告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分布范围广,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学地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个主题。我国各种自然灾害中,尤以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伤亡人口多、经济损失大,自古至今就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页就是劳动人民和洪水斗争的光辉画卷-大禹治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即着重介绍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预防与应急机制以及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国水旱灾害的基本情

2、况 、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东南临太平洋,西北深入欧亚大陆腹地,西南与南亚次大陆接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大部分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时空变化大,导致干旱、水灾时空变化频繁。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全国1/的人口,1/3的耕地,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恰恰是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洪涝灾害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年94年的21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092次。历史上危害甚重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泛滥范围北到天津,南至淮河流域,总计25万平方公里。193年黄河大水,南北两岸大堤

3、决口5多处,死亡18万人。长江自汉代开始就有水灾记载,93年长江、淮河大水,共因灾死亡40万人。935年长江支流汉江和澧水特大洪水,死亡1.2万人。 我国又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1997年在联合国统计的世界149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11位,被列为1个贫水国家之一。 总体来看,我国的水旱灾害有五个显著特点。一是灾害具有广泛性。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都处在洪涝和干旱灾害的笼罩之下。二是灾害具有不确定性。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难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严重程度。三是灾害具有突发性。暴雨发生的随机性决定了洪涝灾害的突发性。

4、在一些地区经常出现旱涝急转的现象。四是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决定的。五是灾害具有相对可控性。几千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0多年的实践表明,抗御水旱灾害不仅有所作为,而且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建国以来的水旱灾害 建国以来,我国因洪涝灾害年均农田受灾面积1亿多亩,大约两年左右发生一次较大洪灾。99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在10亿元左右,约占同期全国gdp的2%。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如91年、1994年、996年和998年,该比例可达到3-4%。 九十年代以来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亿元) 年份 1991 992 1993 19 5 9 197 损失 779

5、413 642 17 653 208 90 年份 19 199 20X 22 22X 20X 损失 251 930 711 623 8 128 199年以来,全国年平均受旱面积3.21亿亩,其中成灾面积1.3亿亩,全国平均每年因旱损失粮食142亿公斤,其中有13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相当于年左右发生一次重旱,受旱面积均超过亿亩,成灾面积超过2亿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加上水环境恶化,可用水量减少,我国旱灾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191X年年均因旱受灾面积4.5亿亩,其中成灾面积219亿亩,年均因旱损失粮食8亿公斤。另外,因旱造成数百座城市缺水,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3、水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位居第一位,损失约占全部各类自然灾害的0%以上,重大水灾往往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盛衰。中国自古就有“治国先治水”之说。其主要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的影响及对水利设施的破坏。19491993年期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增长率为43。而受洪灾影响,95年的粮食总产量增长率仅为1.61%;1991年增长率为2.5%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