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测试题(DOC 9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43584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测试题(DOC 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测试题(DOC 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测试题(DOC 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测试题(DOC 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测试题(DOC 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测试题(DOC 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测试题(DOC 9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Mg24Al27Fe56Zn65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2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中,铁钉的腐蚀速率最快的是()图5Z13. 放在手心里就能熔化的稀有金属镓,其沸点为2403 ,更奇妙的是镓熔化后在120 仍不易凝固;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和水反应,但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与其他金属熔合可改善合金的性能;与硫、硒等非金属化合可生成优质半导体材料。有关镓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镓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 B制

2、作高温温度计 C制晶体管材料 D金与镓的合金用于镶牙 4. 钛在国防上有着很重要的用途。工业上常采用金属热还原法制金属钛:将TiO2(或天然的金红石)和炭粉混合加热至10001100 K,进行氯化处理,并使生成的TiCl4蒸气冷凝:TiO22C2Cl2TiCl42CO; 在1070 K用熔融的镁在氩气中还原TiCl4可得多孔的海绵钛: TiCl42Mg2MgCl2T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冶炼过程对环境没有污染 B反应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C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属钛在加热时不易跟氧气反应5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浓硫酸与水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浓硫酸中加入少量水时,水浮于浓硫酸之上,吸

3、热沸腾,易造成酸液四溅,引发安全事故。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错误的是()图5Z2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 B装置乙:加入锌粒C装置丙:产生氢气 D装置丁:收集氢气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B工业炼铁是用碳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C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与工业高炉炼铁得到的铁不完全一样D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当红棕色粉末变黑时,停止加热后,还要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72019东营2019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

4、性质稳定B上述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C自然界有天然的铜、银、金却没有天然的金属铁D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至少需一种金属单质82019宁波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5Z3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5Z3Am1m237Bm1M1m2M2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二、填空题(共28分)9(10分)铝具有许多优良

5、的性能: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硬度大,密度小。下列各种铝及其铝合金的用途中分别主要利用的是哪些性质?(用序号回答)(1)用铝制成烧水的水壶_。(2)用铝合金制作建筑门窗_。(3)用铝合金作飞机材料_。(4)用铝箔作包装材料_。(5)用铝制作导线 _。10(10分)2019泰安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如图5Z4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至少答两点)。图5Z4(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填序号)。A陶瓷碗 B不锈钢炊

6、具 C橡胶手套 D铜制水龙头(4)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磁粉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5)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图5Z511(8分)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5Z5所示:(1)物质A的化学式是_;写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7、。(3)写出反应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图5Z612(8分) 2019永州图5Z6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内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_(填化学式);B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步骤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如下说法:用来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

8、用来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A只有 B只有 C是和 13(10分)2019咸宁某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设计方案如图5Z7所示。图5Z7 图5Z8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2H2O。(1)步骤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_。(2)蓝色溶液B中的含有的物质(不包括水)有_(填化学式)。(3)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

9、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_(填化学式)。若要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如图5Z8所示实验中,只需完成_(填字母)两个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14(8分)2019永州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实验 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操作与现象如下表: 实验 试管1 试管2 操作 现象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慢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思考结论 (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_(填“”或“”)B。(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

10、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_(填“浅绿色”或“黄色”)。(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块的目的是_。(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是_(填化学式)。四、分析计算题(共14分)152019嘉兴化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

11、H2)(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5Z9所示图像。在绘制锌的图像时,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m为多少?(通过计算回答)(3)取1.8 g“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 g。据图可知,“银粉”是_。图5Z9详解详析1B 2A解析 A中铁钉与空气、水分接触,铁钉会生锈,且海水中的氯化钠能加速铁钉锈蚀。 3A解析 在常温下镓几乎不与氧气反应,所以不易形成氧化膜。4C5D解析 稀释浓硫

12、酸时,应该先把水倒入烧杯中,然后将浓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水浮于浓硫酸之上,吸热沸腾,易造成酸液四溅,引发安全事故;向试管中加入锌粒,试管应该“一横、二放、三慢竖”,使金属颗粒滑落到试管底部,以免砸破试管底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可以用图丙所示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氢气时如果用排空气法,氢气应该从短导管通入。6B解析 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在炼铁高炉中还原铁的是一氧化碳,不是碳;工业炼铁得到的是生铁,而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是纯铁;用一氧

13、化碳还原氧化铁,当红棕色粉末变黑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目的是防止还原出的铁又重新被氧化。7B解析 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8B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化学计算及读图分析能力。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甲中不断加入镁,乙中不断加入铁,所以反应开始时酸过量,最后金属过量,由于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酸反应时,镁消耗的酸多,故盐酸质量一定时,加入等质量金属时镁先将盐酸反应完,所以a点表示镁与甲烧杯中的酸完全反应,用去镁m1,曲线Oac表示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b点是铁与乙烧杯中的酸完全,反应用去铁m2,由反应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推知m1m2245637;mM是生成氢气的质量,因a、b点表示等量的酸反应完全,故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则m1M1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