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审定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425037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审定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审定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审定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审定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审定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审定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审定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单元 控制溶解1.有些物质在水里能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2.溶解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大多数物质在水的温度越高时,溶解越快;进行搅拌时,溶解越快;颗粒越小时,溶解越快。3.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的量是不一样的。在20C时, 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在20C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204.克白糖。4.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个现象叫做饱和。5.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对比实验要遵循只有一个条件 (即要对比的因素)不同的规则,因为如果实验中有几个不同的条

2、件,就比较不出到底是哪个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如在做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的实验时,对比的因素是搅拌对溶解的快慢的影响,即不同条件是搅拌与不搅拌,所以要准备两份同样多的食盐、两杯-样多且温度相同的水,实验时要将两份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6.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物质的量,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比如在10C时100毫升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02克白糖,但是在20C时, 100毫升水里则可以溶解204克白糖。所以在100毫升水里溶解202克白糖时形成的溶液,在10C时是饱和的,但是在20C时则是不饱和的。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1.水有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它们都是水。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加热或冷却时

3、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加热或冷却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2.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3.水蒸气是- -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4.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大蒸发的面积、提高温度都可以加速水的蒸发。5.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6.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C ) , 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沸腾。7.当温度降低到0oC以下时,水会结冰;当温度上升到0C以上时,冰会融化成水。8.云、雾、雨、露都是地表的水分蒸发就能成水蒸气,在不同的环境下遇冷形成的。云是在高空形成,

4、云遇冷则会下雨,雾和露形成则是靠近地面,这些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凝结现象。9.烧杯用火加热必须隔着石棉网。第三单元天气观测1.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单位。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进要在避免太阳直射,且距地面1.5米高的位置进行。2.气象站的温度计是放在百叶箱里来测气气温,我们这里的温是14时(下午两点)最高。3.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写出物候学一书。4.云的观察分为云量和云状两个方面。根据云量我们把天气分为晴天、少云、多云、阴天。云有卷云、积云、层云三种主要形态。5.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

5、晶,它们飘浮在空中。这些水最终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6.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雨量筒要放在离地面稍高处的位置。7.雨量是24小时内一平方米下雨的多少,它可以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 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当风向标的箭头指东时,表示刮东风,红旗向西北飘,此时刮东南风;炊烟从西南飘过来,表示刮西南风。9.风力是指风的大小,我们现在把风力通常分为13个等级,就是0 1

6、2级,其中,12级风最大。我们当地的最大风力-般为8级左右。风级歌: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 2级轻风吹脸面, 3级叶动红旗展, 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陆上很少见。10.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气气现象的总结。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就有天气谚语的记载。天气谚语可以分为四类:看云识天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瓦块云, 晒煞人) ; 看风识天气(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 看光识天气(东虹日头西虹雨;早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看物象

7、识天气(燕子高飞晴无云、燕子低飞雨来到;蚂蚁搬家蛇过道,必定大雨到)。气象台的气象探测设备有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海洋气象监测船、地面气象观测站。11.2020年3月23日是第60个世界气象日, 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第四单元植物的秘密1.植物的“身体”- -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2.番茄的种子在它的果实里,狗尾巴草也有花这个器官。3.植物的根按形态可以分为直根和须根。4.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作用。5.常见的变态根有肉质根(如胡萝卜)、块根(如甘薯)、支柱根(如玉米)。6.植物的茎形态多样, 茎上有节,节上有叶和芽。茎可分为直立茎、缠绕

8、茎、匍匐茎等。马铃薯也是植物的茎,属变态茎。7.植物的茎有支撑植物的身体”和运输水分的功能。8.不同植物的叶子,颜色、形状、大小是不同的。9.叶在茎上排列的方式叫叶序。叶序有对生、互生、轮生、簇生等;不同叶序的植物都是彼此交错、互不遮挡的方式接受更多阳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10.浮水植物王莲有“水中花王”之称,它的圆形叶片直径可达12.5米,叶子漂浮在水面上,即使一个重 35千克的人坐在上面,也不会掉下来。11.变态叶是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变化的叶,是一种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异。在植物的各种器官中,叶的可塑性最大,发生的变态最多。主要类型有:鳞叶(如洋葱、百合)、叶刺(如仙人掌的刺)、叶

9、卷须(如豌豆的卷须)。第五单元植物的一生1.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2.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空气。种子萌发与是否有阳光无关。4.间苗又称疏苗。通过间苗,可以为小苗提供充裕的空间、水分、光照等尽可能好的生长条件。5.毛竹又名楠竹,是世界上生长速率最快的植物。6.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调谢后结果。7.花是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构成的。( 花的最外一轮叶状构造称为花萼,花萼包在花蕾外面,起保护作用)8.果实的作用:很多果实可以食用;果实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为种子发育提供

10、营养;果实可以保护种子,还还可以帮助种子传播。9.根、茎、叶作为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作为繁殖器官,互为存在条件,实现各自功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物种繁衍。10.果实是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除了种子外,还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或叶来繁殖后代。如番薯用根繁殖、月季用茎繁殖、落地生根用叶繁殖。11.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12.油菜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开花、结果、死亡的过程。第六单元材料的发展1.常见衣服的材料有棉、丝绸、毛、合成纤维等。2.衣料不同,其具有的性能、主要用途也不同。从透气性比:丝绸最好,棉布第二,毛料第三

11、,合成纤维最差。从耐磨性比:合成纤维最好, 毛料第二,棉布第三,丝绸最差。从渗水性比:丝绸最好, 棉布第二, 毛料第三,合成纤维最差。从保暖性比:毛料最好,棉布第二,丝绸第三,合成纤维最差。3.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建筑材料有钢材、混凝土、木材等。4.不同的住房建筑材料有不同的性能,不同的性能决定了不同的用途。5.人们为了满足各自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6.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如棉花做成的布)和人造材料(如塑料) ,人们把像棉花这样,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塑料这样,由人类制造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7.在常见的材料中,如煤、棉花、木材是天然材料,塑料、玻璃、桌凳是人造材料。8.利用纳米材料,人们可以开发出具有高性能(高强度、耐高温)、高功能(渗湿防水性、抗静电性及导电性、抗菌性等)的新型化学纤维,由此制成的多功能、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纳米衣料,具有抗菌、抗静电,红外、紫外光吸收等功能。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