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干预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4227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干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干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干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危重患者的心理伤害和护理对策沈轶雯摘要:通过库布勒罗斯(EKublerRoSs)将急危重患者面对死亡的心理分为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5个连续的阶段的表现及危重患者在ICU中最易出现的心理临床表现的分析,对患者提出相应的护理,以达到病人在ICU住院期间能够顺利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减少患者不良的心理伤害,达到促进康复的作用。关键词:危重患者心理;心理护理;护理干预危重病是急性或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健康问题,需要多个专业联合,进行持续的评估及治疗,以维持病情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出现1。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突发的

2、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慢性疾病的突然恶化等因素可使人产生濒死、恐惧、悲哀、无助和绝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事实告诉我们,病人在应急状态下接受抢救,会影响效果。如果能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能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情绪;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能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能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因此,急、危重病人需要关心、帮助,更需要心理护理2。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如果对治疗信心不足,即使采用最好的药物及医疗措施也不一定能顺利康复。让病人了解遵守治疗方案,促使病人朝着目标不懈努力,激励病人热爱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潜在的积极因素,达到促进

3、康复的作用3。1 急危重病人心理状态急危重病人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库布勒罗斯(EKublerRoSs)将大多数面临死亡的病人心理,分为5个连续的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1.1否认期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生命。有的病人不但否认自己病情恶化的事实,而且还谈论疾病愈后的设想和打算。也有的病人怕别人悲痛,故意保持欢快和不在乎的神态,以掩饰内心的极度痛苦。1.2 愤怒期度过了否认期,病人知道生命岌岌可危了,开始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表现得悲愤、烦躁,拒绝治疗,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或是拿家属和医务人员出气,借以发泄自己对疾病

4、的反抗情绪,这是病人失助自怜心理的表露。1.3 妥协期病人由愤怒期转入妥协期,显得平静、安详、友善、沉默不语。这时能顺从地接受治疗,要求生理上有舒适、周到的护理,希望能延缓死亡的时间。1.4 抑郁期病人已知道自己面临垂危,表现为极度伤感,并急于安排后事,留下自己的遗言。大多数病人在这个时候不愿多说话,但又不愿孤独,希望多见些亲戚朋友,愿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和关心。1.5 接受期这是垂危病人的最后阶段。病人心里十分平静,对死亡已有充分准备。在临终前因疼痛难忍而希望速死。有些人病情虽很严重,意识却十分清醒,表现为留恋人生,不愿死去。2 临床上常见心理伤害表现2.1 惊慌恐惧 危重病人大多数对所遭受突然

5、的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表现出惊惶失措、恐惧万分。因此,在抢救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沉着、机智、果断、严谨的工作态度;严禁谈笑或议论与抢救无关的事宜,并向病人及家属多做解释和安慰,使他们尽快摆脱惊慌和恐惧,使其情绪安静下来,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2.2 急躁 由于突然患病,会对病人产生不利的心理刺激。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以及后悔恐惧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急躁不安,甚至不配合治疗。2.3 焦虑孤独 多数外伤病人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正处在事业和家庭的关键时期。担心肢体伤残是否能恢复,心理功能也相继遭到损害。加之发生突然,家属不能及时到医院,在抢救室、监护病房远离家属,探视的时间受

6、限,因而引起病人的隔离感和孤独感5。2.4 其他 外伤原因不同,也就有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如因车祸或打架致伤,除有以上心理活动外,还担心医护人员不能根据病情做出正确处理或有偏向。个别病人不能如实叙述病情或故意把病情说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6。3 护理干预措施及对策3.1 环境的改善 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考虑,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整洁、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首先,减轻患者的感觉负荷,并解释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环境刺激,以减少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我们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如:护士在操作中动作应轻柔、迅速,有条不紊固定好插入患者体内的各种导管,整理各种监护仪的线路、管道,向患者讲明如何活动不会影响

7、仪器设备的使用;使用各种仪器时操作动作要轻;尽量减小监护以及报警器的音量,如根据昼夜等情况调节监护仪的报警音量,使患者夜间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关闭暂时不用的设备;将仪器放置时尽量避免靠近患者头部等。同时应使医疗护理操作紧凑些,睡时将灯光调暗趋于柔和;也可根据病情调整最佳舒适卧位和局部按摩的次数,有助于减轻因监测仪器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缓和患者的紧张情绪。其次,ICU环境设置尽量家庭化,据报道7,音乐疗法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可使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加,减轻焦虑,缓解疼痛,使患者产生舒适感。因此,ICU内可入一些曲调舒缓的音乐,给患者创造一种家庭氛围,减

8、少其恐惧焦虑心理。尽量避免使患者看到同病室危重患者被抢救的场面,如遇到抢救时予以床帘遮挡。有资料表明8:家属探视不是造成ICU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允许家属探视,可以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减轻患者的孤独。因此可适当地开放ICU探视制度。如对于一些气插或气切得患者,鼓励家属能够通过书信交流给予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3.2 加强ICU的护患交流 如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重视患者及家属的背景和存在问题,以便在护理工作中引起注意并协助解决;与此同时,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语言交流方式,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及时给予解答,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疾病痛苦。对要进入ICU

9、监护的病人,耐心地讲明ICU监护的目的,使病人事先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避免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发生;对老年、性格内向、既往病史中有过脑外伤、精神失常等病人,更要做好心理护理;对紧急进入ICU的病人,要争取时间进行心理护理。要讲解重症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同时让家属了解病人的病情,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取得家属的配合。合理使用暗示性语言、安慰性语言、刺激性语言,并注意语言的情感性、道德性、语言环境和听话对象,使语言活动在护理工作中发挥良好的作用。3.3 注意沟通障碍的表现形式及护理,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在交流过程中,首先,得体称谓是成功沟通的前提,护士对病人的称谓

10、得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护患人际交往活动的成败9,语言使用不当、专业术语过多,患者由于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上存在着差别,在护患沟通中常发生由于专业术语使用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被理解,使用他们熟悉的常用语,并注意口语的科学性通俗化,自然坦诚地与患者交谈,注意不要生搬医学术语,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同时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的同时,由于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地域的不同,难免产生交流的障碍,在此需要护士们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和情感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10。如当患者的仓促提问难以具体回答时,护士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要支支吾吾,岔开话题,否则,

11、会加重患者的疑心和绝望感。3.4 加强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是指举止、行为、表情的沟通,护士大方的举止,整洁的外表,情绪变化尤其是面部表情的变化,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护士积极的情绪,和善可亲的表情,不仅能够调节病房和治疗环境的气氛,而且能转换患者的不良心情,唤起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注意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言,当你倾听患者的谈话与叙述时,目光可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在说明问题时,可借助某些手势加强谈话效果,但要注意运用适度,不能显得过分夸张,总的原则应是使自己的身体语言融入到治疗过程中去,以有利于治疗过程为准。除了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言语性的技巧。如说话的语气、语调

12、及速度就是其中之一,关键要带着对患者的同情、理解与关切去讲话,讲话时,要尽量发出明确的声音,使对方能够听清楚,含混不清易使对方产生犹疑。3.5 自尊心的维护 入ICU患者大都全身裸露,而且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注意的监护和治疗较多。忽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损伤患者自尊。所以我们在做任何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暴露部位,要尊重患者,必要时应用屏风遮挡或让其穿上病衣。同时,做好晨、晚间护理(如为患者温水擦浴或清洗手脚、按摩经常受压部位皮肤)及各种基础护理,这样不仅可给予患者爱抚和安慰,还可以增进护患感情11。3.6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以较客观合理的认识和信念来

13、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和态度 只有建立较为健康的看法与态度,才能产生健康的心理。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告诉患者只要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同时应向患者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了焦虑和紧张情绪的发生。3.7 消除依赖心理 对即将离开ICU 产生依赖心理的患者,护士一方面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既明确自身疾病已经缓解,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对产生呼吸机依赖心理的患者,应向患者解释,现在的病情已有很大好转,可以按计划间断撤离呼吸机,直至完全撤机。呼吸机就准备在患者身边,一旦感觉呼吸困难,可以随时接上呼吸机,这样可解除患者的担心12。 综

14、上所述,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活动是科学、艺术、人道主义的结合。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消除不良情绪反应,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向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健康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参考文献:1. Beare PG,Myers JL Adult health nursingMSt LouisMosbyYear b00k1994:21742. 李丽娜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J适宜诊疗技术,2002,20(5):403. 周永桦急诊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J适宜诊疗技术,2001,19(4):494. 郭士

15、英,胡发荣抢救危重病人时的心理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4,20(10):1665. 刘林霞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2):179。6. 樊平花护理研究J.2007, 21(5);17357. 郭风琳ICU 综合征及音乐疗法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7,16f3 :1031048. 汪洋危重症监护房监测与护理实用全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69. 薛会民,陈绣丽试论得体称谓在融洽护患关系中的效益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6):37110. 王娟,胡环秀急诊急救心理护理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1,6(4):29911. 庄细琴 危重患者的心理研究及心理护理J 中华当代医学,2005,3(10):4912. 曲振瑞 ICU 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干预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273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