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四章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42041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四章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四章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四章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四章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四章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四章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四章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概念和一般过程工业生产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2.工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1)投入: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原料、能源、零部件、科技等。(2)产出:产品和废气、废水、废渣等。辨析比较 工业生产的投入与农业生产的投入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在投入的要求上,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的影响。但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

2、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小得多,除了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采掘工业外,工业生产表现出最大的两个优点是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信息科技投入对工业生产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3.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如土地、水源、矿藏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运输、技术、劳动力、政府政策等)两个方面,它们因时、因地而异,不同程度地影响和作用于工业区位的选择。4.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具体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

3、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工业的区位选择与主导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表4-1所示。表4-1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产品、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甜菜制糖、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等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汽水、家具、印刷、石油加工、棉布等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钢铁、冶金(炼铝)、化学等重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

4、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方法点拨 工业区位选择的经济目的,就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区位因素,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区位条件的地方建厂,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对待具体问题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分析具体工业生产的具体特点,找出其主导区位因素,遵循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进行综合分析。误区警示 集成电路制造等电子工业,技术要求高,属技术导向型工业。而电视机装配等电子装配工业,生产单位产品相对耗用劳动量大,耗用原材料、能源少,技术要求并不高,应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二、工业区位的选择1.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1

5、)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山钢铁厂和宝山钢铁厂是我国著名的两个钢铁厂,它们的区位选择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表4-2所示。表4-2鞍钢宝钢煤炭来源早期主要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山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供应鞍山铁矿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消费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中心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交通运输铁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便捷主导因素原料和燃料消费市场要点提示 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的最大不同是: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而宝钢

6、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3)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20世纪初期、二战以后。三个阶段的主导因素、原因及区位的特点如表4-3所示。表4-3时间主导因素原因区位特点举例早期煤炭资源早期冶炼单位钢铁消耗的煤炭较多靠近煤炭产地德国的鲁尔区20世纪初期开始铁矿资源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靠近大铁矿中国的鞍钢、包钢、武钢、攀钢等二战以后消费市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海运成本大幅度降低靠近沿海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宝钢、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兰托2.环境质量已成为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

7、水、废渣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环境质量已成为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不同工业部门产生的废弃物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表4-4所示。表4-4工业环境污染工业部门区位选择原则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化工厂、炼油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设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对水源污染严重的工厂电镀厂、化工厂、炼油厂、印染厂、造纸厂、皮革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发电厂、钢铁厂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小型食品厂、轻纺厂可布局在居民区深化升华 对环境

8、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城市上风地带,远离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如集成电路厂、感光器材厂。方法点拨 分析有大气污染的工业的区位选择,要密切联系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的相关知识,考虑当地风向:如英国伦敦,位于西欧,常年盛行西风(北半球为西南风),污染企业应布局在东北方向;印度半岛位于南亚季风区,为东北西南季风,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市西北或东南方向的郊外;我国东部沿海、朝鲜半岛、日本位于东亚季风区,为西北东南季风,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市东北或西南方向的郊外;我国西北地区,常年盛行西北风,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市的东南方向。3.政策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优惠的政策,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投资办厂。如20

9、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接近消费市场以及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或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陆续建设了一些纺织工业中心。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层次的开发区即是政策因素的典型例证。4.投资商的乡土情感和个人理念问题探究 问题1 你知道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吗?他的主要核心是什么?思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指导思想是将生产地布局于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即总费用最低。这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出发点。探究: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位选择理论,其核心是:在选择工业区位时,要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要把运费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利于产品的最终销售。因此韦伯理论被称为“最低成

10、本学派”。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有若干个假定的前提条件:研究的地域单元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地区;只探讨工业区位中的经济因素,其他因素都是相同的;工业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市场和劳动力的供应地为已知且条件不变;在这里有普遍存在的原料,也有局部存在的原料;运费与运距和重量成正比。假设原料来自两个地区,产品销往另一个地区,则这三地构成了韦伯区位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内,必然存在一个总运费最低的点,该点就是工厂的最佳区位。如图4-1,M1和M2表示两种原料,C代表市场,每生产1吨产品,需3/4吨M1、1/2吨M2,则P点为最佳区位。韦伯的区位三角形示意图4-1问题2 解放前,我国的工业非常落后,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

11、几个大城市;建国初期,内地的工业发展较为迅速;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工业的这种变化是因为当地工业发展的经济区位因素发生了急剧变化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思路:密切联系政治、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政策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探究:工业的发展除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如果国家要想刺激某地的工业发展,可以从政策上施加影响,如实施优惠的用地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政府出资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会使该地区对工业有较强的吸引力。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的总体实力还比较弱小,新建工业多从国防安全的角度考虑,国

12、家政策要求一些重点的工业企业建设在中西部的内陆地区。而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因对外联系方便,成为该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发展迅速。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早日使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20世纪末,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部地区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我国工业发展的这种变化,说明了政策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典题热题 例1图4-3是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3A.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啤酒厂B.啤酒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炼铝厂C.制糖厂电子装配厂炼铝厂啤酒厂D.啤酒厂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解析:图

13、中最大圆即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啤酒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属市场导向型;炼铝厂需消耗大量能量,属动力导向型;制糖厂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制成品与原料比较重量大大减轻,属原料导向型;电子装配厂属劳动力导向型。答案:D方法归纳 解答这类工业区位图,一定要读清题意,抓住主导区位因素,参考次要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例2读图4-3,完成下列问题。图4-3(1)两者共同的区位优势是()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B.劳动力资源充足C.靠近消费市场D.科技力量雄厚(2)通过对上述两企业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B.交通不再是我国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C.燃料地对工业

14、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增强D.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解析:鞍钢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靠近沈阳、大连、长春等消费市场;宝钢是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钢铁企业,充分利用了优越的水运、劳动力资源充足、科技力量雄厚等条件,其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故两者共同的区位优势是靠近消费市场。通过对上述两企业的比较可以发现,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上海既无铁矿又无能源,说明原料地和燃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上海水陆运输发达,鞍山铁路运输便利,说明交通仍然是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答案:(1)C(2)D误区警示 第(1)题有可能误选选项B,两地的劳动力资源都很充足,相比较而言,上海的劳动力资源更充足,

15、但宝钢因技术先进需要人数较少,如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可能误选。第(2)题,如对宝钢的原料和能源的来源不清楚,或对交通和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混淆,就会误选选项A。例3读图4-4的四幅图示,计划在图中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判断下面工厂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图4-4A.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B.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C.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D.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解析:图中处适合布局钢铁厂,因为这里邻近铁矿石产地,可就地获得原料供应;邻近铁路线,交通运输便利;位于河流下游,既可就地取得工业用水,又不会对城区造成水源污染;这里又地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可减轻钢铁厂排放的粉尘、有害气体对市区的污染。图中处适合布局自来水厂,因为自来水厂要求有洁净的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