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420226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姓名:_班级:_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1(2019原创题)战国策中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体现了商鞅变法过程中( )A严明法度 B排除异己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2(2019改编题)如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重大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B促进了民族交融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实现了南北统一3(2018无锡中考)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 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大化改新

2、4(2018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 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5(2018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6(2018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

3、接提供了( )技术 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A B C D7(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8(2018滨州中考)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9(2018盐城中考)“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这

4、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为改变这一状况,1933年罗斯福开始(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对外进行武力扩张C全盘推行国有化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0(2018蚌埠二模)下图是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图。导致图中中国粮食产量远远超过苏联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施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文化大革命”11(2018德州中考)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2(2018阜阳模拟)“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5、也有市场。”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A BC D二、材料解析13(2018安徽冲刺考试)改革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浩巨,可想而知。但是那光绪也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其必然失败。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无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的军师谋臣,应该有见及此。不幸康某木讷执拗,识见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唐德

6、刚晚清七十年(1)材料一论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依据材料一,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材料二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9世纪时俄国和日本“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两次改革对俄国和日本社会产生的最大共同影响是什么?(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9世纪中后期促使俄国、日本和中国进行改革的共同外部因素是什么?14(2018安徽名校联盟考

7、试)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美国经济生产统计表(1)根据上图分析1933年前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

8、场和有为政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重大举措。(3)综上所述,你认为上述两种经济体制的调整有何共同特点?三、活动与探究15(2018合肥高新区二模)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1)请阅读上面的年代标尺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_,B_(事件)。(2)归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列举出上面年代标尺中两种类型的改革及对应的史实。(3)仿照例一把下表相关内容补充完整。例证历史事件史实结论例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但必须高价赎买这块份地。获得解

9、放后的农民仍旧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沙皇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的一次双重敲诈和掠夺例二罗斯福新政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例三中国改革开放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A2.B3.D4.A5.C6.B7.C8.B9.D10.C11D12.A13(1)戊戌变法。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深重。(2)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工业文明的挑战和冲击。(意思相近即可)14(1)19291932年,美国经济逐年下滑;19

10、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经济。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开始缓慢恢复;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任意两点即可)(3)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15(1)A商鞅变法,B日本明治维新。(2)封建性质:商鞅变法、大化改新;资本主义性质: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按时间、结果、国别、中外等分类也可)(3)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控制和调节;协调劳资关系;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经济:经济特区的设立、经济增长等;政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1982年颁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外交:港澳回归、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APEC峰会、20国首脑杭州峰会、博鳌论坛等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民主与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