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41178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一、成本分析的意义成本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成本分析是增加企业利润的根本途径通过成本控制,企业不仅能增加利润,而且能使销售利润率得到显著改善。2。成本分析有利于培育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21世纪,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3。成本分析为有效的策略调整提供保障企业做任何策略调整都要基于成本之上.比如调整价格,只有在成本调整的基础上进行价格调整才是正确的。4。成本分析为日常工作的改善提供信息支撑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价值都可以从成本控制着手。分析成本的控制点,可以明确工作的核心重点.二、成本分析的流程1.明确目的要进行成本分析,首先要明确分析目的.概括

2、来说,成本分析的目的有三个:第一,降低成本,找到成本降低点。第二,为业绩评价提供依据。企业的成本实施预算、销售费用预算达成率等都属于业绩评价。第三,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其包括为公司产品的定价和选择提供分析信息等。2。确定对象确定对象指对对象为材料成本、员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还是财务费用等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分析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全面分析,二是重点分析,也即专项分析。通常在实务过程中,建议做重点分析,如要控制差旅费就做差旅费的专项分析。另外,需注意的是,在分析过程中,最忌讳出现什么都想分析但都分析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一个阶段的重点分析对象不可太多,时间精力有限,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最有价值的

3、事情。3。数据的收集与汇总分析对象确定后,企业就要围绕对象收集数据,如果数据不全就会导致分析结果失去价值,因此数据的收集和汇总非常关键。收集与汇总数据的标准收集与汇总数据的标准主要有三个:第一,及时。数据不及时会误导决策。比如,生产部领用1000斤原材料,原材料已经到了生产现场,但是信息化经销圈系统没有开单或审核,系统没有扣账,账面上有2000公斤,但实际上只有1000公斤。如果用2000公斤来分析,就会误导企业的采料,导致库存呆滞。第二,完整。数据完整非常关键。比如,做成本对比时,分析的结果是某月工资成本下降,而实际上有一项费用没加进来,这会导致决策失误。第三,正确.很多企业的相关部门不太重

4、视数据,甚至连财务部都不清楚报表数据是否准确,得出的结果也就很难保证正确了。点提示收集与汇总数据的标准:及时;完整;正确。解决财务报表延迟问题在企业的经营中,财务部发挥着显示器、监视器、预警器、制动器四大价值功能,因此,在成本分析的流程中,财务部的工作非常重要。作为企业的显示器,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工作都出现延迟和滞后的现象,从而造成财务报表失去价值。事实上,财务报表每提前一天上交,其信息价值就增加一级,所以,企业要进行成本控制,首先就要解决财务报表延迟的问题,即将显示器提前.要将显示器提前,最简单的技巧就是分层次上交报表。分层有两种方式:第一,月末工作平时化。把月末要做的事情放到平时来做,另外销

5、售单据当天审核,不要积压。第二,月初工作月末化。将这个月初要做的事情在上个月月末完成,如折旧计提、费用摊销、客户对账等工作都可以提前做.4。运用恰当的分析方法要实际化简单实用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好的分析方法要实用、容易得出结论且能让老板看懂.比如,财务分析中的杜邦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很实用,但对民营企业不一定实用。要做到创新,不可照抄理论企业现状分析方法要做到创新,不可照抄理论。比如,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习惯不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如果硬要将成本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会让老板感到疑惑和不满。5.得出分析结论企业的财务部在进行财务分析报告时,无论结论是好是坏都应当总结后得出结论。需注意的是,财务分析中绝

6、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财务人员不可优柔寡断,分析要客观,结论观点要鲜明简练.此外,得出结论并不是最终目的,一个好的财务分析要实现三大目标:呈现事实、解释变化、调试未来。6。提出优化与改进建议(价值最大)分析人员对信息掌握得最全面,对整个流程也最了解,因此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非常关键.这是整个分析的价值体现,也是真正使企业业绩改善的精华部分。三、成本分析的方法1。比较分析法成本的比较分析法可细分为两种,即同比分析和环比分析。何时用同比,何时用环比,这是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环比法在做销售收入分析时没有太大意义,但在单位成本分析过程中就可以用到.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由于同比分析具有可比性和

7、借鉴意义,一般用得最多。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将不同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所构成的一种比值。比如,将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比较得出销售费用率,将管理费用除以销售收入得出销售管理费用率,这都是比率。在成本分析中,企业应在遵从教科书中既有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性和企业现状,设计指标值,创造出比率值。需注意的是,指标值应简单、易懂、易控制,让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都可以计算。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分析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在企业的成本分析中,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四个:销量、价格、成本、费用。因此,企业在运用因素分析法时,首先要找出最敏感的因素。【应用举例】假设产品销售量为1万台,价格是100元,

8、成本是80元,费用是25元,利润为100万元减去80万元的成本再减去25万元的费用等于负5万元。分析因素的敏感度,有四种分析方案:第一种方案,销量上升10变成1.1万,价格不变,单位成本不变,费用不变,此时利润变成110万减去88万减去25万等于负3万.原来亏5万现在亏3万,增长了2万,2万除以5万等于40。所以销量上涨10%,利润增长率是40。第二种方案,销量不变,价格上涨10%变成110元,销量不变,单位成本不变,费用不变,此时利润为110万减去80万减去25万等于5万。原来亏5万现在赚5万,增长了10万,10万除以5万等于200%。所以销售价格上涨10,利润上涨200%。第三种方案,价格

9、不变,成本下降10%,变成72元,费用不变,利润等于100万减去72万减去25万等于3万。所以成本下降10%,利润增长8万元,增长率为160%。第四种方案,价格不变,销量不变,成本不变,费用下降10%变成22.5万,利润为100万减去80万减去22。5万等于负2。5万。所以费用下降10,利润上升50。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利润的最敏感要素是价格,第二敏感要素是成本,第三是费用,第四是销量。因素分析比较直观,让老板看到分析时就知道改善企业利润最先要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4。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法有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差异分析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计算差异计算差异,

10、即差异怎么计算。确定差异类型企业的分析指标有两种类型,正指标和负指标。正指标的值越大越好,负指标的值越小越好。因此,为避免看表人理解错误,要对指标做出正负属性的注明。差异的类型也有两种,即有利差异和无利差异,这与指标类型有关系.【应用举例】某企业产品预计销量是1000台,实际销量是1200台,用实际销量减去预算销量,得出200的有利差异.由于销售预算达成率是正指标,达成率越高,公司实际销售额就越多。如果该企业预算费用是1000元,实际的费用是1200元,用实际费用减去预算费用,就会得出200的不利差异.不同的指标得出差异的结果是不同的,通常正指标差异为正是有利的,负指标差异为正是不利的。差异的

11、类型在做分析时一定要区分出来.区分差异的规模区分差异的规模,即得出差异的大小。在分析过程中,一般求出差异率,差异规模也就确定了。要得出差异规模,首先要设定衡量和控制的标准.没有对照标准,就无法对结论进行深度分析.比如,设定预算的差异率正负5都算正常,超过正负5%时就是异常。进行差异原因分析进行差异原因分析,找到出现差异的核心原因。做差异原因分析,不是停留在表面讲大道理,而要找到实质性的内容,否则很难得出改善点。因此,分析人员知识面广、熟悉业务是做好成本控制分析的前提。改进措施,制定政策发现问题并有解决措施,这种发现才有价值,所以制定出改进措施非常重要。改进措施不要大而泛,一定要忠于企业现状、可

12、执行。5。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如图2所示,这是本量利分析图形。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于租金、折旧费等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前提下固定不变,因此固定成本是一条水平线。浅蓝色线为变动成本线,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变动成本越来越大。变动成本加上固定成本就叫做总成本,图中蓝色线即为总成本线,红色线代表企业的销售额,销售额随着销量的增加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与成本线有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就是保本点。保本点也叫做公司的生死底线

13、,在这个点上,公司既不赚钱也不亏钱,保本点上面的部分叫做盈利区,保本点下面的部分叫做亏损区.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思考公司的保本点的位置,同时要思考公司要完成目标利润应做到的销售额。只有将两个问题思考成熟,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基本假设本量利分析要应用到一些假设模型,脱离这些假设,可能导致结论失真.概括来说,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模型主要有五个:第一,相关范围的假设。相关范围的假设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期间的假设,即费用在某个期间是固定不变的;二是业务量的假设.需注意的是,业务量并不总是越大越好,有时适中的业务量更有利于企业长久生存。相关范围的假设常用于企业的决策过程中,企业离开相关范围,本量利分析模型

14、就不成立.第二,模型的线性假设.模型线性假设包括两个假设问题:一是假设固定成本不变;二是假设变动成本与销量成线性关系,即销售变动时,成本也在变。一般来说,如果有两个变量,就不一定存在线性关系,需要提前假设。第三,产销平衡的假设。产销平衡的假设指假设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达到平衡.如果生产和销售不平衡,就会导致成本改变.比如,某产品生产1300台,卖掉1000台,存库300台,大量的库存导致仓库的面积扩大、租金成本上升、管理人员增多,进而造成企业成本增大。因此,建立产销平衡的模型,能有效防止额外的成本产生。第四,品种结构不变的假设。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品种,不存在品种结构不变的假设;如果企业同时生产A产

15、品、B产品和C产品,就需要这种假设.比如,假设A产品、B产品和C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0、20和10,在销售过程中的比重分别为10%、20%和70%。A产品真正对企业贡献的毛利率变成3(计算公式:30%10%3),B产品综合贡献毛利变为4%,C产品变为7,平均毛利是14%.由此可见,结构发生改变时,综合毛利率也会改变。因此,在销售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销售结构发生改变,企业的利润也会发生改变.此外,不是所有模型都要有假设,如果假设不符合既定条件,分析的结果就会产生变异.第五,成本分为固定与变动的假设.如果成本不分为固定与变动,前面的所有关系就不成立。分析用途预测保本点。利润销量(单价单价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通过此模型可以得出在相关范围内企业的生死底线,即保本点。保本点就是利润为0时对应的销量或销售额。YX(PC)A,如果有两个变量就得不出结果,而假设Y等于0,就只有一个变量,XA(PC),得出保本点的销售量,再用保本点的销售量乘以价格,就求出了保本点的销售额。【应用举例】某公司只生产甲产品,单价为1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台,固定成本为40000元。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公司保本点销售量为1000台,保本点销售额为10001001000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