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陆小葳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39947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陆小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陆小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陆小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陆小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陆小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陆小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陆小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信息技术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陆小葳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信息技术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上网搜集资料,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列举部分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2)通过网络了解如何防毒、杀毒,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意义。(3)在进行网络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自学教材内容。(4)提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及传播途径(2)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3)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学习、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2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尊重知识。科学利用知识(2)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4行为与创新(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引用他人的观点和使用他人的成果(2)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上册)信息技术,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第三节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本节是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的最后一节,内容以理论知识形式呈现,较为枯燥,学生不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尽量采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可以提高

3、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外,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才会使课堂更加有效果。2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乡镇中学初一的学生。一方面,学生们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较多,可能遇到过计算机病毒,也略知一二,而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计算机会有病毒,也有些学生会误以为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会传染给使用者。所以在讲授计算机病毒的时候要用具体、形象的手段解释这个定义。另一方面,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在课堂上的随意性较强,所以在课堂上也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锻炼他们探究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四、教学

4、方法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探索、讨论、分析、研究。本节课中主要有两个内容: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安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知道防范计算机病毒,主动遵守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优势,让学生到网络上去搜集学习需要的资料,遇到问题学会在网上求助并寻找答案。1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合理使用计算机及其资源2教学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杀毒软件的使用3.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平台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同学们,有没有过感冒的经历呢?学生:回答:()教

5、师:感冒之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学生: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症状。它使我们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无法集中精神进行正常的学习与工作。教师:感冒会不会传染呢?学生:如果不注意自身保护,感冒很容易会传染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师引导:可以看出,病毒侵袭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不适。我们使用的电脑如果不好好保护,也会“感冒”的。如果电脑“感冒”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新课讲授】【观看视频】百度视频:当苹果本本中了“牛顿“病毒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观察视频中的电脑出现什么问题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在平时与电脑接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不正常的现象或者是影响你使用的故障产生呢?学生:讨论回答汇总教师:计

6、算机病毒与我们平时说的感冒病毒有什么共同之处吗?(设计意图:利用大家所熟知的感冒病毒引入课堂,通过观看当苹果本本中了“牛顿“病毒视频,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过程以及感染病毒后会出现的一些现象。比较感冒病毒和计算机病毒,讨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发作现象、传播途径等知识。)【资料展示】【观看视频】百度视频:熊猫烧香病毒1、2006年12月27日,因特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文件都被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那内所有的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

7、有位网友改编宋诗游园不值感叹:可怜电脑百千台,双击程序久不开。满机熊猫关不住,三支高香出墙来。2、百度视频:新蠕虫病毒【探究讨论】【网络学习】百度百科:计算机病毒在百度百科中“计算机病毒”一词条给我们介绍了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产生、预防、法律定义 、特点、分类、发展。请同学们参照百度资料完成以下任务:任务布置: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和我们平时说的生物病毒一样吗?负责小组:第一组2、参照资料及相关视频,总结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现象。负责小组:第二组3、讨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参照书本P44-45或者上网查资料完成)。负责小组:第三组3、讨论总结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负责小组:第四组组织形式:各小组通

8、过阅读资料、网上查询、小组讨论等各种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由各小组代表对问题进行整体阐述,组员可进行适当补充,其他小组在学习的同时可以对这个小组提出问题要求他们给予解答或者对问题进行补充。(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四个小组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各小组在完成本组任务的同时必定会涉及到其他三组的知识点,在最后的汇报发言过程中把各个小组不同的知识点汇总,这样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既有各个小组的重点又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存在小组竞争关系,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知识整理】【网络共享资源】1、

9、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特点,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可激发性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网络、软盘、U盘等移动存储器。【讨论学习】【网络学习】我们在上网使用计算机时,计算机病毒就很可能趁虚而入。计算机病毒如此厉害,用户对于计算机病毒有没有好的应对方法呢?当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之后,即使是一个刚入门的计算机爱

10、好者也不会“谈毒色变”了。通过一些预防方法,我们就可以将病毒拒之门外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讨论学习:策略一: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是防毒的关键。隔离来源:1、在使用U盘(或软盘)时,要经过杀毒软件的检测,确认无毒或杀毒后才能使用。2、对于联网的计算机,如果发现某台计算机有病毒,应该将其从网上切断,以防止病毒蔓延。策略二: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杀毒软件的任务:扫描磁盘,查杀病毒。百度百科:杀毒软件请同学们在了解杀毒软件的种类、杀毒原理等知识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问题思考:(学生探究、讨论,老师总结介绍)1、杀毒软件能查杀所有病毒吗?2、为什么杀毒软件要升级?3、防病毒软件

11、能够查杀未知病毒吗?【网络学习】知识介绍:百度百科:防火墙技术请同学们到百度百科搜索什么是防火墙技术,并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是防火强功能?建筑上的防火墙:如果一个房间起火,防火墙就会防止它蔓延到其他房间去。病毒防火墙:如果计算机安装了防火墙,它就会自动进行查毒、杀毒工作。2、什么叫“实时监控”?一开机,反病毒程序就一刻不停地工作,它实时监测着计算机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的程序和病毒就会及时报警并拒绝打开染毒文件。所以我们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一旦怀疑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就应该使用专门的杀毒软件及时杀毒,并养成定时杀毒和升级病毒库的习惯。学生讨论,总结:你家里的计算机

12、有没有安装杀毒软件?如果有,请说一说:a.所安装的杀毒软件是 。b.设置每隔 时间杀一次病毒,每隔 时间升级一次病毒库。c.所选择监控的对象有 。你知道哪些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杀毒软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根据回答情况给予评价。(设计意图: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除了让学生自行上网搜索学习之外还要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两种手段达到学习的目的。学生能通过网络学习或者讨论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老师做讲解。)【讨论学习】【道德培养】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现在的计算机是不是就真正安全了呢?什么才是计算机安全呢?除了病毒以外,计算机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呢?我们如

13、何解决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回答。)百度百科: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鼓励。并对知识进行总结。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合理引用他人的观点和使用他人的成果。(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还知道如何去防治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防病毒意识,上网的时候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使用计算机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节课我们还尝试利用网络查找资源并用来解决我们学习过程中

14、遇到的问题、增长知识,这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六、教学反思计算机安全与防护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知识性较强,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重大。教会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和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是学生今后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必要的道德基础。情景导入部分借助我们非常熟知的感冒病毒来引入,让学生观看一段当“苹果”遇到“牛顿”视频,了解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及破坏性。探究讨论模块让学生查阅资料、观看几种计算机病毒发作现象,通过探究讨论形式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等知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这部分知识通过讲解,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对于计算机安全这部分知识,注重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的培养,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合理引用他人的观点和使用他人的成果。教学中的不足:课堂准备不够充分,对学生学习基本状况了解不够透彻。初一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不长,自己查阅资料的能力还很有限,在问到学生:“除了牛顿病毒和熊猫烧香病毒,你们还知道哪些计算机病毒?”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了解的并不多,又不懂得自己去查阅资料,所以回答的内容很局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