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建设先导区情况汇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396646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青城建设先导区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共青城建设先导区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共青城建设先导区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共青城建设先导区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共青城建设先导区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青城建设先导区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青城建设先导区情况汇报(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青城市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中共共青城市委共青城市人民政府一、发展历程1955 年,98 位上海青年怀着崇高理想,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鄱阳湖畔,拉开了战天斗地的垦荒序幕。60 年来,在团中央的持续关注和省委省政府、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垦荒创业者,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滩涂野岭上,建起了一座欣欣向荣的滨湖城市,成为了赣鄱大地历史巨变中的一颗闪亮明珠。回顾 60 年风雨共青路, 从体制形成和转变的角度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一是垦殖场时期( 1955 年至 1991 年)。这期间,经历了两次搬迁、三次开荒、四次更名,

2、垦荒队的足迹从米粮铺乡到金湖乡再到南湖区域,名称也从共青社演变为共青综合垦殖场、金湖垦殖场、共青垦殖场,但不变1的是,垦荒创业者以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精神,白手起家、以农立家、工业发家、四海置家,跑码头、闯市场、兴实体,勇立潮头,使“中国的鸭鸭”成了“世界的朋友”,使共青垦殖场成了全国农垦系统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国青年垦荒创业、报效祖国的一个典范。二是开发区时期( 1992 年至 2010 年)。 1992 年,省政府批准设立共青开放开发区; 2002 年,开发区管委会被确定为九江市政府派出机构; 2008 年,开发区被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成为 99 个县区之外特殊的“1。”这期间,

3、管辖面积四次扩大,米粮铺乡、江益镇、金湖乡、燕坊村和坪塘村先后划入;这期间,城市主干道、防洪大堤、高速互通、火车站、自来水厂等重大设施陆续建成,城市雏形逐步呈现;这期间,形成了纺织服装、电子电器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共青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三是行政区时期 。2010 年 9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共青城市;同年 12 月 28 日,共青城市挂牌,成为全省第 100 个县级行政区, 开启了共青城发展的崭新时代。 2013年 7 月,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 2014 年 7 月,列为省直管试点县,赋

4、予设区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共青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2有的黄金机遇和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市情特点共青城地处庐山南麓、鄱湖之滨、昌九中段,现辖三乡两镇一街道,面积 31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9 万,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基本市情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创业之城。 1955 年,98 名上海青年志愿者响应党的号召来此垦荒创业,半个世纪以来,几代共青人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在一片湖洲滩涂之地,完成了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到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再到共青城市的蜕变,建起了一座新兴的城市。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文化开放包容,客商都说是“小深圳” 。二是荣

5、耀之城。耀邦同志两次亲临、三次题词、永世关怀。近 20 年来,李克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李鹏等 90 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视察。 1993年 4 月,胡锦涛视察时指示“要把我们共青城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开发区” 。2009 年 9月,李克强视察时要求“继续大力支持共青城发展,使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宏伟目标变成生动的实践” 。三是青春之城。 共青城是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团中央不仅授牌“全国青年创业基地”,还作为“全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3和中国青年 APP 创业大赛总决赛”的永久举办地,力促优秀青年聚集创业。现有、在建和即

6、将落户的大学、职院共 9 所, 2020 年青年学生将达到 10 万人,届时青年人口将占总人口一半左右。四是希望之城。 “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80 亿元、财政总收入15 亿元、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33 亿元,相比 2010 年,在全省的位次分别上升了12 位、 37 位、50 位;人均 GDP 、人均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居全省县(市)第一,经济社会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前景十分广阔。三、省市定位2013 年 8 月 1 日,强书记第一站下基层调研来到共青城,并强调,共青先导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也将成为昌九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和支点。 2

7、013 年 9 月 24 日,鹿心社省长在共青城主持召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昌九一体化)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专题讨论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并特别强调,建设先导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要努力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微缩版和盆景式。2013 年 11 月,省政府批复并下发了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 2016 年 2 月 21 日,强卫书记第7 次亲临视察4时,对共青城发展提出了“定位要明确、特色要突出、产业要优新”的新要求,要成为即将获批的国家级赣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 年 3 月 31 日,省委副书记、支持共青城发展领

8、导小组组长刘奇同志视察时,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切实彰显青春活力的城市特质。 九江市委市政府将 共青城作为“九江南部板块的重心”和“九江创新创业的核心”,提出了“科教立市、双创兴城”的要求,明确共青城要争创国家高新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举办全国青年创新创业 APP 电视大赛和世界青年科技创新大会、重点发展科技孵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成为九江新工业崛起的展示窗口。四、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贯彻落实省委、 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2013 年 8 月,我们召开了市委一届五次全会,拉开了共青城建设先导区的序幕。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支持共青城发展领导小

9、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争一口气、流一身汗、脱一层皮、瘦一身肉”的精气神,奋力加快了先导区建设。 主要指标较快增长 。2015 年与 2012 年相比, GDP 增长 38% 、近 80 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 86% 、达到 15.2 亿元,固投增长 61% 、达到 146.3 亿元,出口总5额增长 54% 、达到 4.2 亿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由 31 亿元到 85 亿元、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3.5亿元到 433 亿元、规上企业户数由43 家到 111 家、规上企业增加值由39 亿元到 81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 18 亿元到 37 亿元、专利授权量由 51 件到 166

10、件,均实现了“翻一番”。 民生福祉加快提升。 民生领域投入资金两年翻番,茶山小学、中心幼儿园、新汽车站、华东共青大市场等一批项目即将投用。一些老干部说,干部瘦了、黑了,但是路畅了、水清了、城绿了、房子换了,老百姓从开始的担心,到逐渐放心,现在很开心。今年发展势头良好。 一季度, GDP 增长 10.1% ,财政总收入增长 14.4% ,增值税增长 186.6% ,固投增长 19.4% ,工业固投增长 18.5%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22.3% ,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各项指标的年度目标完成进度总体快于去年同期,多数指标在全市的排名好于去年同期,近两年多来抓项目、扩投资的效果,正在逐步

11、释放和显现。两年多来,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科学谋划,夯实发展平台围绕“绿色发展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和昌九一体化战略支点”的总体定位,坚持边调研边规划边推进,迅速开展基础性工作。6一是明思路。 确立了“建好先导区、率先奔小康”的发展主题和“发展领先、小康率先、生态优先、实干抢先”的发展战略, 明确了打造“中国的共青城、 江西的先导区、昌九的新支点、 百姓的幸福城”的发展目标,绘就了“户户都有好收入、家家都有好住房、处处都有好环境”的小康愿景。二是编规划。 按照“全域全规划,分期分明细、实施实到年”的理念,编制了城市总规、各片区控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了南湖新

12、区城市形象设计,形成了“五横七纵”的交通骨架和“一轴、两翼、三组团、四板块”的开发布局(以纵贯共青城南北的福银高速、昌九城际、京九铁路为“主轴,”东西两侧为“两翼”,依托工业园区、城市建成区和南湖新区“三个组团”和金湖乡的连片耕地, 构建工业聚集、居住商务、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个板块” ),确立了“外来人口本地化、本地人口市民化,打造 30-50 万人口中等城市”的远景目标。三是建平台。 征迁房屋 150 万平方米,迁移坟墓 3 万多穴,储备用地近 4 万亩,新建路网管网 90 多公里,实施基础设施和市政项目 160 多个,构建了工业园区、南湖新区、建成区和现代农业区“四大平台” ,为大开

13、发、大建设、大发展拓展了空间、奠定了基础。(二)提升工业园区,决战千亿总量7园区规划面积60 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35 平方公里。近两年新建10 条、 26 公里路网, 20 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善。落户项目200 多家,现有规上企业111 家、高新技术企业9 家,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近年来,我们围绕“引增量、优存量、扩总量”,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突出产业集聚。变全民招商为专业招商、变招项目为招产业,更加注重以安商促招商,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引进了汉能光伏产业园、泰然针织制造基地、龙泰运动百亿产业园、维信诺OLED 产业园等产业项目93 个、总投资611 亿元,这

14、些项目全部建成达标后,可新增主营业务收入700 亿、利税 50 亿、税收 25 亿、用工 2 万人,工业园区将成为千亿园区。 新能源新材料 聚集了投资 14 亿的志阳石墨烯产业园、 15 亿的空气能发电、 17 亿的国电投光伏发电等一批企业; 电子信息 聚集了超群科技、天翌光电、亚华电子、北斗星科技等企业40 多家。二是突出项目帮扶。 按照“谁引进、谁推进,谁挂点、谁帮扶和园区服务”这三套机制, 对入园项目实行“一企一组一策”的包干帮扶。 建成投产了一批。 两年新开工项目 61 个,建成 30 个、在建 29 个,其中泰然针织、腾翔科技、忠业服饰、鑫航体育等 13 个项目当年引进、当年8建成、当年投产。 汉能光伏一期年底投产, 龙泰产业园 6 家产业链企业全部建成投产, 今年可新增投产企业 20 家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