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 (3)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39578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表 (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表 (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表 (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表 (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表 (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表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表 (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表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校: 双林庆同小学 教师姓名:周 丽章节名称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计划学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第一课时旨在让学生从水罐一次又一次

2、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习者分析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课外知识较丰富,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水罐的一次又一次变化中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力。2、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竟、罐”等生字,、积累“一瞬间”等词的近义词,过程与方法:1、学会正确使用搭配、使用近义词2、掌握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连起来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水罐的一次又一次变化中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感悟爱心的巨大力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又一次变化中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难点:感悟神奇并学会用积累的词续写神

3、奇 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标准中对童话的教学要求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位,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迪。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四步曲”:一、揭题,检查预习二、走进“旱灾”,了解背景三、品读故事,感悟神奇四、续写结尾,提升“神奇”依据的理论结合教材以及本年段学生特点,以读促悟,以读促学,以读促写。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生字词词义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多媒体课件 教师展示,学生观察、认读、说发现。学生通过观察、认计有所发现,加深记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抓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多媒

4、体课件教师展示,学生按填空串连。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学生有所得。多媒体课件教师展示,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深刻。续写神奇通过近义词的积累续写神奇。多媒体课件教师图片创设情况,学生交流、联想。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提高说写的能力。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揭题、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71.老师出示:第一组:累倒咽唾沫第二组: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喜出望外端端正正匆匆忙忙第三组:旱灾姑娘水罐 钻石水流 1、指名读词语第一组(注意多音字,拓展读音,组词)。第二组理解、积累第三组:指名读,给它们加上合适的量

5、词()旱灾一()水流2、齐读。多形式的读,为学生扫清字词障碍。二、走进“旱灾”了解故事的背景51、教师出示第一段。2、依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1、指名读,交流你听出了什么?2、再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是一次大旱灾?请你圈一圈关键词语。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多形式的读感悟“旱灾的”的严重。图片再现当时旱灾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旱灾的严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为感悟童话的神奇作铺垫。旱灾干涸干枯焦渴指名读你发现了吗?这四个词的意思一样这四个词同样表示缺水,没有水,但能交换位置吗?3师读“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枯了)行吗?为什么?”4、小结(近义词的使用要注意合适的语境,恰当的搭配)。5、引读

6、。6、出示反映旱灾的图片。3、学生交流。4、关注近义词。5、学生理解“干涸”“干枯”“焦渴”。6、完成课作本第题。7、想象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8、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留足学生写的时间,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量词,为学生说话、写话打下基础。三、品读故事,感悟神奇抓重点词句,感悟童话的想象丰富与神奇1、问:在这样极度缺水的背景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随机点拨。3、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主要过渡:从他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4、指导学生读句子,抓重点词体会神奇。5、指导书写“竟”,与竞区别。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像这样表示出乎意料的词还有哪些?6、“一瞬间”:你说什么是一瞬间?那

7、像表示时间快的词你知道还有哪些?7、师生配合读。1、自由读课文24段,想想在这样极度缺水的背景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3、默读课文24段,划出写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4、交流,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5、学生再来读读这6句话,除了这一次次的变化,哪些词也让你感受到了特别神奇。6、师生配合读。有意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对于神奇的感悟,有层次地去指导。第一层次先从情节入手感悟神奇,第二层次抓词语感悟神奇,层层推进。教学中所以,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层层思考,悟出一点一波三折之美,感受到故事的神奇。重视语用点的挖掘,积累表示出乎意料的近义词,为下一步学生的续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四、续写结尾,提升“神

8、奇”学会用学的方法续写故事结尾1、课文一次又一次地写水罐的变化,演绎了一次又一次的神奇,现在我想看看你们的想象力如何,能不能把这种神奇继续演绎下去,行吗?(出示课件:夜空星斗湖泊图和相应的句子)。2、指导写话。1、学生续写。2、交流,特别关注学生写得神奇的地方。学以致用,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积累的词语来续写故事结尾,学生兴趣深厚。写有方法,写有情境,写有内容,效果较好。五、结课铺垫 小结课文,为下节课铺垫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水罐一次又一次了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下节课让咱们的钦老师再次带着大家走进这个童话故事。故事上到这儿引入是什么让让水罐一次又一次了生了这么多的变化自然有效。课堂教学流程 导入,检查字词。PPT品读故事,感悟神奇。续写故事,提升神奇。ppt结课,铺垫。走进“旱灾”。pptppt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流程清晣,从 字词学习到了解故事背景,到多种形式的研读文本体会神奇,最后学以致用,续写神奇。教学中,不仅关注文本的人文性,理更关注语用,凸显语用。如从开始量词的使用到学习课文时近义词的理解、区别、运用,到感悟神奇时表示出乎意料词的积累,升华到最后的续写,层层递进。学生学得有兴趣,效果扎实。专家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