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考点汇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395562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知识考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震知识考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震知识考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震知识考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震知识考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知识考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知识考点汇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知识考点汇总一、地震概述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 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一)震源: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二)震中: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三)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四)震源深度: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五)极震区:震后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 在的地区。(六)震级: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 划分,用“级”来表示。(七)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二、地震分类地震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在此简单介绍几种事业单位中常考的:(一)浅源、中源、深源地震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可分为浅源

2、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 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 源地震。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 60-300 公里。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300 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 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 公里。(二) 构造、火山、陷落、诱发、人工地震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1、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 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2、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 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

3、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 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 数的 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 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4、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 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 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 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 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三)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

4、震划分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1、弱震:震级小于 3 级(震级3 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 人们一般不易觉察。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3级震级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3、中强震:震级大于 4.5 级、小于 6 级(4.5 级震级6 级)。属于可造 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震级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震级8级)。三、世界上的三大地震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就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 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

5、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 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它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2)欧亚地震带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动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地 震带就是欧亚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 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还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3)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 地震和火山活动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 岭,有别于不活动的无震海岭。地震分布在中脊轴部或中央裂谷,也 分布在脊轴之间的断裂带活动段落,

6、它们构成大洋中脊地震带。大洋 中脊体系环球绵延数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其面积约占世 界 大洋总面积的33%,可与全球大陆面积相比。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 其相对高度为20003000米左右。大洋中脊顶部的地壳较薄,仅2 6 公里。其壳下有异常地幔存在。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活动性 较之前两个带要弱得多,而且均为浅源地震,尚未发生过特大的破坏 性地震。4、中国地震的分布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 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 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 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华北地区, 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

7、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四、地震逃生注意事项 我国地处地震的多发区,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那么当地震灾难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 呢?(一) 不同地点的逃生方法1、如果家住在平房或低层建筑物时,较早得知预警的情况下,可尽 快跑到室外开阔地避震。2、如果家住高层建筑,来不及逃生时,应选择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 点躲避,如牢固的桌下或床边、内承重墙墙角、低矮牢固的家具旁、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小而有支撑物的空间如卫生间等,待安全后再 撤离或等待救援。3、如果在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需在老师的指挥下,抱头、闭眼躲 在课桌旁边。待地

8、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4、如果在公共场所,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不要盲目涌向出口, 尽可能避开人流。同时注意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尽快选择结实的柜 台、墙角处蹲下。(二)避震二要、五不要:1、地震后要立即关火、关闭天然气阀门、关闭电源。2、躲避和逃生时要护好头部,避开高大的危险物、有玻璃墙的建筑天桥、立交桥、广告牌、电线杆等。3、不要靠近山体、悬崖。4、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5、不要去乘坐电梯,如果地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6、不要到处乱跑,尤其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7、如果处在高楼,不要跑到走廊、阳台楼梯处,更不要跳窗逃生。(三)被掩埋

9、在废墟下,正确的做法1、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然后想办法与外界进行联系。2、避免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进行联系。3、当无法自己逃离废墟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延长生命,等待 救援。4、不要恐慌,相信自己有坚定的生存毅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脱离险地。五、预测题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世界三大地震带的是( )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D、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答案:D。解析: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 有 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而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 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 三大地震

10、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活动 带。故本题答案选 D。2、发生地震时,最先感到的地震波叫()。A、横波B、纵波C、面波D、体波【答案】B。解析: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 横波,地震时,纵波较快传播到地面;面波是地震波的一种,主要在 地表传播,能量最大,波速约为 3.8 千米/秒,低于体波,往往最后被 记录到。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而体波是地 球内部信息传递的载体,体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故本题的正确 答案为 B。3、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而地震烈度在不同的地区()。A、只有1个是相同的B、有多个是相同的C、只有1个可能各不相同D

11、、有多个可能各不相同【答案】C。解析:因为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 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每一次地震针对不同地区的震中 距、方位角、地质构造可能不同,因此烈度可能对各不相同。但震级 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因此每一次只有一个震级。故本题的 正确答案为 C。全民竞赛( )免费提供4、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答案:A.地震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坚决不能乘坐电梯或跳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