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装配工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395506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的装配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模具的装配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模具的装配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模具的装配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模具的装配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具的装配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的装配工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模具的装配工艺思考题答案1、什么是模具装配?它有哪些特点? 答:根据模具装配图和规定的技术要求,将模具的零件、部件按照一定工艺顺序进行配合和 联接,使之成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模具的过程,称为模具装配.模具装配的特点是:工序集中,工艺灵活性大,工艺文件不详细,手工操作所占的比重 较大,要求工人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多方面的工艺知识,另外所使用的设备和装配工具也以 通用设备和工具为主.2、模具装配的内容有哪些? 答:模具装配过程一般包括准备、组件装配、总装配、检验调试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 包括:研究装配图、清理检查零件、准备装配工具(2)组件装配阶段 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进行部件组装。(3)

2、总装配阶段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好装配基准件,安排好上、下模的装配顺序。2)将零件及组装后的部件,按照装配顺序组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副完整的模具.3)模具装配完成后,必须保证装配精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4)、检验调试阶段包括以下内容:1)按照模具验收技术条件,检验模具各部分功能.2)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试模、调整、修正模具,直到模具产品合格为止。3、什么是模具装配精度?它包括哪些方面?答:模具的装配精度是指模具产品装配完成后,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模具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四个方面:相互配合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 互接触精度。4、保证模具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答

3、: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可归纳为: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等 四大类.互换装配法是指在装配过程中,零件互换后仍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选择装配法是将配合副中的各零件的制造公差放大到经济精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 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修配装配法是指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制造,装配时,则根据需要,再修去指 定零件的预留修配量,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调整装配法是指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制造,在装配时用改变模具中可调整零 件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有哪些?各用于哪类模具?答:(1)紧固件法

4、 最常采用的一种固定方法,但不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模具零件。(2) 斜块固定法 适用于不便于在凸、凹模上加工出螺孔的场合.(3) 钢丝固定法 适用于在同一固定板上安装多个凸模的场合。(4) 压入法 适用于冲裁板厚tW6mm的冲裁凸模和各类模具零件。(5) 铆接法 适用于冲裁板厚tW2mm的冲裁凸模和其他轴向拔力不大的零件。(6) 焊接法 适用于硬质合金模具。(7) 热套法 适用于镶拼式凸、凹模的固定和硬质合金凹模的加固。(8) 低熔点合金固定法 适用于在模具装配中固定凸模、凹模、导柱和导套,以及浇注 成型卸料板等.(9) 环氧树脂固定法 适用于固定凸模、导柱、导套和浇注成型卸料孔等.6、模具装配时

5、,控制凸、凹模间隙的方法有哪些? 答:控制凸、凹模间隙间隙(或壁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透光法 适用于薄料冲裁模。(2) 垫片法 广泛应用于中、小冲裁模、拉深模、弯曲模和各种塑料型腔模.(3) 镀铜法 适用于形状复杂、凸模数量较多的小间隙冲裁模。(4) 涂层法 适用于小间隙模具。(5) 工艺尺寸法 适用于圆形凸模和凹模.(6) 利用工艺定位器调整间隙法 适用于复合模,也适用于塑料模型腔壁厚的控制。7、冷冲模装配的技术要求和装配顺序是什么? 答:冷冲模装配的技术要求:(1)模具各组成零件的材料、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热处理工艺以及 相对位置精度等都要符合图样要求,零件的工

6、作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和机械伤痕等缺陷。(2)模具装配后,所有模具的活动部位都应该保证位置准确、配合间隙适当、动作可靠 运动平稳.固定的零件应牢固可靠,在使用过程中不得出现松动和脱落。(3)凸模和凹模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沿整个刃口轮廓间隙应均匀一致.(4)模柄装入上模座后,其轴心线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误差,在全长范围内不大于 0。05mm。(5)上模座的上平面应和下模座的底平面平行。导柱和导套装配后,其轴心线应分别垂 直度于下模座的底平面和上模座的上平面。(6)装配好的模架,其上模座沿导柱上、下移动应平稳,无阻滞现象。导柱和导套的配 合精度应符合规定要求。(7)定位装置要保证毛坯定位正确可

7、靠。(8)卸料装置和顶件装置应灵活、正确,出料孔畅通无阻,保证制件及废料不卡在冲模 内。(9)模具应在生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冲出的制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冷冲模的装配顺序:(1)无导向装置的冲模 由于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是在模具安装到机床上以后进行调整的,所以上、下模的装配 顺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对上、下模分别进行装配.(2)有导向装置的冲模 装配前要先选择基准件,如导板、凸模、凹模或凸凹模等。装配时,先安装基准件 ,再 以其为基准装配有关零件,然后调整凸模、凹模之间的间隙,保证间隙均匀,最后再安装其 他辅助零件.如果凹模是安装在下模上的,一般先装配下模,再以下模为基准安装上模较为方 便。(3)

8、有导柱的复合模 一般先安装上模,再借助上模的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孔,找正下模凸凹模的位置及调整 好间隙后,固定下模。(4)有导柱的连续模 为了便于调整准确步距,在装配时应先将凹模装入下模板,然后再以凹模为基准件安装上模部分。8、弯曲模和拉深模的装配特点是什么?答:弯曲模的装配特点:(1) 弯曲模工作部分形状比较复杂,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制造时,凸、凹模工 作表面的曲线和折线应用事先做好的样板或样件来控制。(2) 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的表面精度要求较高,一般应进行抛光,粗糙度值RaV0.63 卩m.(3) 凸模和凹模的尺寸和形状应在试模合格以后再进行淬火处理.(4) 装配时可按冲裁模装配方法

9、进行装配,借助样板或样件调整间隙。(5) 选用卸料弹簧或橡皮,一定要保证弹力,一般在试模时确定.(6) 试模的目的不仅是要找出模具的缺陷加以修正和调整,而且还是为了最后确定制 件的毛坯尺寸。由于这一工作涉及材料的变形问题,所以弯曲模的调整工作比一般冲裁模要 复杂得多。拉深模的装配特点:(1) 拉深模凸、凹模的工作部分边缘要求修磨出光滑的圆角.(2) 拉深模凸、凹模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一般为Ra=0.320。04um。(3) 装配时可按冲裁模装配方法进行装配,借助样板或样件调整间隙。(4) 拉深模即使组成零件制造很精确,装配得也很好,但由于材料弹性变形的影响,拉深 出的制件不一定合格.

10、因此,试模后常常要对模具进行修整加工.9、塑料模型芯的固定方法有哪些? 答:(1)采用过渡配合.(2) 采用螺纹固定。(3) 采用螺母固定。(4) 大型芯的固定方法。10、对于塑料模导柱、导套的装配,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对于塑料模导柱、导套的装配,应注意以下几点:(1) 压入前应对导柱、导套进行选配.保证导柱、导套和模板等零件间的配合符合要求, 以及保证动、定模板上导柱和导套安装孔的中心距一致(其误差不大于0.01mm)。2)装配时压入模板后,导柱和导套孔应与模板的安装基面垂直。(3)导柱、导套装配后,应保证脱模机构灵活滑动,无卡滞现象。如果达不到要求,可用 红丹粉涂于导柱表面,往复拉动动模

11、板,观察卡滞部位,分析原因,然后将导柱退出,重新 装配.(4)装配时应首先装配距离最远的两根导柱,装配合格后再装配第三、第四根导柱。 每装入一根导柱均应保证脱模机构运动灵活。11、塑料模的常规装配顺序是什么? 答:(1)确定装配基准.(2)装配前对零件进行检测,对合格零件必须去磁处理并清洗干净.(3)调整各零件组合后的累积误差,保证分型面接触紧密,防止飞边产生。(4)装配中尽量保持原加工尺寸的基准面,以便总装合模调整时检查。(5)组装导向机构,并保证开模、合模动作灵活,无松动和卡滞现象.(6)组装调整推出机构,并调整好复位及推出位置。(7)组装调整型芯、镶件,并保证配合面间隙达到要求.(8)组装冷却或加热系统,保证管路畅通,不漏水、不漏电,阀门动作灵活,(9)组装液压或气动系统,保证运行正常。(10)紧固所有连接螺钉,装配定位销.(11)试模,合格后打上模具编号、合模标记、组装基面等标记。(12)最后检查各种配件、附件及起重吊环等零件,保证模具装备齐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