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394052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府一学区大沙沟完小 赵丽芳我在教二年级数学例题“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36元,妈妈有100元钱,可以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吗?”时,学生通过列式计算得出6536=101(元),因为101大于100,所以判断不能买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学生说得有条理,我也十分满意。“老师,我觉得100元能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个学生突然插了嘴。霎时,课堂上像炸开了锅一样:有的学生说:“买不到”,有的同学说“能买到。”这时,举手的越来越多,都说可以买得到。“为什么呢?”我反驳道。这时,一个同学立刻回答说:“因为现在买东西可以讨价还价。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买衣服,一件上衣60元,妈妈和售货员阿姨

2、讨价还价,最后,50元买到了那件上衣。这一道题,妈妈带的钱只差一元,所以我觉得可以通过讨价还价买到。”想不到二年级的学生能如此的结合生活实际,为了表示对他的肯定,我激动地鼓起了掌,教室里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反思:有了这样一次真实的教学体验,我开始对“生成课堂”给予了更多的关注。1、老师应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活力的个体,但现实教学中缺少给学生们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课堂上一般不让学生们有“另类”的举动,希望他们都乖乖地跟着老师的教学路子走。对于上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比较、判断,确实会得出“不能买”的结果。然而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却发现并非如此。正像上面

3、的同学所说那样,可以买到。所以我想,如果将上述案例的教学局限于此,学生就会产生数学上“不能买”与生活中“可以买”的困惑,发现所学的数学是与生活不一致的,并非“真正有用”的数学。这样,只会把学生培养成会做数学题而不会解决生活问题的“书呆子”。2、教师应追寻动态生成的课堂。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堂目标精心预设的教案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灵活的教育机制随时处理生成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进程,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弹性优化。因此,如果像上面的案例那样,只重视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可以用“讨价还价”等办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创造性解决具有挑战性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0分钟一晃而过,每每审视课堂,总留有不少缺陷,但只要随时总结,就能在缺憾中不断提升自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什么知识,知识对学生以后的成长起什么作用,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有帮助,将决定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多么高深的道理,多么精确的计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好像“没用”,所以面对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将他们先培养成为“全才”,再在“全才”中培养“专才”,不要让他们成为学校课堂的 “伟人”,社会课堂的“矮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