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393359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等容。6、“()”和“()”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

2、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 级最危险。8、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省安全生 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9、风险伴随的()、()、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或以上两者的组合。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等容。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部位等总称。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

3、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 )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 和()。1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 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15、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严重性的组合。16、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17、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及应急措施、报告等容。18、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 )和(或)( )和(或

4、)( )的 组合。19、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20、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21、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22、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23、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1)可行性;();3)()。24、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 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 状态、()和()。25、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

5、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一 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26、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27、根据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 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 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28

6、、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等总称。29、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 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30、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3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应当全部或局部(),并经过一定时间( )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隐患。二、选择题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 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

7、间、班组、岗位 C.班组、 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的不同危 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 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 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 为、管理行为以及()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

8、空作业C.动火作业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 用()评价法。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A.红色B.黑色C.白色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A.班前会 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紧急情况分 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 前会C.班后会1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 .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12

9、.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 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应急处置措 施13. 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 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等一系列信 息的综合。A.基层单位、责任人B.所在单位、责任人 C.责任单位、责任人D.各级单位、责任人14.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 级、风险控制、()A.效果验证B.效果验证与更新 C.效果评价 D.效果 验证与评价15. 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A.法律、法规、标准、规 B.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C.

10、本 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D.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16. 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 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 岗位17、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 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18、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19、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 用()评价法。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

11、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2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2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 因素、环境因素2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A)企业(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24、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

12、,极其危 险,()。()(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B)必须立即整改, 可以继续作业。(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D)必须立即整 改,不能继续作业。25、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容应。()(A)统一(B)同行业应统一(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 (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26、省省风险分级暂定为“()”四级A、红、橙、黄、蓝B、红、橙、黄、绿C、红、黄、蓝、绿 D、红、黄、蓝、绿27、()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A)事故控制(B)风险管理(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28、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3、。()(A)作业活动(B)设备设施(C)安全设施(D)工艺操作29、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A) 70(B) 160(C) 320(D) 5030、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机制。(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双重预防(C)标准化运行(D)安全管理31、公司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 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32、公司针对各科风险点制定()标准和清单。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制度33、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两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

14、态B、高空作业 C、动火作业34、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 用()评价法。A、班前会 B、班后会 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或风险矩阵法3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A、法律、法规、标准、规B、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 C、本单位安全管理标准36、公司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 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 C、卫生防护措施 D、应 急处置措施37、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三、判断题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 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 及 防、 应 急 对 策。()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 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 告警示。()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 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 或 以 上 两 者 的 组 合。()4、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5、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