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济南的冬天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39258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课济南的冬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六课济南的冬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六课济南的冬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六课济南的冬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课济南的冬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济南的冬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鲜明的印象及感受的写法。2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

2、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二、初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课文,同时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1)字 伦敦lndn 唤hun 镶xing 纹wn 肌j 羞xi 萍png 藻zo 贮蓄zhx 凭png 澄chng 汪wng 晶jng(2)词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温和:温暖。 贮蓄:储蓄,积累。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1初读课文,思考下面三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文中具体描写了

3、哪些景物?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第2-3课时细读、分析课文四、细读、分析课文。1第1自然段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

4、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课文中的“响晴”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明确:“响晴”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无云;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2第2自然段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

5、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济南人由于身在温暖冬天而引起对温暖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3第3

6、自然段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明确: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好像美丽的小护士”,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4第4自然段作者是

7、怎样写水的“温晴”的?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五、引导学生小结课文的写作艺术。1让学生再将课文默读一遍,要求边读边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

8、点。明确:作者在不同的观察点上,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冬天的特有美景;第二段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第三段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后的山景;第四段从城内往城外,写雪后山村的景色;第五段由俯视到仰视,写出整个济南的形象。作者正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的观察,才生动形象地写出冬天济南“温晴”的这个特点。2学生再议论,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明确:用自己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伦敦),与济南对比,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使人们确实感到它是“宝地”。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告诉读者,以此来感染读者,使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受。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冬天的济南写得脉脉含情,把作者感情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六、反复朗读课文。朗读前要指导学生怎样读出感情来,如朗读课文时可根据文中描写景物展开想象,脑海中映现作者描绘的画面。七、指导学生作文。结合自己家乡的景色,仿照课文,写一篇题为家乡的冬(春)天的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