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3(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39170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3(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3(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3(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3(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3(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3(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3(附答案详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问题1选项A.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B.团队的组织者能否正确地指引方向,是一个团队能否成为优秀团队的决定性因素C.只有建立起国家监督制度,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在消费中蒙受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的精神赔偿费【答案】A【解析】A项后一句显然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可以改为“作品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的结晶”。2. 案例题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具有什么样的风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这首诗的景物

2、描写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意思对即可)3. 单选题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华夏大地上的古村落民居,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却辉映着辉煌的历程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生动地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它们看似陈旧是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问题1选项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结合语境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连

3、在一起表示转折不能分开,故排除B项,画横线的第三处末尾是句号,可排除A项。句讲“文化”,句讲“历史”,句讲“文化和历史”,所以这三句应该按照的顺序排列,且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故答案选D。4. 单选题下列语句,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问题1选项A.人眼有哪些秘密B.眼睛是心灵之窗C.人眼如何表达情感D.眼睛的实际功用【答案】B【解析】本文主要讲了人类的眼睛最炯炯有神、引人注目,人类的眼睛能够传递来自面部表情的大部分信息,以及人类对于目光的方向极其敏感。所以B项最适合作本文的标题。5.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问题1选项A.这两支靑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B

4、.大佛湾的上万尊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C.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D.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答案】C【解析】C项“明珠暗投”比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集团,也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与题干中的语境不符。6. 单选题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创业者与资本来说,在商业_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_,否则辛苦抢占的_有可能得而复失。问题1选项A.体验 布局 先机B.布局 体验 先机C.布局 先机 体验D.先机 体验 布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正确选用词语的能

5、力。第二个横线处应该是“体验”,故排除A、C两项,第三个横线处“抢占”和“先机”搭配,故答案选B。7.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问题1选项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答案】A【解析】A项中“越来越高”和“流动”不搭配,可改为“越来越频繁的流动”。8. 单选题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问题1选项A.人与

6、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有90%的信息来自面部,而其中的大部分由人眼来传递。B.含有1.37亿个感光细胞的视网膜,能即时处理收到的信息并将其传送至人的大脑。C.眼球底部的三级神经元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脑神经也会支配瞳孔、眼球的活动。D.现代研究表明,瞳孔的放大、收缩及保持不变,反映出人类不同的心理活动状态【答案】A【解析】A项中“有90%的信息来洎面部”表述错误,原文为“有90%的非语言信息来咱面部”。9. 案例题文中写道:“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意?【答案】吹鼓手奏出的乐声感染了整个村庄,乐声的喜庆高昂或压抑悲痛感染着

7、村民的情绪。乐声喜庆高昂,村民的情绪也变得喜悦起来;乐声压抑悲痛,村民的情绪也会变得悲伤起来。(意思对即可)10. 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问题1选项A.犹豫 陷阱 歌功颂德B.缘由 部署 握手言和C.辍学 慷慨 克不容缓D.湍急 揣度 众志成城【答案】C【解析】C项中“克不容缓”的正确写法是“刻不容缓”。11.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生命一旦_就无法停止,只能按照既定_不回头地走到底,中途停止就是夭折。种子是一轮生命周期后的“暂停”,它_地等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开始。问题1选项A.启发 顺序 清晰B.启动 顺序 清醒C.启动 程序 清醒D.启发 程序

8、清晰【答案】C【解析】“启动”的意思是开始实施或进行,“启发”的意思是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故第一个空填“启动”比较合适,排除A、D两项。“程序”的意思是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顺序”的意思是次序,侧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所以用“程序”更准确。故答案选C。12. 单选题对第三段中描述的“羽毛演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问题1选项A.最初的羽毛是丛生的,之后产生分叉或小枝B.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之后产生对称状丝毛C.羽毛演化过程,表现为羽枝不断分化的过程D.琥珀中的恐龙尾巴见证了羽毛演化的全过程【答案】C【解析】文章中说“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丝状:毛,之后出现了丛生的毛”

9、,故A、B两项的表述是 错误的。文章中说“保存在琥珀中的这截恐龙尾巴不仅体现了羽毛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印证了这些羽毛的古老性”,故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13.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_。他在艺术_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_的境界。问题1选项A.个性 面貌 大智若愚B.个性 风貌 大巧若拙C.性格 面貌 大智若愚D.性格 风貌 大巧若拙【答案】B【解析】“个性”可以指人的特性,也可以指事物的特性。“性格”指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根据文意,“个性”更恰当,所以排除C、D两项。

10、“面貌:指人的脸形、相貌,也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风貌”指风格和面貌等。根据上下文可推出应是风格的意思,所以“风貌”更恰当。“大智若愚”形容人外表好像很蠢笨,其实很有智慧和才能。“大巧若拙”形容真正灵巧的人藏而不露,看上去像是很笨拙。“大智若愚”和“大巧若拙”意思相近。总的来看,答案选B。14.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山里的樱花,远远望去,有娇羞地,也有,更多的则是,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掩映在树林里的大片大片怒放的开得格外灿烂三三两两地散落着相映成趣问题1选项A.B.C.D.【答案】C【解析】应排在最前面,对櫻花的盛

11、开做总述。由“娇羞”可知第二处横线处应选,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根据排除法,可知答案应选C。15. 案例题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如“清清楚楚”“哩哩哕哕”等。这些叠词主要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列举几个四字叠词加以说明。【答案】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列举说明略。(意思对即可)16.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问题1选项A.由于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而变得富有营养,夜光藻得以大量繁殖,从而造成了“蓝色荧光海”B.这次展出的数千幅摄影作品,定格了许多人与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瞬间C.大量出土的稻作遗存、彩陶器皿表明,长江中游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属于农耕文明D.互

12、联网已经深刻地构建了中国的商业,带来了电商的高速增长,改变着中国的金融【答案】D【解析】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构建了中国的商业,带来了电商数量的高速增长,改变着中国的金融业”17. 单选题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屋顶上,悠晃着两腿,遥看这行星上翻滚扭动的生命。人类早就在杜撰一种幻觉,认为自己高于其他生命。几千年来,人就这么绞尽脑汁,用心独专地想象着。近年来的生物科学,一直在使人根植于自然之中这一点成为必须正视的事实。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多么密切地连在一起。我们大多数人过去牢牢抱有的旧观念,就是认为我们享有

13、主宰万物的特权这种想法正在从根本上动摇。事实说明,我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我们不像过去一向设想的那样,是由我们自己的一批批越来越复杂的零件逐级组合而成的。我们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在我们细胞的内部,驱动着细胞,通过氧化方式提供能量,以供我们出门去迎接每一个朗朗白天的,是线粒体。严格地说,它们不是属于我们的,而是单独的小生命,是当年移居到我们身上的殖民者原核细胞的后裔,其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与我们的不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就像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样。没有它们,我们将没法活动一块肌肉,敲打一下指头,转动一个念头。线粒体是我们体内安稳的、负责的寓客。在我们的机体

14、中,很可能还有另外许许多多工作在我们细胞之内的默默无闻的小东西,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基因组,都像蚁丘中的蚜虫一样,是外来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细胞们不再是使我们生长成人的纯种的实体,它们是些比牙买加海湾还要复杂的生态系统。我当然乐于认为,这些小东西是为我工作的,它们的每一气息都是为我而呼吸的。但是否也有可能,它们在每天早晨散步于本地的公园,感觉着我的感觉,倾听着我的音乐,思想着我的思想呢?地球上生命的同一性比它的多样性还要令人吃惊。这种同一性的原因很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归根结底都是从同一个单一细胞演化而来的。这个细胞是在地球冷却的时候,被一个响的雷电赋予了生命。是从这一母细胞的后代,我们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我们至今还跟周围的生命有着共同的基因,而草的酶和鲸鱼的酶之间的相似,就是同种相传的相似性。病毒原先被看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