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学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39154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经济学知识点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会考知识复习一、 选择题常考点1、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4、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有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贮藏手段。5、 纸币是国家或者地区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6、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全面上涨,通货紧缩则相反,都是有总供求不平衡引起的。7、 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有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信用卡、支票是转账结算。8、 信用卡是信用凭证,支票需要开通活期存款账户。9、 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10、 价值

2、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此时物以稀为贵属于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是价格下跌此时货多不值钱为买方市场。11、 商品的价值有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与社会生产率成反比;跟个别无关;商品的价值总量跟社会无关,跟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跟个别劳动率成正比。12、 等价交换不等于每个交易过程都是等价的,只存在于整个过程中。13、 需求法则: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少,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14、 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跟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互为互补品的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比。15、 影响消费的

3、因素有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最根本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16、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家庭消费水平的指数,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反正越高,消费水平由物质消费向发展和精神消费发展,由低向高。17、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的主要参与者,50人以下,3万底的是有限责任公司;2至200人,500万起的股份有限公司;1人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无限责任。18、 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和维护权利的基础,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律依据。19、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可以得到本金和利息。利息公式为: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活期存款的利息低于定期存款。20、 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是

4、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21、 高风险高收益-股票,股票是股票凭证可以股息和差价利益;稳健的投资-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的是商业保险。22、 收益率: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定期存款活期存款23、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的基本原则;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直接原因。24、 审查批准预算和决算的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5、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还受到分配政策的影响。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叫财政盈余,小于是财政赤字,等于是财政平衡。26、 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

5、性。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强制和无偿需要固定性。27、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税种。违法的税收行为有偷税、漏税、骗税。28、 市场和计划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机制有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29、 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30、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31、 “走出去”“引进来”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战略,自力更生是基础32、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金钱只是商品交换的产物。33、 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34、 新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6、/(1x%)x%为社会生产率,增加用“+”号,减少用“”号。35、 商品的价值总量=使用价值的数量x单位商品价值量36、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流通次数;常用来计算单位纸币的购买力以及货币量的发放。二、 常考主观题1、 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价格上涨需求量降低,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大,替代品价格跟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互补品成反比;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在: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生产适销对

7、路的高质量产品(价值规律的作用)2、 价值规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着价值规律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其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差距。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发展经济、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注重商品的质量和包装,落实分配政策。4、 消费的类型 按交易方式可以分为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按消费对象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8、按消费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5、 消费心理及其如何成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消费心理有:从众、求异、攀比、求实 做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6、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需求);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带动新产业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劳动者的积极性7、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及其措施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

9、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改革和开放。8、 经济制度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这一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决定的。符合“三个有利于”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9、 公司经营成功的要素 公司经营成功的要素有三: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

10、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10、 怎么样解决就业问题 国家: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企业:规范用人,重视人才的引进,提高待遇,公平对待择业者11、 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制度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11、一个制度两个举措)12、 怎么处理公平和效益的关系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做到: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贡献精神;既要鼓励人们创业又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13、 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的作用有三: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平稳运行的作用(逆风向调节)14、 城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

12、治本之策。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国家宏观下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16、 科学发展观及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人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17、 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实质上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的产物又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8、 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创新和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