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389148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林国良摘要:唯识论的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明所立的现量和比量何 以能正确。成唯识论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只是指凡夫诸识“不 证实”,即没有证知真如;而依他起性也是凡夫智之认识对象。进而探讨比量的可靠性,比 量以记忆功能和记忆中的知识为基础之一,而记忆(念)则属似现量,即不正确的认识。此 外,过去知识也都在似现量中。为何比量以似现量为基础?因为过去知识的一个主要表现是 概念。概念有名言自性,也有知识成分。其知识成分即比量之基础。现量的可靠性则可到佛 位认识中探源,佛位认识都是现量。若诸法有各自的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也以此“

2、不可言 说”之离言自性为源头;若诸法无各自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与佛现量,在对现象的认识上 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佛还能在每一法上认识空、无常以及真如,而凡夫由于有相缚等 原因而不能认识这些理及理体。关键词:唯识论 量论 现量 比量 似现量作者简介:林国良,1952 年生,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研究员。佛教知识论可以大乘唯识论的因明学量论为代表。但在研究因明学量论时,笔者觉得 一些源头问题还有待探讨。例如,因明学立现量和比量为正量,即将凡夫的现量和比量视为 正确认识,但唯识论的另一些说法似乎与之冲突。这就提出了如下问题:现量和比量作为正 确认识的可能性如何?可靠性如何?这些问题都需仔细研究。一、

3、认识的可能性关于凡夫的心识,一些唯识典籍说“诸识皆属虚妄分别”,乃至凡夫的心识都为“错乱 识”,这就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然如此,凡夫的现量和比量为何能正确?或者说, 凡夫的正确认识如何可能?但如果仔细研读唯识经典,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可以解决的。1、虚妄分别仅指未证真如佛典中常以“虚妄分别”来描述有为法,描述心和心所。如思益梵天所问经(卷 3)1 说:“有为法皆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又如说无垢称经疏(卷 6)2说:“三 界心心所,皆虚妄分别故。若无虚妄分别之行相者,即是无为真如之类,不应有见。真如虽 有,无行相故,不能有见。”唯识论经典也是如此,如辩中边论(卷 1)3说:“虚妄分

4、别名 有为。”又如:摄大乘论本(卷 2)4说:“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但另一方面,因明学立现量和比量为正量,即此二量是正确认识。其它唯识经典也都对 现量和比量持肯定态度。那么,为什么诸识都属“虚妄分别”,乃至都是错乱识,而五识等 的现量和第六识的比量可以是正确认识?鉴于存在着此种明显矛盾,可以认为,诸识都属“虚 妄分别”之说,属“密意说”,即需对其作出更准确的说明,否则不但不能使经论中的说法 得到统一,且也不能符合现实状况。因为事实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依赖于正确知 识,如果人们的所有认识都是错误的、“错乱”的,正确认识根本不可能,那么人类就根本 不可能生存。唯识论经典说“虚妄分

5、别”,往往联系到三自性理论。如以上摄大乘论本在说了“如 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后,紧接着又说:“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 如是名为依他起相。”唯识学用三自性理论来判别事物(法)的真实性。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唯识学认为,遍计所执性的事物是完全不存在的,依他起性的事物虽有但属幻有, 唯有圆成实性的事物才是真实不虚之存在。而三自性理论似乎是支持诸识皆属“虚妄分别” 之论断的。以五识为例,虽然佛教的一般典籍都承认五识的现量认识是正确认识,但当人们 用三自性理论来审视五识现量时,就不能不提出疑问:五识的现量认识为什么能是正确认 识?因为,凡夫的五识显然不是圆成实性

6、,圆成实性只是指真如、涅盘等胜义谛境界。进而 有两种可能:一是五识属遍计所执性,二是五识属依他起性。若五识属遍计所执性,那么五 识当然虚妄不实;而即使五识属依他起性,但依他起性“如幻”,故而也虚妄不实。如此说 来,依三自性理论,现量的五识不可能是正确认识。果真如此,那么,以现量为基础的比量 认识又怎能是正确认识?这样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凡夫的认识不可能是正确认识。但仔细研读唯识经典,唯识经典中实际上是存在着解决此问题的答案。首先,诸识皆属“虚妄分别”的一个依据是八识都有遍计所执。但成唯识论指出, 在此问题上实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八识都有执,即八识都是遍计所执性。而成 唯识论(卷 8)5

7、认为,正确的观点应是:“第六、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即只有第 六识和第七识有我执和法执,是遍计所执性;前五识和第八识则无二执,非遍计所执性。为什么前五识和第八识无二执?该论列举了一系列理由,其中相当重要的一条理由是: “执我、法者,必是慧故。”6即能起执的是慧心所。第八识只有五遍行心所相应,无慧心所 相应,所以无二执。前五识的相应心所,一种观点认为,五识没有五别境心所相应,这样就 没有慧心所;而成唯识论认为,五识也有微弱的五别境心所相应,这样当然就有慧心所 相应。但因为:一、与五识相应的慧心所非常微弱;二,如成唯识论述记(卷 17)7所 指出的:“非五、八识恒与惠俱,宁容有执”,即慧心

8、所不是遍行心所,五识并不总有慧心所 相应;因此,五识不会起执。进一步分析可认为,慧心所是起思维作用的心所,五识基本上 只起感觉作用,不起思维作用,所以,不会产生我执和法执。那么,关于八识都属虚妄分别的说法,又该如何理解呢?对此,成唯识论解释道: 说凡夫的八识都属虚妄分别,是因为“有漏心等不证实故”,即凡夫的有漏八识都不能证知 真如,不能证知诸法无自性的实相,就此点而言,都属“虚妄分别”。成唯识论的这一观点,对本文的讨论是至关重要的。从不“证实”去定义“虚妄 分别”,那就意味着这是从胜义谛讨论问题,讨论的仅是能否认识真如。即凡夫诸识都属“虚 妄分别”,只是因为凡夫都未证真如;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世俗

9、谛中,诸识也必定属“虚妄分 别”,必定不能正确地认识世间法。由此来分析五识属依他起性的问题。五识现量若不是遍计所执性,当然是依他起性了。 依他起虽然“如幻”,但此处说的“幻”,是相对于圆成实性的真如而说的,即相对于胜义谛 而说的。圆成实性的真如有恒常不变之实性,依他起的世间法没有恒常不变之实性,只是因 缘而起、随缘生灭,就此而说依他起性“如幻”。因此,依他起的“如幻”与“虚妄分别”一样,都只明确诸识不能“证实”,即未能证 得真如,而不表明诸识不能正确认识世间法。进一步说,依因明立现量和比量来看,不但无 执的五识现量能正确认识世间法,就是有执的第六识比量也能正确认识世间法。但凡夫六识能进行正确认

10、识之观点,是否能由“有漏心等不证实故”来成立?恐怕还 不能。因为不能“证实”,只是不否定六识能正确认识,但还不能肯定六识能正确认识。要 成立此观点,还须有更直接、更有力的理由。2、依他起行,二智所行 对凡夫六识能进行正确认识之观点,唯识经典实际上也提供了依据。 如上所说,在三自性中,遍计所执性指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圆成实性指真如,所以, 一切世间法可说都在依他起性中,或者说,一切世间法都是依他起法。那么,依他起性或依 他起法,凡夫能否认识呢?瑜伽师地论(卷 74)8指出:“问: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 非出世圣智所行。”其中的二智指凡智与圣智,其它唯识经典也有相同说法。如佛性论

11、 (卷 2)9说 “依他性者,为圣凡俗智境,是俗有故。”又如,成唯识论(卷 8)10说 “如 是三性,何智所行?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性,非所缘缘故。愚夫执有,圣者达 无,亦得说为凡圣智境。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圆成实性,唯圣智境。”因此,依他起性是“二智所行”,就是说,依他起性是凡智和圣智的活动境界或认识对 象。因此,凡夫智能认识依他起性。而如上所说,一切世间法都是依他起性,因此,凡夫智 能认识依他起性,也就相当于凡夫智能认识世界万物。因此,“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实际上是肯定了凡夫能进行正确认识,亦即承认了知 识的可能性。当然,凡夫智能认识依他起性,并不相当于能“如实”认识依他起性。能

12、“如 实”认识依他起性的是圣智。关于凡智与圣智在认识依他起性时的差异,后文将再作讨论。对凡夫智所能认识依他起性,还可再作具体展开。成唯识论(卷 8) 11 指出:“依他起 性,有实有假”,即依他起性,包括实法和假法。此外,因明学认为现量智和比量智各自所 缘为自相境与共相境。现在就从实法与假法、自相境与共相境来展开凡夫智的认识对象。现量的情况较为简单。现量所缘为自相境,自相境相当于实法。如眼识是现量,所缘 仅为实法,即色中的青、黄、赤、白,实法即为自相境;眼识不缘显色、形色等假法。同样, 五识都是现量,所缘也都为实法,都是自相境。比量所缘为共相境,共相境涉及到假法。而假法的情况较为复杂,包括聚集

13、假、分位 假和相续假。聚集假法如瓶、衣等世间物,它们由色、香、味、触诸境和合而成,本身无实体,故 无自相。此时智所缘唯共相,但凡夫智缘此共相境都会生起有实体之想,即错误地认为是在 缘该物实体之自相。故缘此类共相境之智为谬误,既非现量也非比量,而是似现量。但这类 似现量,如下文所要分析的,形成的是概念。而概念既包含了实体观念,也包含了各种知识 成分。对这些知识成分的意义,应有充分认识。因为这些知识,一是使人们形成了对诸法的 正确认识;二是能作比量推理的基础。对此下文还将详论。分位假法是依实法而假立,具有多种形式。有依色法而假立的,如色法中的形色和表 色;有依心法而假立的,如大多数随烦恼;更有依色

14、法、心法和心所法三者而假立的,如心 不相应行法,后者都是一些纯抽象现象。因此,缘聚集假法和分位假法之智(实际上是独散意识及其相应心所),所形成的就是 对具体事物和抽象现象的概念,是一些极为重要的认识范畴。相续假指连续生起的现象。连续现象也是假法,因为实际上事物是刹那生灭的,但给 人一种连续不断的假相。虽然实法也可连续不断,假法也可连续不断,但在实际的认识过程 中,五识生起后,独散意识也必定紧随其后,所以,相续假主要还是指由独散意识认识的共 相境,缘此共相境之智即为似现量中的世俗智。还可以指出的是,共相境的范围要比假法更宽。如上所说,假法(聚集假法和分位假 法)主要是具体事物和抽象现象,属百法范

15、畴,指百法中的一一法。而共相境除包括具体事 物(指聚集假)和抽象现象外,还包括如空、无常等概念,这些概念是事物和现象之理。这 些理已不属百法范畴,不是指一一法,而是一切法之理,是一切法之共相。缘此共相之智, 就是比量智。、真比量为何以非量为基础进一步对比量进行思考,需要提出的问题是:比量的正确性是如何得以保证的?这是 比量的可靠性问题。比量的源头是现量,除此之外,比量依靠一系列逻辑规则。因此,人们 探讨比量的可靠性,一般着眼于逻辑规则,认为只要遵循了相应的逻辑规则,比量就能正确。 但笔者认为,这里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可能被疏忽了。比量的可靠性,不但依赖逻辑规则,还 依赖记忆及记忆中的过去知识,那么

16、,记忆及过去的知识是以怎样的形式被保存着的呢?1、似现量的知识性质因明入正理论疏(以下简称大疏)(卷 1)12关于比量的定义中是这样说的:“六 者比量,用已极成,证非先许,共相智决,故名比量。”即比量就是用已知的知识和道理(“用 已极成”),来证明还未被认可的想法等(“证非先许”),这样产生的确定的共相智,就是比 量(“共相智决,故名比量”)。这就是说,比量不但依赖一系列的逻辑规则,还依赖记忆(“念”), 即由记忆回忆起过去的各种已知知识和道理。所以,大疏将“念”称为比量智的“近因”: “缘因之念为智近因。忆本先知所有烟处必定有火,忆瓶所作而是无常,故能生智,了彼二m ”果。”但“念”在因明中,一般认为属似现量范畴,如集量论颂说:“迷乱世俗智,比与 比所生,忆念及悕求,似现有膜翳。”13故而,“念”(或“忆念”)属似现量。但因明中正确 的量只有现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