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一粒种子语文A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38891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一粒种子语文A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一粒种子语文A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一粒种子语文A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一粒种子语文A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认读12个生字 ,会写8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观察种子、谈话导入谁能准确说出我手中拿的是什么?这些都是种子。春天到了 ,再过些日子农民伯伯开始春耕 ,这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将被播种在地下 ,那么他们是怎么生长的 ,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一粒种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将课文生字、生词读准 ,将句子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 ,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用手势指出。3.再读课文 ,要求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所带词语 ,并且把它所在句

2、子读一读。4.质疑5检查生词认读情况出示词卡暖活、口渴、舒服、蚯蚓、挺一挺、钻出、泉水、世界、热闹、连忙三.结合课文、学习生字一1.指生读第一段 ,其他同学思考:种子种下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2.课文中哪个词写种子发芽的动作?挺一挺3.文中写种子把身子挺几次?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用笔画出来。4次4.第一次因为什么种子才挺一挺?生:觉得暖活从暖活一词可以看出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温度、阳光5.课文中有一个生字 ,把它找出来。暖给它组词谁能把暖活所在句子读一读?二1种子第二次为什么又把身子挺一挺?喝水、觉得舒服也就是说种子生长离不开水分2这段中有两个生字 ,把它找出来渴课文中还有一个和他外形相似的字喝准确区

3、分他们。舒给它组词。三同学们自由朗读37自然段 ,通过种子与蚯蚓的对话找一找因为什么种子又把身子一挺?师:种子挺一挺是因为蚯蚓帮它松土 ,说明要生长 ,得有松软的土壤 ,这样里面有充足的氧气。四小结:到这里 ,种子已经挺了第三次了 ,我们用朗读种子和蚯蚓的对话来表现它的第三次的动作 ,好吗?我们换个方式读 ,三个人一组 ,分角色朗读课文。汇报:找一个小组来读。老师读旁白 ,男生读蚯蚓的话 ,女生读种子的话。四集中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词卡、字卡读一读。去掉拼音读。2指导会写字。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

4、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五.再读课文、稳固生字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

5、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

6、,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我们将这些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六总结: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 ,一粒种子需要需要怎样的条件和过程才能破土而出呢?需要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分、松软的土壤和空气 ,只有这些条件都具备 ,种子才会生长、发芽、长大。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

7、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课后习题 写生字读课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