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财政学】试题及答案小抄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38857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财政学】试题及答案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大【财政学】试题及答案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大【财政学】试题及答案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大【财政学】试题及答案小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大【财政学】试题及答案小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财政学】试题及答案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财政学】试题及答案小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财政学期末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特权收入:国家对矿山,森林,湖泊,河流,海域等自然资源以及铸币等经营权,进行出卖和发放许可证而收取许可费等,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项来源。2、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称GDP.GDP是从最终产品角度反映各生产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全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总量指标。3、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

2、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它也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费用的资金,因此,财政资金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5、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支出中用于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转移的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 6、间接调控:就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来制约非政府部门投资的条件,并通过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来调控非政府投资的方向、规模和结构。7、价格补贴:因国家价格政策形成有关方面的利益变动而由国家给予的补贴。8、国民收入:即物质生产部门一定时期内(通常按一年计算)劳动者创造的所有新价值,相当于社会产品

3、总价值中的V+M。 9.税负转稼:是指纳税人交纳税款以后,通过一定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 10、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11、税收饶让:也称税收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在按本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补征。 12、 税利分流:指的是国家通过税收和上交利润两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从而建立起一种国家与企业之间规范化的利润分配制度。13、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指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按其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4、。 14、财政补贴:补贴作为一种重要的财政手段,在现代各国的财政政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的优点是灵活性与针对性,这是其他财政政策手段所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15、法定存款准备金:它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率,将所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银行,本部门不得自行使用。二、填 空1、原始社会末期,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财政分配)。2、(发行国债)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机器。3、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便利用(财政收支)的形式取得收入。4、国内生产总值从实物形态考察,它是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种(消费品)、(投

5、资品)和服务的总和。5、财政职能是(财政)的本质反映。6、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相对量)来表示。7、行政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8、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 )和(部分基金制)。 9、我国财政补贴以(价格补贴 )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要项目。10、(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是由其创造的。11、(劳动生产率高低)是剩余产品价值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11、12、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率,称之为(财政集中率)。13、(前转)是税负转稼最基本、最典型的方式。14、按税收的计算依据为标准分类,税收可分为(从量税)和(从

6、价税)。15、流转税包括(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16、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其他税类配合发挥作用于的复合税制体系。17、国际税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18、税收饶让抵免所免除的是从未真正缴纳过的非居住国的(税收)。19、国有资产投资性质可分为(有偿投资)和(无偿投资)。20、货币国债又分为(本币)(外币)和(黄金)三种。21、(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有偿形式。22、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23、目前,我国(预算外)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24、分税制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分程),(分权),(分征),(分管)等内容。

7、25、(“双松”)和(“双紧”)政策,是在总量严重失衡的条件下采取的措施。三、 判断正误并改错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错)财政分配主体是国家。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市场。3、行为课税大都归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错)行为课税大都归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4、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实行单一税制体系。( 错)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实行复合税制体系。、资源税一般是指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者课征的税类。(对 )6、按股份制企业管理制度规定,最后分配股息和红利。( 对 )7、最早签订国际税收协定的是法国和瑞士两国政府。(错)最早签定国

8、际税收协定的是法国和比利时两国政府8、一般说来,资本金是资产的货币形态,并会带来价值的增值。(对)9、财政赤字是国家公债制度的原因又是它的结果。(对)10、财政政策同其他任何政策一样,属于经济基础范畴。(错)财政政策同其他任何政策一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11、时滞性是指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提前的现象。(错)时滞性是指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滞后的现象。12、财政性存款是银行体系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对)13、我国的价格补贴开始于1952。(错)我国的价格补贴开始于1953 。14、 财政性存款是银行体系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对)15、补贴是财政收入的一部分。(错)补

9、贴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16、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有资产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错)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生产者和经营者。17、行为课税大都归人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错)应改为:行为课税大都归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四、单 选1、预算最早产生于( C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中国2、首次提出“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是(D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萨缪尔森 D、凯恩斯3、新中国第一个概算编制于( C )。A、1949年10月 B、1949年11月 C、1949年12月 D、1950年1月4、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 A )的趋势。 A、上升 B、降低 C、平衡 D、下滑5、政府采购

10、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控股制 B、财政供给制 C、招标制 D、财政支出6、英国实行( A )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A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 B分散管理模式 C统分结合管理模式7、财政补贴的主体(B )。A 企业 B 国家 C居民 D事业单位8、我国的价格补贴开始于(D)。A 1959 B 1960 C 1952 D 19539、国家依据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B)。、财政透支、发行国债、银行信贷、基建投资10、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D)、设立偿债基金、依靠财政盈余、通过预算列支、举借新债11、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些基数可以随市场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浮的国债,称

11、为(D)、自由国债、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保值国债12、财政分配包括(D )。A 组织收入 B 安排支出 C 发行公债 D 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13、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C )。A、C B、V C、 M D、V+M14、90年代以来,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都为(A)左右。A20% B 30% C 40% D 50%15、(A )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A 财政基本需求率 B 财政集中率C 劳动生产率 D 剩余价值率五、多 选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包括(ABCE )。A、王室土地收入 B、贡物收入 C、捐税收入 D、学赋收入 E、掠夺收入2、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包括( BCE )

12、。A、专卖收入 B、税收 C、国有企业收入 3、科技三项费用包括(ABC )A、新产品试制费 B、中间试验费 C、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D、成果奖励费4、下列( AC )属于转移性支出。A失业救济金 B国防费 C养老保险 D文化事业费5、我国的国防支出包括( ABCDE)A、国防费 B、国防科研事业费 C、民兵建设费 D、专项工程支出6、行政体制改革本身包含( BC)两方面的改革。A、行政机构 B、行政结构 C、行政职能 D、行政管理 E、行政效益7、收入定额主要包括(ACD)。A、补偿性收入定额 B、积累性定额 C、生产性收入定额 D、代办性收入定额 E、消费性定额 8、按资产用途为标准分类,

13、可分为(AC)。、公务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后勤保障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9、税收的性质是(AB)。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10、税负转嫁的方式有(ABCD)。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停转11、我国采用以下(ABCD)形式,由国家和国有企业共同参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承包上交利润收入 、租赁收入 、利润上交收入 、股息红利收入12、国家预算比(AB)的产生要晚得多。税收公债财政补贴企业财务复式预算13、目前,我国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AB)。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国有企业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国有企业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未列入预算的企业收入六、简答1、简述财

14、政的一般特征。 答:(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1 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2 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3 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二)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但不是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三)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2.我国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关系,进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改革的原则是: (1)有利于加强中央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统一税收,统一税负,实行分税制;理顺中央与地方、国家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2)强化税收功能,有利于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个人收入相差悬殊的现象,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3)有利于体现税负公平,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市场经济对税收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公平税负,以使企业在市场中进行平等竞争。 (4)有利于简化税制,便于税收的征管工作。取消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的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 3、预算管理办法改革的意义。 答:(1)有利于加强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