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选择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388325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期末选择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 物 试 题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海洋、陆地 B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原始海洋2组成原始生命的最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水B蛋白质和核酸C水和无机盐 D糖类和核酸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其他动物入侵 B地形、气候的变化 C为扩大领地 D为躲避敌害4引起生物界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遗传和变异 B过度繁殖 C环境变化 D种类繁多5下面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不定向,生物进化的方向也不定向 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

2、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6已知生物甲的化石比生物乙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一般情况应该是 A生物甲比乙数量多 B甲比乙结构复杂 C甲一定从乙进化而来 D乙一定从甲进化来7人类学家把 作为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准。A下肢增长 B直立行走C骨盆变短增宽D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8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A无机物质合成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B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C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 B长臂猿 C古猿 D大猩猩10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

3、存斗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11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A非生物因素B生物因素 C阳光、温度、水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22008年1月南方雪灾,对南方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A草本植物 B野鼠 C牛、羊 D狼13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正确的图示是14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的是15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青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害虫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1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

4、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肉动物17如果人们大肆捕捉青蛙食用,其直接恶果是 A植被被破坏B食物链被破坏 C环境被破坏 D害虫密度增加18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斗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19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A古代的鱼类B古代的两栖类 C原始的节肢动物D古代的爬行类20能反映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螳螂捕蝉 B松鼠吃蘑菇 C小鸡啄米 D鹰抓兔子1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人类是

5、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工业的废水和生活的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2长期使用青霉素,发现青霉素的效用越来越差,从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这是由于( )A 青霉素对病原体选择的结果 B 青霉素使病原体的基因发生了改变 C 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D 病原体接触了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3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兰花的香味物质不是兰花蜂分泌的性外激素C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为捕食关系D由于环

6、境因素的影响,兰花的香味物质减少,会导致兰花蜂的数量减少4李强的家里养了一盆观赏植物肾蕨,为了使它长得好,你想为他提出下列哪一种建议( )A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B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C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D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5.2007年6月呼伦贝尔市政府举办了一次“汽车拉力赛”,近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A.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提高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名度C.增加了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效益 D.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6、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A运动方式不同 B

7、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 D对刺激的反应不同7.下列四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A.高粱和大豆 B.猎豹和猕猴 C.莲花和紫菜 D.丹顶鹤和仙人掌8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合作 D共生9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子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 )A、物质循环 B、生存循环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10刘妈把从集市上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袋装起来,她说这样做可以延长蔬菜储存的时间。想一想刘妈这样做的依据是( )A、减少了损伤 B、降低了蒸腾作用 C、保持了温度 D、抑制了呼吸作用11白鳍豚、金鱼、

8、扬子鳄、大鲵、朱鹮分别属于()鱼类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A、B、C、D、12在生命起源过程的研究中,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的是()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中 D、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13下列不能被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一块菜地 C一个湖泊 D一种花14近来年,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 )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以上三项都是15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9、 )A阳光狼羊绿色植物 B绿色植物昆虫蛙蛇鹰C分解者蛇昆虫蛙 D细菌羊狼绿色植物16获2000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成就是 ( )A人类基因组测序 B杂交水稻 C转基因技术 D克隆技术17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主要是因为冰箱环境中( )A 细菌很少 B 没有细菌 C 细菌被冻死 D 细菌繁殖很慢18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哪种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 )A成形的细胞核 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C遗传物质DNA D起运动作用的鞭毛19.在生态系统

10、中,动物一般是消费者,但也有少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相当于分解者,例如( )A 狗 B 兔 C 蝗虫 D 蚯蚓20“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2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这一成语含义的是( )A.螳螂蝉黄雀B.蝉螳螂黄雀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树22.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生死菜青虫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的

11、藻类死亡23.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鼠的数量就会(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24.对人类有害的细菌是( )A.根瘤菌 B.肺炎双球菌 C.乳酸菌 D.醋酸杆菌25.兔和鼠都吃草,兔和鼠又都被狐狸所捕食,草.兔.鼠.狐狸四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有几条(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26.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要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没有消费者 C.分解者很少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27.甲、乙、丙三

12、瓶奶分别加入乳酸菌后,甲乙两瓶密封,丙瓶敞开。甲瓶加热到100后再冷却,然后均在室温下放置12小时,可以变成酸奶的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28为保护生态环境,消灭棉花上的蚜虫宜选用的最好方法是( )A.喷洒低浓度的农药 B.喷洒高效的农药 C.放养七星瓢虫 D.哪一种都可以29.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0.下列行为中,不会给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是()。A.大规模地砍伐树木 B.用电网捕获鱼类等水生动物 C.工厂排放出未处理的污水 D.退耕还草还林31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火山喷发形成 B、由水蒸气、氨、甲烷等组成C、不含氧 D、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3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 )A、温泉 B、岩层 C、原始大气 D、原始海洋33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A、太阳的辐射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