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05963《绩效管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38824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05963《绩效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考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05963《绩效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考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05963《绩效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考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05963《绩效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考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05963《绩效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05963《绩效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05963《绩效管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绩效管理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一、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发展,同时也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一)绩效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二)绩效性质: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绩效的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先决条件(能力、性格)、直接决定条件(陈述性知识、程度性知识与技能)2. 环境因素:个人增强因素(促进因素)、系统制约因素二、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对员工在企业动行中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进行定期考查和评估,同时和员工 就所要实现的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的一种正式的系统化行为。1. 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 观点一

2、: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代表:罗杰斯、布雷德拉普) 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系统(代表:安史沃斯、史密斯) 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2. 绩效管理内涵: 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 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 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活动。(二)绩效管理的意义:1. 战略意义: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 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管理意义: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 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 开发意义:可以开

3、发优秀的员工,通过对员工进行甄选和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同时淘汰 不适合的人员。(三)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2. 绩效实施3. 绩效评估:包括工作结果评估和工作行为评估两个方面。4. 绩效反馈:就是要通过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面谈的方式,反馈传递对被评估者进行绩效考评的信息。5. 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四)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特点:1. 战略一致性:指绩效管理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一致性程度。战略目标就是通过提 高员工个人绩效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2. 明确性:具体体现在绩效计划阶段、绩效反馈阶段3. 可接受性:绩效评估方法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绩

4、效评估施行的公平性;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都能对绩 效评估方法有正确恰当的认识。4. 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量标准能测出所测东西的程度。一个绩效评估体系效度较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被称为有缺失:指绩效评估体系不能衡量工作绩效的所有方面;一种被称为有污染:指绩效评估会对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方面进行评估。5. 信度:指测量结果的一致笥程度,即回答测量工具是否稳定的一个指标。包括评估者信度、评估方法信 度。三、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区别和联系绩效评估是评定和估价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过程和手段,是企业管理者所承担的管理职能,并由企业的人力 资源职能部门负具体责任。它反映的是过去的绩效,仅对员工一段时间内的绩

5、效行总结性评价,而不是着眼于提 高未来绩效。绩效评估是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侧重于事后的评估。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它的核心是通过提高员工绩效,以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目的。它侧 重于信息沟通和提高绩效。区别:绩效评估绩效管理人性观不同人性恶人性善(以人为本)内容不同事后评价事先的沟通和事后的反馈 管理者与员工的参与方式不同员工不参与(被动参与)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参与(主动性、积极性)目的确定薪酬、晋升等人力资源政策开发员工潜能、员工职业规化辅导效果不同不能真实反映客观情况较能真实反映客观情况侧重点不同评估过程的执行(强调权威性)持续沟通和反馈(强调双向沟通)联系: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不

6、可或缺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但绩效评估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评估本身,很大程度上 还取决于与评估相关联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有效的绩效评估有赖于整个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而成功的绩 效管理也需要有效的绩效评估来支撑。 从管理的角度看: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企业的绩效管理提供很多基本信息和资料,使绩效管理真正帮助 管理者改善管理水平,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理想的绩效水平。 从员工发展角度看:通过绩效评估来肯定员工过去的绩效使员工增强自信,同时又能够找出员工的不足 及时给予员工反馈,使员工明了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正是绩效管理所要达到的目 的。第二节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与实践问题分析 、绩效

7、管理的认识误区:1. 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估2. 决策者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3. 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4. 员工对绩效管理缺乏理解、绩效管理的实践问题分析:1. 人力资源经理与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 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忽略自上而下分解)3. 绩效指挥缺乏科学性4. 绩效评估过于主观5. 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 绩效评估结果没能得到切实的运用。第二章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指导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控制论1. 诞生标志:1948美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2. 主要思想: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理论,是以系统方法为基础的,主要研究复杂系统中的沟通信息

8、流。3. 核心问题: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4. 控制论应用于绩效管理的体现:通过控制活动,能提供用来调整目标与手段的反馈信息。二、系统论1. 主要思想:它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科学。2. 核心思想:系统的整体观念3. 对绩效管理的影响: 有助于从完整、系统、全面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绩效管理 有助于研究绩效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有助于从战略角度对绩效管理进行全面研究,准确定位绩效管理在企业整体中的位置及与企业总体目标 的关系。4. 特征: 集合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层次性:指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

9、系统所属的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和 不同的层次。 相观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三、信息论1. 主要思想: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 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2. 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在绩效管理中应用有助于在绩效管理中形成一种信息优势。3. 绩效管理对信息论的要求:及时、准确、适用、经济。管理过程实质是信息过程,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基 础。4. 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反馈。第二节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整个绩效管理体系构成、运行的直接基础)一、工作分析1. 含义:又称职务分析、岗位分析,指全面了解、获取

10、与工作相关的详细信息的过程,是对组织中某个特 定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的系统过程。(6 W和1 H)2. 对绩效管理的意义: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职位描述是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的来源 职位的工作关系决定了绩效评估关系 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方式二、目标管理理论(吸收了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优秀成果)1. 产生:20世纪50年代,美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提出目标管理理论。2. 主要思想: 企业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 分目标就是总目标对他的要求,也是对总目标的贡献 管理人员、个人依据设定目标自我调节 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

11、奖惩也根据分目标3. 最大优点:以目标给人带来的自我控制力取代来自他人支配式的管理控制方式,从而激发人的最大潜力, 把事情办法,把工作做好。4. 显著特点:a强调组织计划系统性,即通过组织计划的系统性来保证组织活动内部的逻辑联系; b强调目标制定过程本身的激励性。5. 与绩效管理关系:绩效管理的过程尤其是绩效计划阶段包含目标管理。20世纪80年代曾经进入一个以 “目标管理”为核心的时期。三、目标设置理论1. 思想:探讨了目标具体性、挑战性、绩效反馈的激励作用;指出明确的目标能提高绩效2. 目标设置与目标管理不同:相同:都提倡具体的目标和绩效反馈 参与问题不同:目标管理极力主张参与,引导员工建立

12、更难达到的目标;目标设置表示给下属指定目标效果一样好。四、激励理论1. 思想:是关于激励的基本规律、原理、机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激励在管理活动中赖以发挥功能的 理论基础。是行为科学的核心理论,又是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2. 四种模式及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需要激励模式:需要通过绩效管理实现,员工有期待绩效管理内心愿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赫茨 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动机一一目标激励模式:绩效管理目标制定适当。(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权衡激励模式:在绩效管理下更能使员工感受公平,发挥潜能。(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也叫社会比较理 论) 强化激励模式:绩效评估过程本身就是绩效为基准的正强化、

13、负强化过程,符合强化激励模式思想。(斯 金纳的强化理论)五、成本收益理论1.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就员工而言,配合绩效管理与抵触绩效管理均可看做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博弈时的不同决策,企业根 据不同决策给予不同收益,员工能预见到的收益最大化是支持绩效管理。 就企业而言,绩效管理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应该小于绩效管理所带来的现实收益与 潜在收益之和,只有这样才存在实施绩效管理的经济学理由。六、目标一致性理论1. 目标一致性理论和绩效管理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绩效评估阶段中。2. 中心含义:在评估过程中,应在评估系统目标、评估指标、评估目的三者间取得一致。包括三层含义: 评估指标与评估系统目标的

14、一致性:内容是否一致、内容是否反映了目标的整体性 评估指标与评估目的的一致性 评估目的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七、组织公平理论1. 含义:指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措施的公平感受:可以划分为两个层 面:一是组织公平的客观状态;二是组织公平感自身。2. 员工组织公平感来自: 分配公平感:指员工对组织报酬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的感受。 基于实际绩效的评估结果,涉及产出与员工自我投入比较(纵向);基于实际绩效的评估后得到的薪酬、晋升,涉及员工与他人或组织标准比较,即个人得到的奖惩与他人或组 织标准相比是否平衡(横向) 程序公平感:指员工对用于作出报酬决策的方法是否公平的感受。程序公平

15、的六条标准:一致性规则、避免偏见规则、准确性规则、可修正规则、代表性规则、道德伦理规则 互动公平感:指的是个人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质量。绩效管理中管理者员工人际关系、工作关系3. 五大机制: 员工参与机制 反馈机制 申诉机制 监督机制 绩效信息搜索机制八、权变理论(20世纪70年代)1. 与绩效管理关系:绩效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随环境变化适时调整。 在绩效评估的方法选择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避免绩效管理工作的简单化、一般化 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上,应注意和不同企业文化环境相结合。九、信息市场理论与绩效管理关系:我们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的特性,考虑到信息成本,以形成一个“经 济”的绩效管理体系。虽然绩效管理所产生的信息具有多种效用,但要优化绩效管理中的信息系统,关键指标的 设定既要简单明了又要有实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