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38509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兴趣是历史课堂成败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是历史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它既包括听觉上的热热闹闹,也包括学生手脑并用的主体参与活动,还包括学生创新欲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活跃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心智得到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十种活跃历史课堂气氛的方法。一、别出心裁的新课导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导人新课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平常使用较多的方法是:课前演讲法;电视剧片断导人法;诗歌导人法;歌曲导人法;民谣导入法。如使用“课前演讲

2、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过去已有所了解,或通过文学作品,或通过影视媒体,或通过某一阶段的学习。演讲,可以描述某一历史片断,或者介绍某一历史人物,最好能够简单阐明自己的看法。高中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课,采用此法效果较好。同学们以历史发现者的姿态介绍历史,不仅创造了历史情境,更引发了同学们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是纯粹要记记忆的知识,如果按常规上课,必定是死气沉沉。因此,决定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拍卖会”。这个决定一宣布,立即掀起波澜,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当行家。我们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了“西周青铜方酹”、“北宋定窖刻

3、花梅瓶”、“明朝嘉靖年间五彩鱼藻纹盖罐”、“清乾隆御制法郎彩杏林春燕图碗”、“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瓶”等文物,看谁的价格最接近。拍卖最后一件艺术品后,老师特别指出: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以1568.8万英磅拍卖了元青花大罐,折合人民币213亿,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是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顿时,群情振奋、人声沸腾,学生更是惊叹于古代手工业品的价值,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分组学习竞赛。这是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初中阶段采用此法,可以使课堂气氛高潮迭起。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两种形式。整个学习过程的竞赛。

4、课前把全班同学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小组,或按男女性别,或按自然组编排。把精心设置并在事前确定分值的问题,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埘每个学习小组回答的问题,用加分的形式肯定,用减分的办法否定。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竞争。学生的好胜心、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知识抢答赛。一般安排在新授结束以后,为巩固和检测所学知识而进行。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另一方面,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学生的胆量。三、表演历史短剧。教材中,故事性较强的片断,是我们浓墨重彩表演的最好素材。表演历史短剧,对学生来说,是即兴的,但是对老师来说则是经过准备的。要表演好,首先必须深钻教材、吃透教材。因此,表演

5、前,学生处在“静态”的思维活动之中;表演时,又处在“动态”的表演活动之中,一张一弛,动静结合。如高中历史必修l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设置模拟法庭,根据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判案。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学生自愿担任原告、被告、法官、话外音的解说者,把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场面,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的法律。再如高中历史教材选修1第2单元商鞅变法,秦孝公在犹豫中决定召开的宫廷辩论会,成为能否实行变法的关键。分配角色后,两千多年前秦国宫廷里的“商鞅舌战”便可在课堂上生动地展开。四、组织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的形式有:同桌相商;前后左右交谈;师生双向交流等等。讨论,一般是针对教材重点、难点,提出有价值的命

6、题,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比如,我们上高一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第一个子目“甲午中日战争”时,用计算机播放软件:日本“大陆政策”动态步骤图、列强对日态度示意图和一段史料后,要求学生结合屏幕展示的资料和教材内容,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由于同学们占有了大量资料,有话可谈,热闹非凡,在封闭的课堂,制造出了活跃的气氛。课堂辩论,既可自由辩论,叉可正反两方分庭抗理。对史学界有争议或者需要继续挖掘或者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问题,都可设置辩论题。如上完高一历史辛亥革命一课后,一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一道辩论题:关于清末“新政”的评价,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大致是:(1)“新政”不过是借此掩国民耳目

7、,不但没有放一线光明,黑暗反倒增加了几倍。(2)“新政”虽是清政府为挽救政治危机而作的垂死挣扎,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请按照你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此题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任意发挥的自由度大,有利于拓宽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五、插播故事片断。授课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插播故事片断,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插播的内容,应该是那些引人深思的、为重点难点热点服务的、能把课堂推向高潮的片断。如在教授甲午中日战争时,插播邓世昌指挥军舰向敌人撞去、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动人场面,就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接着,要求同学们谈观后感,并引导思考:有这么多爱国官兵的英勇作战,为什么

8、中国还是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呢这就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授高中历史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如果插播乔家大院,学生会对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有较深的理解。晋商的经营范围广,他们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做生意。“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被晋商的这种豪气所感染。六、适时进行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适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受学生欢迎。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像拿到了打开宝库的金钥匙,跃跃欲试地去打开知识的宝库。如我们学习南京条约时,指导学生把条约的四项内容,分别浓缩为: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浓缩记忆

9、法。以后学到类似内容时,一般能成功地运用这些方法。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对学生来说,也是使他们精神振奋和思维活跃的推动力。七、填写地图表格。在黑板上当众填好地图表格,是以熟悉教材为基础的。填写前,同学们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手脑并用;填写时,一个同学的表演,牵动了几十个人的视线。因此,填写地图表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气氛非常活跃的过程。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地图表格,同学们集体填写。如上高中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们制作了动态的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老师逐步展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地区

10、、环渤海地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随着课件的演示,大家在脑海里直观、牢固地建立起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八、用图示法表示知识结构。学生只有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提炼和简约化后,才能将课本知识结构化,有助于学生识记必要的知识点。实际上,知识的结构化,也是学生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图示化文字的再现,有助于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等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我们允许学生在设计的知识结构表中,存在认识上的不同,但要表现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合理性。这既培养了创新意识,又巩固了学习效果,促使同学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九、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在上历史

11、课时,注意与其他学科联系,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种做法符合目前高考文科综合的考试要求。如笔者在高三讲授“隋朝大运河”时,要求学生观察“三点四段五河”,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从古代的余杭冷杭州),联想到钱塘潮这一奇景产生的原因;从古代的榷水(今淮河),联想到淮河一一秦岭一线几点地理意义,特别是学习南朝的历史时,引出了“六朝”古都的定义;要求从地理、历史、经济角度说明南京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势;又鼓励学生根据南京的历史、现实情况,用所学知识,设计南京未来发展思路,为南京城市发展献计献策。跨学科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撰写历史小论文。上完一堂课,同学们也许有许多话要说,那么,就让他们拿起笔,记下当时的感受。历史小论文,就是那种有感而发的议论文;如甲午中日战争的新授结束后,可提供的论题有:从“大陆政策”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小议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官兵的抵抗作用;马关条约)卜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催化剂;也谈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转折点;等等。可以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当众展示提纲,选题、构思、行文都不可掉以轻心,极大地刺激了同学们的表现欲,活跃了课堂气氛。(责任编辑关燕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网络生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