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38441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合集5篇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 篇1 活动背景: 这是我们教研的内容,老师们在自己理解、同伴互动的前提下,进行了教研观摩活动。这是在同事第一次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有了这次的想法和设计。 孩子对磁铁有一种奇怪:由于它会吸住东西。在以前的日子里,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磁铁的阅历。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是不难的,但是,孩子们在还没有探究习惯和力量的时候,这样的活动,无疑会让孩子获得很多方法和乐趣,这使我们更关注孩子的活动过程。 活动应当根植于孩子的生活。科学探究活动很简单只关注科学概念而忽视了它对孩子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活动努力将有关磁铁的每一点熟悉,迁移回来孩子的生

2、活,使活动贴近孩子原本的需要。 内容与要求: 1、了解磁铁的名称和可以吸住铁制品的基本特征。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觉和问题。 3、重点和难点:探究磁铁的基本特征。 活动预备: 1、幼儿的操作用具:磁铁、各类铁制品(大头针、曲别针、铁钉、铁丝、铁片)、非铁制品(塑料勺子、积木、雪花片、纽扣、泡沫、硬)每人一份。 2、放有雪花片和曲别针的筐(每桌两筐)。 3、老师演示用具:磁铁、垫板、别有曲别针的娃娃纸片。 过程与指导: 一、摆布操作 老师:请你把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分的时候要用到这东西指磁铁),你去试试。 由于上次活动的开头,老师指导语过于的含蓄,出现了许 多与“磁铁无关的操作现象,使得孩子走了

3、一些弯路,降低了集体 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活动的开头,挺直引入磁铁,使孩子马上对当前的学习对象进行关注,大大削减了教学上的麻烦。 观看幼儿的操作状况。 在活动中,由于我的指导语的示意,大多数的孩子都用磁铁(尽管孩子都叫不出它的学名)把东西分成两堆,有1个孩子按大小分,有2个孩子按材料质地分,有1个孩子按长短分,终因材料的不规章,而无法进行,于是,抬眼看同伴,便拿起磁铁,马上被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现象吸引住,从而信念倍增,很快,也将材料分成了两堆。 二、协调沟通 争论: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老师(小结):用这(磁铁)可以将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能被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这东西叫磁铁,它能吸住铁的东

4、西。 三、迁移验证 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铁做的?你怎么知道的? 上次的讨论活动表明,孩子更简单记住“吸铁石,而不容 易记忆“磁铁”,所以,这里让孩子有反复用法“磁铁”这个学名的机会,如,孩子说:门把手被磁铁吸住,它是铁做的。孩子在查找过程中。,既验证了磁铁的特征,又记住了“磁铁”这个名字。 在活动中,有半数的孩子好像都知道:能吸住铁的东西,就叫“吸铁石,于是,他们很不简单记住“磁铁”这个学名。在查找“铁做的东西的过程中,当孩子们欢呼“这是铁做的”,我就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大多回答“由于它被磁铁吸住了”,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记住了这个比较生疏的名字。 四、迁移运用 1、嬉戏:找别针。

5、 老师介绍:曲别针掉到雪花片筐里去了,请大家帮老师一起找曲别针,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孩子在混有曲别针的雪花片筐里,选择别针。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一开头没有想到用磁铁,而用手拣。当看到同伴用法时,立即仿效,果真便利得很,于是爱好大增。 2、嬉戏:小动物跳舞。 将立体人物别上回形针放在垫板上面,用磁铁在垫板下面移动,让人物跳起舞来(也可以预备更丰富的磁性玩具,如:塑料盒里小鱼游、小纸棍里红旗升等等)。 这些嬉戏可以放在区角学习中。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观赏中国画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了解中国画的悠久历史。 2、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对中国画产生爱好。 活动预备: 1

6、、画有同样内容的中国画和蜡笔画各一张。 2、提斗,大白云,小勾线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对比观赏中国画与蜡笔画,初步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韵味,知道有国画这种艺术形式。 老师:请你们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2、熟悉几种基本的、在幼儿园阶段常用的作画工具。 (1)熟悉三种毛笔:提斗、大白云、小勾线笔。 l在幼儿园阶段,经常用拟人的方法介绍毛笔,如这三种毛笔分别上笔爸爸、笔妈妈和笔宝宝,它们上毛笔一家。 (2)熟悉墨汁与国画颜料。 (3)熟悉宣纸。 l可以将宣纸与一般白纸放在一起,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滴水等方法,感受宣纸松软、易吸水、易破等特性。 3、幼儿自由探究用法

7、作画工具。 (1)引导幼儿用于毛笔刷刷自己的胳膊和脸,感受笔头的松软性。 (2)用毛笔蘸清水在地板上、宣纸上随便涂鸦,感受毛笔的笔触与宣纸的吸水性。 (3)做个小试验,将墨汁轻轻地滴入装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感受墨汁溶于水,以及遇水变淡的特点。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扩散思维,说出飞、爬、跳、游等动词。 2、鼓舞幼儿能大胆表现动物的动作,以开心的心情参加活动。 活动预备: 1、一幅画有花、草、树、小河、天空的背景图.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 3、小动物图片若干,各种动物胸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引发幼

8、儿对背景图的爱好。 师:咦,这是哪里?噢,原来树林里要开表演会,今日,很多小动物都要来这里,你们看!谁先来了?(出示蝴蝶)它是怎样来的?(老师边指图片边问) 二、引导幼儿扩散思维,丰富幼儿想象的内容,启发幼儿仿照动物的动作,关心幼儿理解飞、爬、跳、游等动词. 1、师:“想想看,除了蝴蝶是飞着来的,还有哪些动物也会飞着来?(启发幼儿说出小鸟、蜻蜓、蜜蜂等)它们是怎样飞的?让我们来学一学。” 2、“除了有飞着来的小动物,想一想还有那些动物会来,它们是怎么来的?我们来学一学!” 三、嬉戏开头,随音乐扮演小动物做动作,进一步巩固对新学动词的理解。 师:小伴侣,动物表演会立刻快开头了,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

9、,做一做它们的动作,参与它们的表演会吧!(音乐起,幼儿自由表演,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 篇4 一、活动目标 1.把握用吸管吹画的方法 2.培育幼儿对绘画的爱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3.初步了解废物的利用 二、活动预备 1.红、黄、蓝、绿四种颜料 2.吸管每个孩子各一根 3.白纸每个孩子各一张 4.罩衣每个孩子各一套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指导语:小伴侣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吸管)他是做什么用的呀(喝牛奶喝东西)吸管用过以后还可以用吗,我们是不是挺直扔掉了,但是老师觉得这样很惋惜所以就想着能不能用来做别的事,你们猜猜看,老师准备用吸管做什么? 出示吸管 出示颜料 示范:用吸管挖

10、一点颜料到纸上 在将吸管对着颜料用力的吹气 依据自己想要的方向吹 2.绽开 指导语: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用吸管作画?将罩衣、画纸、吸管、颜料分给幼儿幼儿自己依据自己的想象创作 老师只需在旁边知道吹画的方法 3.结束 让幼儿自己给自己的作品命名 四、活动延长 让幼儿回家找找看还能哪些废物利用起来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激发孩子创编的灵感和爱好。2、通过活动让幼儿把握几种创编规律的方法。 活动预备: 小兔子头饰;1开大白纸一张;碰铃、铃鼓、手铃、沙锤若干。 活动过程: 1、激发爱好 “小伴侣们,今日呀音乐国将进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想” “咦

11、,小兔子把它的拿手好戏节奏表演也带来了,咱们一起来观赏一下吧!” (兔子演员登台表演音乐节奏) 2、发觉规律 老师:“小伴侣,你在刚才的节目中发觉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节奏有规律) 老师:“对了,刚才小兔子的节奏表演不仅好看而且非常有规律,谁能说说看它的规律是什么? ( 00|00| ) 3、创编有规律的节奏 老师:“谁能自己创编一个有规律的节奏?试试看!” (鼓舞幼儿自己创编有规律的节奏) 如:0 0|0 0|0 0|O O| |0 0 0 0|O O O O| OO|OO|OO|OO| 4、创编有规律排序题 老师:“小伴侣想一想除了音乐可以创编出规律以外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编出有规律的?

12、” (鼓舞幼儿大胆想象说出尽可能多的物品) 老师:“请你和你身边的小伴侣争论一下,编一道有规律的排序题好吗?看谁编的和别人不一样。” (鼓舞幼儿大胆创编,老师在纸上写出孩子编的规律并用节奏中的和O表示。)如:3朵花3把草可以用|O O O来表示。 5、总结规律排序的方法 老师:“生活中的有规律排序的方法有许多,可以两种不同物体之间排,也可以三种、四种不同物体之间进行排序,好现在和你身边的小伴侣一起说说看你把握了哪几种排序的方法,说的越多越好!” (引导幼儿说出这节活动中发觉的排序方法。) 如:0000;0000;000OOO;OOOOOO; 6、练习有规律的节奏 老师:“刚才音乐国的国王打来电

13、话,让我们给一首音乐配上有规律的节奏,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想” “请你和你们组的小伴侣一起来选一个有规律的节奏,再来选一种你喜爱的乐器一起来试试吧!” (幼儿分组练习节奏,老师赐予适当的指导) 7、活动延长合奏 老师:“请回到位子上,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打节奏吧!” (赐予幼儿鼓舞与确定) 小结:“你们打的节奏不但有规律而且特殊美,说明你们动了脑筋了,老师为你们骄傲!现在就让我们乘着小列车到外面领取音乐国给我们的礼物吧!”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了,我的大胆尝试也有了明显的效果。这节活动让我深切的感觉到给孩子万千学问不如给孩子一种解决途径。活动中我把规律排序的重难点也就是(自编规律排序题)这一数学领域中难题,通过与音乐领域的有机结合而轻松的解决掉了,孩子们在想象中、拍打中总有保持着一股创编的爱好与兴奋,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孩子创编的方法之多让我有些目不暇接,让我由此更加坚决了爱好教学的信念,但其中也存在肯定问题与不足,如:孩子发觉了六种不同物体之间规律的排序,但在打节奏的过程中孩子并没有把它用节奏的形式打出来,或许是怕编的太慢而我给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吧,就留下了一些的遗憾。我想假如在活动过程中,更留意孩子突发训练的引导,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