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长江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37519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8.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长江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XXX长江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XXX长江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XXX长江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XXX长江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长江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长江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评估目的、依据、原则、范围和程序1.1 评估目的通过对该项目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将各种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工期,实现项目工程施工的本质安全。1.2 评估依据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

2、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81号)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4第406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2005第1号)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005106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

3、7第49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9第545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0548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令2011第140号)1.2.2 相关规范、技术文件、其他资料如下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实施指南(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交通部2011.5)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

4、217号)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及指南解析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安全风险评估通则(AQ 8001-2007)安全预评估导则(AQ 8002-2007)中铁大桥局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大江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宜昌庙嘴长江大桥工程相关设计文件1.3 评估原则遵循科学、实用、可靠的原则,同时还要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

5、各项风险发生概率及其损失随工程进展不断变化,当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致险因素和孕险因子发生重大改变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补充评估,并适时开展动态评估。风险等级达到级(极高风险)的,必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或调整设计、施工方案。1.4 评估范围大江桥北岸土建工程和西坝立交锚碇南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大江桥的北主塔、北锚碇及上部结构,部分引线工程等施工区域。1.5 评估程序安全风险评估主要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准备,划分评估单元、选择评估方法,危险源分析及辨识、风险评估、提出安全措施对策建议、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详见图1-1。图1-1 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框图前期准备划分评估单元选择评估方

6、法危险源分析与辨识风险评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估结论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规模简介及地理位置长江穿过宜昌中心城区,将城区一分为二。目前,过江通道只有夷陵长江大桥和葛洲坝坝顶公路。坝顶公路禁止社会车辆通行,实行封闭管理。因此,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是替代坝顶公路的桥梁,同时也是宜昌总体规划在东岳二路与西陵二路之间预留的过江通道,将同时承担老城区快速进出和内部交通服务的功能。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 60kmh,跨江段考虑行人通过。大江桥设两个3.75m大车道,四个3.5m小车道,吊索锚固区两侧各1.25m,吊索锚固区外侧各设2.0m人行道,桥面总宽3

7、1.5m;三江桥设两个3.75m 大车道,四个3.5m 小车道,机动车道外侧各设2.0m人行道,中央斜拉索锚固区4.0m,桥面总宽33.5m。 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位置图 图2-12.2 地形地貌桥址南岸为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沟谷深切,沟梁相间。西坝为河漫滩沉积地貌单元,属长江的江心洲,顺江水流向呈狭长型分布,在大江和三江江岸均分布有高度不等的护岸工程。本项目位于西坝中下游,横跨西坝,该路段地面高程起伏变化较小,北岸为长江一、二级堆积阶地区。目前,沿江已形成一条狭长的城市商业和生活区,地势宽阔平缓。 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鸟瞰图 图2-22.3 气象特征拟建桥位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具有四

8、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桥位区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7.7,平均最高气温为32.4,平均最低气温为24.2。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8.6,平均最低气温为2.1。降水量主要集中于下半年,春夏两季降水总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2%,秋季占22%,而冬季降水量迅速减少,仅占全年的6%。7月最多,1月最少。年平均风速为1.4m/s,3-8月份平均风速1.5m/s,是全年平均风速最大月份。12-次年1月平均风速最小(1.2m/s),是全年月平均风速最小的月份。春季、夏季平均风速大,秋冬季风速小。2.4 水文条件长江水量丰沛,葛洲坝系低水头径流式电站,对宜昌站径流影响较小,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6

9、%左右。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河床冲刷逐渐向下游发展,在水库运用初期 10年内宜昌河段河床冲刷将基本完成。近期宜昌河段冲刷已较缓慢,河床冲刷较大部位已在宜昌城区河段以下。根据以上情况,说明桥区河段以及宜昌河段的冲刷正接近基本平衡。2.5 工程地质桥址区的西坝、长江北岸区域第四系覆盖层广泛发育,长江南岸大部分区域基岩出露,仅在山丘间沟壑等低洼地段分布零星第四系堆积物。根据钻探初步揭示,桥址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冲洪积粉质黏土层、冲洪积卵石夹漂石层、残坡积粉质黏土层等,钻探揭示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下统五龙组中细砂岩、砾岩、泥质粉砂岩、疏松砂岩及泥岩等。2.6 航道及航运葛洲坝水利枢纽分大江

10、航道和三江航道两线通航,葛洲坝大江航道属季节性航道,当葛洲坝下泄流量值小于35000m3/s时,大江航道开通,航道维护水深为4.5m;当葛洲坝下泄流量值达到或超过35000m3/s,关闭大江航道;葛洲坝三江航道属全年通航航道,每年14月和12月维护水深为3.5m,5、6月和10、11月维护水深为4.0m,79月份维护水深为4.5m。葛洲坝大江航道最小维护航宽为140m,葛洲坝三江航道维护航宽为120m。当水深不足或进行航道疏浚施工时,以三峡航道局航道通告通电为准。2.7 施工组织方案2.7.1 索塔基础施工西坝侧主塔墩桩基设计采用行列式排列的18根2.8m钻孔桩基础,桩长56.5m,桩基为端承

11、桩,采用冲击钻机开孔,布置9台冲击钻机、2个循环钻进成孔,护筒插打采用DZ300液压振动锤、2台70t履带吊机配合下放钢筋笼等施工,钢筋笼采取1/2长线法加工,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水下混凝土采用垂直导管法灌注,声测法检验桩身质量,气钻法凿除桩头混凝土。承台为19196m,两承台通过系梁连接,系梁尺寸为15.284.5m,承台顶设2m高塔座。承台施工基坑深度约6.5m,采用明挖基坑,必要地方进行管桩支护,基坑开挖到位后,浇筑垫层混凝土,安装承台、系梁钢筋及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分三段,先施工两边承台再施工中间系梁。承台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2.7.2 西坝侧锚碇施工

12、西坝覆盖层较厚,地下水与江水连通,地层中卵石夹漂石层厚度11m左右,锚碇基础采用外径为58m,墙厚1.2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加内衬的支护形式,地下连续墙嵌入中风化砂岩约4m,总深度为28.5m。地下连续墙分I 期、II 期槽段,共40 个,I 期、II 期槽段各20个。期槽段边槽长2.8m,中间槽段长1.02m,槽段共长6.62m;期槽段长2.8m。内衬从上向下依次为:6.5m深度内厚1.0m,6.515.5m 深度内厚1.5m,15.524.5m 深度内厚2m;采用逆筑法施工,分层开挖土体,分层施工内衬,内衬和土体分层厚度为3m,底板厚7m,顶板厚2.5m。锚体设置在地下连续墙基坑内。为了平衡

13、负弯矩,基础上设置压重,高8.8m。2.7.3 索塔塔柱施工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由塔座、塔柱、上横梁及支承牛腿几部分组成。塔柱高107m,塔顶高程为+163.5m,塔底高程为+56.5m。两塔柱的横向中心间距,塔顶为33.0m,塔底为35.0m。塔柱横向内侧塔壁竖直,外侧塔壁呈1:53.5的坡度。塔柱为梯形单室截面,上横桥向尺寸为从塔顶5m变化到塔底7m。纵桥向尺寸从塔顶7.5m变化到塔底8.5m。塔柱下端内侧设支柱以支承加劲梁,南塔支柱顶面高程+71.2m,北塔支柱顶面高程+66.6m。上横梁采用单室矩形截面,宽6.5m,高7m。塔柱内侧设置主梁支座支墩,支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

14、柱采用爬模法施工,塔柱高107m,每6m一个节段;为保证塔柱线型,设置3道钢管横撑,横撑间距24m;在左、右幅塔柱侧各布置1台塔式吊机(两台塔式吊机规格分别为300tm、200tm)及1台电梯。支座支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翻模法施工,分三次浇筑,每次浇筑高度为5m,模板配置方式为:2m+2m+1m+1m。2.7.4 上部结构施工(1)主索鞍安装方案主索鞍采用塔顶门架吊装。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能安装主索鞍座。(2)索鞍安装方案安装底板和鞍体时采用160t履带吊机吊装。(3)主缆安装主缆架设采用预制平行索股法(PPWS),施工猫道采用三跨连续式猫道,主缆牵引系统采用平面小循环。

15、上游侧主缆架设由一分部负责,下游侧主缆架设由二分部负责。主缆架设放索区布置在南锚后方,牵引区布置在北锚后方。主缆架设28mm的牵引索前期做为先导索,猫道架设阶段往复牵引先导索,完成猫道索的架设。(4)猫道架设猫道索架设采用往复对拉形式牵引,在点军区侧设置15t副卷扬机,西坝区侧设置25t主卷扬机,采用1960MPa 636WS+IWR28mm钢丝绳作为牵引索来进行猫道索的安装。导索设在南北锚碇之间,主要作用为牵引猫道门架支承索、猫道承重索和扶手索过主跨。在架设猫道承重索、扶手索、门架支承索时,导索不仅承担牵引力,同时承担索的重力。导索采用拖轮牵引过江,过江前必须制定详细的过江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