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四)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37481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详解什么叫容器、设备?这里所指的是容器、设备是指化工生产中的各种塔、 器、箱、柜、釜、罐、槽、炉、管、井、沟、池、斗、仓和有可能进入的较 大机械动力设备以及其他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统称为容器设备。由于化工生 产易燃易爆、有害有毒,到这些地方去从事某种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 此在进入容器、设备之前必须根据工况预测危险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进行安全预评价,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在施工方案中加以落实。容器内作业的危险性有:1、有与之联通的容器、管道发生有害有毒物质互串互害的危险,亦有容 器外有害、有毒因素进入容器内,使容器内作业人员难以预料和躲避。2、容器内通风不畅,毒

2、物等有害因素不易扩散,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有 害有毒的残留物可能逐渐散发,有毒或可燃物增加,氧气减少使危险性增加。3、照明不良,容易发生误操作。4、容器内场地狭小,发生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可能性大。5、高大容器内检修,部件间落差大,容易发生坠落事故;器内可燃部件 (如本格子、脚手架、包装物等)易燃成火灾,且燃烧速度快。6、容器内发生事故后抢救困难。7、容器内温度高,操作者体温高,劳动量大,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快,毒 物的吸入量增加。据测定,人体呼吸空气量与运动量有关,静止与奔跑相比 所需空气量相差八倍。温度高同时使器内残留物加快挥发,增大了毒物对人 体的供应量,使人更容易中毒。8、容器内湿度大。容

3、器内原有的液体残留和作业人员出汗等增加了器内 湿度,湿度的增加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原因是:增加了毒物在人体上的溶 解度加大吸收量。有些化学物质如氰化物遇潮湿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有些毒性不大的物质遇潮湿毒性也会加大。湿度大于人体电阻下降,增加 了触电的危险。因为,干燥环境人体电阻可达10001500欧姆,潮湿状态 时,人体电阻可下降为600800欧姆。所以一般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 在潮湿场所及在塔、罐等金属容器内,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 伏。由于容器内作业存在着诸多危险,极大地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所 以,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必须做到“八个必须”:一、必须申请办证,并 得到批准;二、必须

4、进行安全隔绝;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六、必须佩 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八、必须有抢救 的后备措施。一、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化工生产装置是若干台设备和管道组成的生产系统。系统在生产运行过 程中,设备、管道等会不断发生变化,如遭化学腐蚀、介质冲刷、交变负荷 下的应力腐蚀和疲劳、磨损、沉积、结垢、物料附着挂壁、器内部件松动、 衬里脱落等等。上述某些项目的变化,就会表现出控制指标的恶化,影响安 全运行和生产下降,发展到某种程度必须停机,进行清理、维修或改造。由 于化工生产进入设备管道内作业的危险性

5、,因此,必须加强对进入容器、设 备内作业的控制与管理,使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 实行申批制度,不允许随便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制止事故的发生。必须 进入时,应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领导审查批准。其目的是统筹按排作业 时间,审查补充安全措施,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领导审批签字实际上 也是一种确认制度,使管理落实,避免事故,控制不办证或草率行事。领导 审批要防止搞形式主义,责任一定要到位。在日常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中,由于操作人员不懂安全技术或思想麻 痹,或没有履行申请、办证和申批手续,而肓目作业,酿成了许多恶果的事 例比比皆是。申请办证、申批可以完善措施方案,明确人员责任,

6、使措施落到实处。 认真办证、认真审批是强化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的第一步, 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避免肓目作业造成的混乱,减少事故的发生,哪 怕是突击抢修也不例外,也要有审批手续。事故救援情况紧急时,必须有当 班安全责任人考虑落实好进入容器的安全措施。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安全隔绝是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的关健性措施。它的意义有二个: 一是界定本项作业涉及范围。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在管理上称作一 个单项工程,由一个项目负责人去组织完成,工程项目的内容、范围必须界 定。把本次作业所涉及范围以外的设备、管道隔绝开,使之成为一个封闭的 施工系统。同时,也界定了责任区。二是有效防止系统以外

7、的设备、管道内有毒、有害因素与本系统互串互 害。因此,安全隔绝必须认真,方法必须可靠。首先做到系统以外所有的设 备、管道逐一检查不要遗漏,全部隔绝于系统之外,即使是细小的管线也不 要遗漏。其次是按规范加装盲板或拆除一级(段)管线而后封堵的方法实施 隔绝。切不可用关阀门和加水封作为隔绝方法,许多事故证实它是不可靠的。 为了保证隔绝安全可靠,可先制订方案,绘制盲板图,定位置、定人员,由 项目负责人按顺序和进度掌握进行,任何人不得擅自指挥和操作。注意:加堵盲板或拆除一段管子之前,应先将压力卸完、物料排净。加 堵网板应按安全技术规程办事,如是剧毒物品还应先进行置换,然后才能将 法兰管道拆卸。三、必须切

8、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任何动力设备的清理和检修都要首先切断动力源。进入容器、设备内工 作空间狭小,如是运动部件,人工作于器内部件之间,不切断电源,极易造 成人身伤害事故。在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如进入球磨机后被磨死在机内;进 入搅拌机、粘合机内被绞死。此类事故,究其原因是某些管理者和操作者对 切断动力电的概念不清或怕麻烦,有的把揿停机按钮视为切断电源,结果遇 有误操作或误动作,机件复运行伤害机修人员。切断动力源是指切断送电开 关并加锁挂禁牌,或取下熔断保护并由检修者保管。采取上述措施即使发生 误操作,机器也不会被启动,从而达到本质安全。还有以物料流(如气、液 等)为动力的部件,不但要关闭阀门,而

9、且还要加装盲板(包括管道),以 防止误操作。由于容器是封闭空间,即使打开人孔等,容器内的照明也不能满足作业 的要求,因此进入容器内作业一般都须使用灯具照具。在容器内使用照明灯 具,难免灯具与容器内物体发生碰撞而损坏,同时也难免拉动电源线时发生 磨擦挤压而破坏电源线绝缘层。因此,在容器内工作时,使用照明灯具发生 触电的可能性比容器外要大得多。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容器内工作照 明一定要使用安全灯具。电线进入容器、应从容器口开始就要采取措施保证 不磨擦,不与尖锐工件、材料接触,防止破损。在金属容器内照明灯具的安 全电压为 12 伏,容器内有易燃物料的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必要时,可采取 灯具设在器外

10、,向器内照射的办法照明。不要图方便在该使用安全灯具的场 合,使用其它灯具,这是很危险的。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人要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无论从防止火灾、爆炸或防止中毒的角度 讲,都必须进行置换,经取样分析合格,才允许进入。因化工生产易燃易爆、 有毒和强腐蚀性的物料较多,介质气体复杂,不进行置换通风,就进入设备、 容器内工作,很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中毒及人身伤害事故。为保证进入容 器、设备内工作人员的安全,进入前必须进行置换,入内后进行通风。置换 是用一种安全的介质将容器内的可燃物或有毒有害物质替换出来,使容器、 设备内达到安全要求。怎样置换?置换使用的介质要视被置换物质的性质而 定,两者相混

11、不应发生不良反应。容器内如存有可燃气体,则首先用不燃物 置换,如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烟道气等,符合安全要求后,再用空 气置换合格才能进入。容器内若有一般方法难以排出的残留物,则要选择恰 当的洗涤液或用蒸气、热水蒸煮、吹扫使其分解。为了保证置换彻底不留死角,置换前应做好置换方案,绘制置换流程图, 特别要注意,由于工艺需要,设备结构上易造成死角的,最后置换应选用气 体置换,如泡罩塔、套管式换热器等。在设备操作压力之下和安全氧含量之 内,可用分次加压置换方法。置换选择的排出口不但要考虑置换的彻底,而 且不能造成排出口周围的施工环境的不安全。置换介质和方法的选择,要做 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二者

12、不可偏废。容器、设备内作业,空气流动性差,场地狭小,人员拥挤。为防止意外 器内工作应注意通风,必要时可采用机械进行强制通风。但切记不得使用氧 或富氧气体置换和通风,否则易造成事故。置换和通风是保证进入容器、设备内安全作业的重要措施。一定要从思 想上高度重视,在作业中很好地实施,切勿可违章操作、盲目蛮干。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一、分析的标准 1可燃气在空气中含量分析应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第106条 规定和动火作业“六大禁令”关于动火分析的要求。2. 氧气量在1922%。3. 有毒介质的含量应符合TJ36 39化工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2条 规定。在容器内存在多种毒物的情况下,须注意毒物

13、的联合作用。如一氧化碳 与硫化氢或一氧化碳与氮氧化物同时存在时,起相加和相乘作用。多种毒物 混合取样分析标准呈下列关系。C /M +C /M + C /M 11 1 2 2 n n式中:C、C C为各个物质的实际浓度(mg/m3)1 2 nM、M .M为各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1 2 n例如: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s ;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而实际在容器内测得,一氧化碳20mg/m3;硫化氢6mg/m3。计算 20/30+6/10=0.67+0.6=1.27上式说明,虽然 CO、 H2S 分别都是合格的,但混合后联合作用超标。不 符合进入容器内作业的安全条件

14、。取样分析注意代表性,能反映器内有毒物质的最高含量。采样人和项目 负责人要深入现场查看,根据器内具体情况和介质性质,在最有代表性的部 位采样。在容器内采样,一般应在上、中、下三个部位采气样。比空气轻的 气体,取样位置应在容器的上部和顶部;比空气重的气体,取样部位应在容 器的下部或底部。二、分析的时间和要求1容器经清洗、置换后,要立即进行采样分析,符合安全要求后,才可 进入容器内作业,作业应在 30 分钟内进行,超过时间,应重新取样分析。2容器即使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容器内的 沉积物、壁上的附着物等由于温度变化和清除锈蚀物等活动,有毒物有可能 会不断散发出来,使本来合格的

15、条件有可能变为不合格,因此在作业过程中 至少每隔 30 分钟检测一次,最长不超过 2 小时,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 作业,迅速撤出人员。此时,应积极查找原因,消除隐患,经再次分析合格 后,方能重新进入容器内作业。3有条件的可采用质量可靠的经过校验的测毒仪、测爆仪、报警仪,随 时监测容器内的劳动环境,发现变化及时处理。分析是进入容器内作业必须履行的步骤,它是验证容器内是否符合进入 条件进行安全作业的重要手段。不分析、不按规定分析、不按时间要求分析 进入容器内作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危险性,事实证明是不可取的,靠简 单的用鼻子闻等不科学的方法分析,是不可靠的,应该废止。六、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防

16、护用具是在工艺、设备、环境等方面采取安全措施后,仍不能百分之 百保证劳动者不受伤害所必须采取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防止万一,一般劳 动作业,均需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或工具。在容器、设备内工作场地狭小、 情况复杂、危险因素多、变化大的情况下佩戴防护用具格外重要。因为容器 内易遭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化学灼伤和中毒等事故。同时还有 由于死角、沉积、附着等难以百分之百的排除和还有人们的疏忽和不可预见 的因素。因此要求作业人员进入容器内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以防不测。 如何穿戴防护用品?根据容器内作业条件和可能发生的危害,选择穿戴安全 帽、手套、口罩(防毒面具、空气(氧气)呼吸器)、防护眼睛、防护工作 服、安全带、防爆工具等防护用具,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安全。在实际工作 中,由于未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具,发生事故的例子很多。可见,佩戴防 护用品是作业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