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374403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课时检测(二十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图为我国国内某文献搜索引擎对某国际合作组织搜索统计的结果,其统计数值反映了不同年份国内学术界对该组织的关注程度。该组织最有可能是()A世界银行B世界贸易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联盟解析:选B首先要抓住“国内”这一信息;其次图中信息显示,1998年国内已经有了对该组织的关注,图中较高的三个“柱”是2000年、2001年、2002年,说明这三年国内学术界对该国际合作组织关注程度较高。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而引发了国内人民的关注,故选B项。2“两个挂钩一个固定”的积极效果是,有利于世界市

2、场的稳定有序。但美元的核心地位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都使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各国货币储备也都选择美元。这势必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增多。这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国币值的稳定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此材料反映了()A二战后的金融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B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C通过“两个挂钩”体系世界经济得到了恢复D战后形成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即美国要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但这是难以实现的,故B项正确。3(2018淮安质检)1946年,纽约先驱论坛报刊载了一位美

3、国官员的讲话:“除非打开更大的世界市场,美国将使自己陷入破产之中有一个组织最近透露,倘今后九个月内不能成功地发展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它们必将解雇50%的就业人员。”为此,美国()A首倡自由贸易以图开拓世界市场B力推国际贸易自由化以缓解生产过剩C借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霸权D以美元大幅贬值来刺激国内商品出口解析:选B根据材料“倘今后九个月内不能成功地发展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它们必将解雇50%的就业人员”所知,美国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过剩,因此美国希望把劳动力转移到国外市场,因此力推国际贸易自由化,B项正确。4(2018淮安质检)“决策不是通过谈判完成,而是通过高官会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逐级协商取

4、得一致这些成果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但不是协议,也不是条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下列属于该组织“集体意志的体现”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汉城宣言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罗马条约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不是协议,也不是条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可知该组织只是官方论坛性质,不具有强制性执行力,由此可知该组织是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和目标,B项正确。51960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遭到拒绝,1961年、1967年英国又两次申请加入遭拒。直到1973年,英国成为欧共体第7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

5、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 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最能表明()A欧洲一体化不符合民意B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斗争与争议解析:选D英国开始申请加入欧共体遭拒,后来加入欧共体成功,现在又脱欧,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曲折进程,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争议,故D项正确。6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些成员国大量进口美国的廉价煤以及法德通过运输补贴影响煤炭价格等等,因此戴高乐称之为患了“营养不良”的慢性病

6、。这说明()A欧洲联合损害了国家利益B欧洲企图摆脱美国的控制C美国通过出口煤炭控制西欧D超国家和民族利益之间的矛盾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成员国和时间可知该组织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出现的第一个拥有超国家权限的机构,成员国的政府第一次放弃了各自的部分主权,并将这些主权的行使交给一个独立于成员国的高级机构。材料中的行为说明了超国家和民族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结论,故D项正确。7(2018泰州一模)从欧盟发展的过程看,所谓“国族国家”的主权(国族是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顾名思义,同国之族),并不必然是绝对的。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

7、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我们可以看出()A欧盟成员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B欧盟成员国之间有共同的外交政策C欧盟组织权力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D欧盟成员国“国族国家”主权逐渐消失解析:选A“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说明欧盟成员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故A项正确。8“GATT死了,GATT万岁!”这是WTO出版物对关贸总协定(GATT)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史上的地位所作的定论。对这一定论理解正确的是()A作为国际组织存在的GATT在1994年正式终止BGATT和WTO都有利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CWTO所体现的精神和传统是GATT的力量来源D作为国际贸易协定的GATT融入了WTO的体系解析:选D

8、此题要求回答GATT和WTO之间的关系,“作为国际贸易协定的GATT融入了WTO的体系”反映了二者的关系,故D项正确。9(2018常州中学质检)1992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加利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A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全球化发展有了组织保障B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确立C跨国公司的力量不断壮大成为全球化的中坚力量D欧洲共同体逐步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解析:选B国际经济组织在1992年前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1992年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确立,故B项正确;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说法错误,故C项错

9、误;欧洲共同体只是区域集团化组织,故D项错误。101992年APEC第4届部长会议决定成立秘书处,标志它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加快APEC机制化步伐,但亚洲国家则认为应稳步前进。如泰国总理明确表示,如急于成立亚太共同体,发展中国家无法同发达国家竞争。材料表明APEC()A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B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难以开展C成员国的经济差异制约其发展进程D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容易实现一体化解析:选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发展有一定影响,故C项正确。11(2018徐州质检)“为了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纷

10、纷转向更贫穷国家,雇佣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B全球化给贫穷国家提供发展新机遇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D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扩张解析:选D题干中提到“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说明其扩张的方式是资本扩张,故D项正确。12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A有利于国际

11、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痼疾解析:选A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中“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有利于打破这种国际经济旧秩序,故A项正确。13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解析:选A材

12、料中体现了反全球化现象的增多,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对于经济的贸易保护的政策充分说明全球的经济竞争加剧,故A项正确。14弗兰克曾说:“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他在此处强调的是()A彻底否定欧洲中心论B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史C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历史D要以反殖民主义的态度看待欧洲史解析:选C材料中“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说明作者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欧洲中心论,而是提醒人们另外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故A项错误;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史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信息,故B项错误;“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

13、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说明作者强调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看待历史,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要以反殖民主义的态度看待欧洲史,故D项错误。15(2018苏州调研)1998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这些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本身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也有对目前这个缺少意义、经济效益的日益世俗世界的不满,以及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的民族利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该学者的观点是()A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B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全球化C反全球化运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D反全球化者不在

14、乎全球化的影响解析:选B反全球化者是对全球化不尽如人意之处主张重构和再造,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距,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5分)16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反全球化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材料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

15、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7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得出全球化深入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