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导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37388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世界充满爱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世界充满爱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世界充满爱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世界充满爱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世界充满爱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世界充满爱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世界充满爱备课时间:2011-9-16 主备人:刘培娜 审核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授课人: 学习目标: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推荐资料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学习过程:一、倾诉爱心1、 写出以“爱”为话题的名言警句、歌词、诗句等。2、 访问、收集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送温暖、关爱的感人事迹,并说说对这些事迹的感受。3、 准备好有关“

2、爱”的影像资料。4、 调查、采访生活中的人们因环境被污染和被破坏的忧虑、痛苦。5、 列举反面现象,说感受、说策略。 丢弃亲子、虐待老人、家庭暴力、多个惨案还时有发生,你目睹、亲听过这些事吗?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时,你想说点什么呢?你认为应该如何制止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二、关爱广泛1、讲述人们在优美环境中愉快晨练、散步、谈心、工作等场面,“留下一片绿荫”“保洁一汪潭水”“纯净一片蓝天”这也是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的一片关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你有怎样的感受? 2、讲述被污染、被破坏的镜头:河水在变黑、垃圾在乱扔、树木在砍伐、动物在被猎你做过哪些?你看见别人做过哪些?

3、你认为这样做为别人带来些什么?3、 假如你是市长或是环保局长,你会怎么治理?写下你的设想。三、爱的永恒1、听让爱住我家神奇的九寨爱的奉献,感受充满爱的世界是多么美好。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我们每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着关爱的话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当“让世界充满爱”的话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 思考之一:让世界充满爱,就是让爱心作主来关注身边每一位需要关注的人,歌颂充满爱心的人物,呼唤奉献爱心的行为。确立了这样的中心,作文时就不会偏题离题。 思考之二:下笔之前,围绕中心从多方面作广泛的思考,以便打开思路。一方面,这个世界,是

4、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助人为乐者有之,慷慨解囊者有之,见义勇为者有之,为民请愿者有之,无私奉献者有之选择这样的事例诉诸笔端,歌颂他们爱心的博大,感动自己和读者。另一方面,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可有些人的爱心却渐趋泯灭。 “学雷锋”走过场的多了,扒手猖狂作案众人视而不见司空见惯的多了,英雄流血又流泪也时有发生了,当我们耳闻目睹类似的情形,也可将这些内容来个“笔伐”,像当年鲁迅先生一样大声呐喊“救救爱心!” 思考之三:用恰当的方法表达。1、以小见大。写作时,我们可以让“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于半瓣花上道爱心,于小事情上看大问题。“以点带面”,反映现实,观照人生。2、细节点化。“于细微处最见精神”,

5、真实、典型、有表现力的细节最能刻画形象,表现主题,产生感人至深的效果。如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搀扶,一个鄙视的眼神,等等。范文 边缘 这是一个青青的苹果,躺在飞驰的汽车的门边。 只要轻轻地一碰,它就会跌落到柏油路上,它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地带。 我坐在车上,注视着那个苹果。生怕它一下子滚落下去。它的旁边站着胖胖的售票员小伙子。他无所畏惧地站在打开的车门边上,苹果就在他的脚边。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正目不转睛扫视着车外来来往往的人群。 那个苹果的主人就坐在我的身边一个看上去大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他不时瞟向那个掉在地上的苹果,腼腆地。但他并没有去捡那只处在危险中的苹果,也许是车开得太快,也许是

6、他觉得不好意思这年头,谁会对一个小小的苹果太在意呢?车上的其他人也都没有去捡,当然也包括我。当时我想,苹果的主人都不去捡,我去捡,然后交给主人,这是什么意思?去捡了,放在自家的口袋里,更会招来怎样的眼神?我依然没有动身,心头却有点不安。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就连捡起一个苹果这样的举手之劳也不屑或不敢,是什么样的难言的苦衷和无形的障碍让我们少了几份热情,多了几份迟钝? 突然车子“嘎”地一声停了下来,到站了。我提着重重的行李下了车,走到车门边,苹果呢,怎么不见了?我确信我没有把他踢下车去,那是谁踢的呢?或者是谁把它捡起来了呢?我疑惑地下了车,心里极不舒服。 我想起了冯骥才先生的这样

7、一段话:“在世界的喧嚣和纷扰中,我们常常忘掉了自己的心灵。也许,现代社会太多艰难也太多诱惑,太多障碍也太多机遇,太多失落也太多兴奋,我们被拥塞其间,不得喘息;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绳子。就这样,终日浑浑噩噩或兴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里还会顾及无形的存在于我们身旁的每一个心灵?” 我提着重重的行李,歪歪斜斜地走着,觉得自己正走在边缘地带 简评: 文章以车门边的一个苹果为线索,用细腻的笔触写到了司空见惯的人们对这个苹果的视而不见。并引用冯骥才的一句话点化出文章的深意:人们对自己心灵的忘却,对周遭心灵的忽视,可谓匠心独运。文中的苹果,既是车上那个处于边缘的苹果,又暗指处于边缘地带的颗颗人心,苹果与人心紧密关联,更是含蓄蕴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