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369577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方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目的 四、防治质量通病实施目标 五、质量通病防治保证体系 六、工程质量通病各项防治措施方案 (一)工程定位测量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二)、基础工程施工措施 (三)、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四)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开裂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 (五)墙体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 (六)电梯井垂直度控制措施 (七)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八)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九)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十)屋面渗透防治措施 (十一)楼地面渗透防治措施 七、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我公司承建的工程,为公司重点工程,施工中由施工组织机构成员共同

2、编制了本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本方案结合了工程实际,针对恩施州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进行编制,总结以往施工经验以及借鉴本地区的优质工程施工经验,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另外联合长期与本项目部合作的施工队伍合作,彼此默契度高,在施工质量与施工配合上的都有一定的优势。在施工中结合质量和安全工作,做到质量安全工作双第一。一、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设用途设计单位总建筑面积地勘单位结构类型监理单位层 数施工单位地上面积基础类型建筑檐高抗震设防烈度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 2、施工概况地基与基础护壁砼为C30,,钢筋为HPB235;桩砼为C30,纵向钢筋砼厚度保护层为50mm,纵向钢筋及箍筋分别为HPB

3、235、HPB335柱、内外墙内墙均为200厚加气砼砌块,外墙均为250厚加气砼砌块,女儿墙为200厚砼空心砖墙。楼板、架空楼板楼板:20厚1:2水泥砂浆,100厚现浇钢筋砼楼板,板底界面砂浆,20厚无机活性建筑保温砂浆,涂料饰面;架空楼板:25厚无机活性建筑保温砂浆,100厚现浇钢筋砼楼板,板底界面砂浆,20厚无机活性建筑保温砂浆,涂料饰面。外墙装饰外墙涂料屋面防水满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二层为1.5厚SBS或APP等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刷基层处理剂一遍,50厚无机活性建筑保温砂浆,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内墙装饰涂刷界面砂浆,20厚加气砼砌块墙专用砂浆。建筑节能墙体:加气砼(B0

4、7级);屋面:细石砼(内配筋)(30mm)+防水卷材、聚氨酯(3mm)+无机活性建筑保温砂浆(50mm)+水泥砂浆(20mm)+钢筋砼(120mm)+水泥砂浆(10mm)二、编制依据 1、怡然苑工程施工图纸;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技术规程DB42;3、现行国家规范、标准、法规。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6、住宅工程质量技术导则7、省、州、市以及相关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三、编制目的 1、参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强化事前控制和施工工序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品质

5、,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3、防排结合,多道设防,层层相扣,整体密封,强化细部,精细处理实际存在的质量缺陷; 4、杜绝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通病,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四、防治质量通病实施目标1、通过质量通病专项治理,建设“放心房”,实现零投诉,争创“楚天杯”工程;2、提高住宅工程建设质量,消除各类质量通病,创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五、质量通病防治保证体系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项目部按分项对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施工班组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作业不合格整 改 或 返 工施工班组组织自检不合格合格合格项目部质检小组检查不合格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进入下一步工序施工 2、材料控制流程图材 料 退 场不合格材

6、料合格证、检验报告、强制认可、型式认证、3C认证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确认。材 料 进 场 合格项目部组织自检不合格合格材料外观及质量自检验收双控材料报监理见证取样不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报监理检查验收材料进场使用六、工程质量通病各项防治措施方案 (一)工程定位测量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规划部门等责任主体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

7、点不被破坏。 2、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1)按工程定位图、红线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2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20m2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2)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3)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3、外控法施工要点: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

8、要精密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4、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吊线坠法: (1)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2)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 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3)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 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4)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

9、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5)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6)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5、上部结构标高测法: (1)0.00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测量,在四周共设三处,以便于相互校核。施测要点: (2)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测,必须保证精度。 (3)由0.00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4)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并采用铝合金直

10、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 (5)当高度超过一尺长时,应精确地定出第二基点,由第二基点向上量测。6、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 (1)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的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2)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因此设三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变形观测点应设在被观测物上最能反映变形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3)变形观测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的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的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7、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11、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 而影响正常施工,和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对塔吊基座进行观测,检查塔吊基础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常。 8、观测实施 (1)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观测点。当建筑施工到0.00层时,再根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埋设永久性观测点。然后每施工一层、测设一次,直至竣工。 (2)沉降观测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采取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的三定方针。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 (3)沉降观测点位置与埋设方法须有图示。 (4)工程竣工时,沉降观测提供以下成果: 1)建筑物平面图:图上标有观测点位置及编号; 2)下沉量统计表

12、:是根据沉降观测原始记录整理而成的各个观测点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积下沉量的统计值; 3)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 9、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考虑沉降测量。 10、结构施工测量 (1)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 (2)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

13、测的依据。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3)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 (4)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二)、基础工程施工措施 1、土方回填(1)尽量选用场内开挖土进行回填,合理选择土料和配置土料,回填前进行土料碾压试验,选择最佳的碾压参数,回填施

14、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碾压参数进行施工,保证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和干容重。填土从最低处开始,由上往下整个宽度分层铺填压实,每层接缝处应做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迹重叠0.5m-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土料摊铺加强统一管理,不允许乱倒、乱铺、作业面必须做到统一管理,严格按组织施工,要保证各层各块之间土料衔接好,大面平整如均衡上升,严禁出现界沟。(2)填土时,应沿平行轴线铺料并及时平料,铺料要均匀。平整,碾压机具的形式方向也应平行轴线,回填时应略微向两侧倾斜,以利于排水,每层填土厚度0.2m-0.3m。(3)夯实时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夯径,并按规定要求进行现场取土碾压试验,已验证压实土的干容重,、含水量、压实涂层的密实度,保证填土质量,土料压实时的气温必须在-1以上。(4)平碾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将表面拉毛,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继续回填,保证上、下结合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