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368875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80分)1、请辨别下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 2、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上述材料称颂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白渠 D. 坎儿井3、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

2、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4、“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是 A分封制 B个体农耕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侧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 B C D6、与“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

3、给与全面的肯定”的历史人物活动相关的是A在秦国改革“废井田,民得买卖” B在齐国改革实施“相地而衰征”C灭六国,统一天下 D.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7、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8、李剑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记载:“(宋朝)从事于耕作之农民,除一部分自耕农外,不为私人地主之佃户,即为官田之佃户。在此相对关系下,土地之转移,除一小部分官田外,其权不操于国家而操于

4、私人,今日为有田之自耕农,明日即可变为佃耕之佃户。”这主要反映了宋朝A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B私田数量超过官田C国家与地主争夺土地 D佃户成为耕作主力9、ABCD四位同学对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官营手工业在相当长时期内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流B、官营手工业使手工的发展比较有序,但也限制了手工业者的自由C、相对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趋是日益萎缩D、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大量产品投放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10、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土地经营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

5、剧 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11、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玉米棒子,用曲辕犁耕地,他生活的朝代最早可能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近代史上有首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 )A.外商企业发展艰难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官僚资本极度膨胀13、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镇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时期我国

6、的瓷器制作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B宋代的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C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D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14、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都是( )A. 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B.属于资本主义工业 B. C.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5、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D随着生

7、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粉彩瓷装饰房子16、“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该现象始于A汉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17、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A、周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B、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 C、汉除井田,民得买卖 D、宋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18、“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敲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一则记载的杭州城的商业贸易情况的史料反映哪一历史时期的杭州城A商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9、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这一政策的是(A西汉规定商人不

8、得衣丝乘车 B汉武帝推行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C唐代规定一入市籍不得为官 D宋代出现榜下捉婿的风气20、封建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 限制、打击工商业 B. 保护小农经济,稳定政府收入C. 确保赋役征派 D. 巩固封建统治21、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A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B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C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22、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9、。这说明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 自然经济解体 D. 商品经济的发展23、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政府这样做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A. 影响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 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 助长了土地兼并现象 D.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4、某班同学在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讨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 B. 鸦片战争前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 C. 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 D.

10、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25、“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这一梦想,当时的中国人进行了(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6、.自从鸦片战争后,清朝就被迫对列强开放了国内市场,但是到1860年时,西方各国在对华贸易上仍然没有打开局面,他们吃惊的发现,除了那些通商口岸以外,中国几乎没有发生改变。究其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政策依然存在 B.皇帝集权统治未受到损害C.传统的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D.近代经济结构未发生变化27、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导致上述变

11、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机器的发明 B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D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强28、1580 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A.荷兰发达的航运业 B.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29、世界近代史:“1870 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该描述可理解为A.形成

12、了资本主义工厂制 B.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C.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D.引发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30、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向观众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是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富尔顿的汽船 C福特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31、“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这一经济形态A.开始于19世纪晚期的欧美各国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统一整体D.使人类历史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32

13、、“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反映()A煤炭已成为工业主要能源 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C铁路是煤的主要运输方式 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33、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都是( )A.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B.属于资本主义工业 C.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34.自从鸦片战争后,清朝就被迫对列强开放了国内市场,但是到1860年时,西方各国在对华贸易上仍然没有打开局面,他们吃惊的发现,除了那些通商口岸以外,中国几乎没有发生改变。究其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政策依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