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选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36833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汉语言文学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汉语言文学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汉语言文学选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汉语言文学选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选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学选题作者:日期: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怨愤诗的文化特质诗经中婚姻爱情诗的文化特质诗经中的氏族宗法文化的特征探讨诗经起兴”的审美特质中国神话传说的思维特质左传的行人辞令之美战国策中的士人形象探析论语的语言风格与儒家气质庄子“汪洋恣肆”语言风格探析逍遥游在庄子中的作用与意义探寻从离骚看楚辞审美精神的特质从七发看汉大赋审美风格的形成史记在人物形象创造方面的开拓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精神在史记中的表现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审美风格之异同论诗经“思无邪”的情感表现方式诗经中的人与自然左传的人格价值追求战国策的时代风尚与士人人格形成论孟子散文的雄辩体风格及其成因庄子散文中的

2、“寓名”现象及其含义楚辞中爱情表现的特征分析古诗十九首中汉末士人心态分析邺下文人雅集评述阮籍咏怀诗“阮旨遥深”分析洛阳伽蓝记中“黍离”之悲分析论南北朝外交使臣对文学的推进论诗经中“兴”的不同层次及其审美意蕴从战国策的人物形象塑造看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变化汉大赋的审美特质研究论汉大赋的审美特质汉代爱情诗的文化内涵探析“九歌”情感表现之特色“古诗十九首”意象运用研究论史记传记文学中人与社会的价值取向试析李清照前期词寂寞情怀的原由苏轼词中的另类美女一一“冷美人”形象浅析晏殊之“浓睡”与柳永之“无眠”一一对两人词风雅俗之比较从柳永词中女性名称谈柳永之俗对晏几道词中“阳台梦”的精神分析论归去来兮辞序中“冬

3、”与正文中“春”之转化的深层意蕴试论李清照词中的“士大夫气”辛弃疾词对世说新语之接受苏轼词中的“寒” “凉” “清” “冷”意象从冯延己词中的问句看其词中之思致温庭筠更漏子与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比较分析男性词人与女性词人笔下 之女性形象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本事考辛弃疾词中的“渔父”形象浅析唐代取士之风对盛唐诗歌的影响活字印刷术对宋代文学之影响论秦观词的抒情特征论西游记的叙事特色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世俗化论略苏轼词中的女性观李清照词论与实践之关系北朝文风对盛唐诗歌的影响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的承继关系陶渊明对论语的接受论元杂剧中的商人(包公)形象从“安乐窝”情结看元散曲作家的心态论元好问词(诗)的艺

4、术特色论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形象水浒传中复仇情节论析三国水浒悬念艺术比较论“三言” “二拍”的“巧合”叙事艺术论孟称舜传奇的抒情性论聊斋志异的梦境描写论聊斋志异中的平民意识论冯镇峦的聊斋评点艺术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定情模式探析论顾炎武诗歌的风骨恣纵与不平:元散曲隐逸思想辨析元杂剧中政治伦理观念探析宋元戏曲中“母亲”形象论述论元明爱情剧中的“寺庙”元明戏曲审美特质比较论元散曲中的“安乐窝”意象论李贽文艺思想的理性主义特征论袁宏道诗歌的“真”与“趣”论张竹坡人物评点艺术论金瓶梅中的宗教人物论“三言”的婚姻范式与家庭伦理观念论“三言” “二拍”中的复仇描写论顾炎武的诗论与诗作论廖燕小品文的艺术特征析浮生六记

5、中的“情”与“境”假神道以惩恶:聊斋志异因果报应思想内涵探析论聊斋志异中的侠客形象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志怪风格比较论红楼梦节日家宴描写的叙事策略元杂剧中文士形象分类研究宫天挺杂剧艺术论论元散曲中爱情描写的特征与成因论水浒传的“犯”“避”艺术论顾炎武诗歌的风骨明清小说中的因果报应思想论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对女性的态度西游记中的宗教思想、中国现代文学部分论呐喊彷徨的美学品格论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情调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论周作人散文的审美特征试析巴金小说前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论老舍小说创作的文化视角论艾青诗歌的意象论曹禺剧作的诗意特征论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蘩漪娜拉比较分析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论张爱玲小

6、说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异化 浅析方鸿渐的性格特点及文化成因 论穆旦诗歌的艺术个性 探析鲁迅创作中“反抗绝望”的哲学意蕴。 郁达夫“病态人格”的艺术表现及其价值判断。 探析祥子悲剧内涵的多重性。浅析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人性美。析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 分析赵树理创作的文学史意义。论围城的讽刺艺术。比较雷雨日出与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 论张爱玲小说的意象艺术论京华烟云中的宗教文化思想论沈从文小说的生命形态 论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质 论野草的生命哲学内涵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叙事视角 从 围城看现代人存在的困境三、中国当代文学从余华小说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转向论汪曾祺的京派风格韩少功小说中的楚

7、文化探析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一一从池莉谈起 试论解放前后丁玲女性意识的变迁 论史铁生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义 余秋雨散文与大众文化心理消费时代与“ 80”后作家群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金庸小说里的“侠”看中国“侠文化”流变金庸小说人物性格类型论余光中诗歌的古典意象分析网络文学重写经典现象研究论“十七年”小说中的英雄形象王安忆小说的都市生活图景论林白的女性写作王安忆张爱玲创作比较论试析网络文学的类型试析网络对传统文学的影响金庸小说的叙事模式金庸小说里的英雄形象研究论李碧华的小说与电影中国当代“学者散文”风格论张承志的精神世界分析解读 十七年”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中的爱情故事中国古典文化与当代

8、新诗二月河和姚雪垠比较论(以清朝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余华小说的苦难叙事青春之歌的历时性改造与传播:从小说电影至电视剧解析网络玄幻小说汪曾祺小说的文化心理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作的意义“十七年”文学中的英雄形象新世纪文学(2000年以后)的流向四、外国文学希腊神话中的“蛇”的隐喻意义。“变形”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功能意义。西方早期叙事文学中的“牧羊人”功能分析。从伪君子中的桃丽娜看西方喜剧中的女仆形象匹普为什么会忽然获得海外遗产一一从狄更斯小说中的“海外来客”看小说的“突转”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蒲松龄的促织与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变形后主人公的心理世界比较萨特情境剧中的“自由选择

9、”主题。从哈姆雷特和红楼梦的结局看中西悲剧的差异。哈姆雷特和贾宝玉的悲剧命运比较分析。奥塞罗(罗蜜欧与朱丽叶)中的误会巧合在该剧中的作用。 海明威小说中的男性主人公的心理特点。卡夫卡的变形记对奥维德的变形记的继承与发展。萨特的戏剧俄瑞斯特斯中的太阳意象分析。挪威的森林(或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男性叙述视角分析 论希腊神话中的人文性体现论荷马史诗中奥得修斯的人物形象论莎士比亚剧中的女性形象论卡夫卡的变形手法论海明威作品的悲剧色彩论“垮掉的一代”的积极意义论“拜伦式英雄”的特点论堂吉诃德和桑丘的人物关系论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时代背景和生命力论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性论百年孤独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论雨果作品中

10、的法律观论司汤达创作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论巴尔扎克笔下人物的强烈情欲论喧嚣与愤怒中的时间叙述特点论奥尼尔戏剧中的对称性人物设置论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哲学因素论红字的象征性特点论热内阳台中的隐喻性与暗示性莫里哀的伪君子与西方古典主义戏剧中的“三一律”关于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形象分析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试论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分析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西方文学中的疯子形象的精神轨迹。西方古典戏剧中的仆人形象论环境描写在雨果创作中的作用论浮士德中上帝的形象五、美学、文论析艺术起源中的“巫术说”(或“游戏说”)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试论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问题试

11、析“梅兰竹菊”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文化意蕴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之分析以XXX为例论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之运用及审美特征论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性论中国古代文论中“味”的美学内涵(或者是“风骨”)言不尽意:语言的困惑性与表达的超越性析王国维的境界说(释王国维“境界说”中的“隔”与“不隔”)析严羽的以禅喻诗析司空图的韵味说从文心雕龙的传播看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再论文心雕龙的诗性特点析文学经典的当下意义从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多重身份看其人生价值取向一一析中国古代作家的创作心理“言志”与“摹仿”一一中西文论中两大诗学理论之比较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XX作品为例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学中的男性形象一一以

12、XX作品为例析文学经典的商业化倾向 一以XX作品为例比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异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反思(可以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为例,如对运用女性主义文批评解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作品的再反思 评价)柏拉图与孔子诗论之比较(整体比较较难,可就某一点进行比较)如沈论作家创作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可以某一具体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解读为例, 从文与湘西文化)论当下网络文学的冷热得失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今读(针对红楼梦的热读.热解现象重读经典之体会)论消费时代传统文学之价值中西方美学家美学思想的个案研究审美教育内涵.实施途经之研究艺术门类的美学特征研究审美与当代社会生活之关联的研究现代中国美学建构的知识学

13、背景.话语形态及其重要问题之研究西方文论家文论思想的个案研究西方文论重要概念.术语.命题的研究西学东渐百年,中西文论思想的互动与张力写作叙述者与作品的关系写作叙事时间的控制关系写作中自由直接引语与自由间接引语的特点诗歌创造中的语言变异特质诗歌创造主体的感受特征写作叙事结构模式写作叙述空间与环境对文本之审美价质诗歌主体的生命体验对诗的意义怎样理解写作中的心物交流关系。从写作感受体验中理解主题队生活的深度把握试述新课标理念下的师生关系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刍议六、语言文字学从“水门”到“艳照门”看汉语构词的“类推”规律从“超女”等探讨缩略词试论现代汉语的旧词新义现象“ PK类字母词探析从“骂街” “游

14、街” “逛街”等看“动作+处所”动词的流行及流变汉语成语的文化内涵探析从“烧煮”类动词看中国的饮食文化从“空气烫”分析汉语的“ N+V结构从“闹土匪”等分析汉语的“ V+M结构某某方言的疑问句系统考察现代汉语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说“认为”和“以为”“可不是”的篇章功能研究副词连用的语义.语法特征研究某某虚词语法功能及其语法化新闻标题的修辞艺术汉英习惯表达词语的对比分析相声.小品的语言艺术汉英委婉语对比研究报刊头条新闻标题的语言艺术外交辞令的修辞艺术汉民族与外族禁忌词语的对比研究某某修辞格的认知理据论汉语史(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左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或者外交辞令研究初级汉语口语教学探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及对老师培养的新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