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36700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选出不同类的一项是C.服务用语的文明程度4. 供货时间及运输方式对硬件产品而言,属于B.赋予特性5. 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指C.过程和体系的质量6.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其通常依据A.组织的质量方针制定。7属固有特性的有B.机器的生产率8 B.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叫做质量管理。9. 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B.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10. 全面质量管理可以这样来表述。D.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 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 。11. 方针目标管理是(A.中长期)目标

2、。12. 方针目标制订的程序不包含D.实施应用13菲根堡姆提出地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C.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4. 统计质量控制的缺点是C.不能进行废品的先兆分析15. 质量管理从单纯地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地标志是A.数理统计方法地应用I. 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C.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 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2质量检验的各种功能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功能是(B.把关功能)。3质量检验计划是对检验涉及的活动、过程和资源及相互关系做出的(B.规范化 )书面规定,用以指导检验活动正确、有序、协调地进行。4. 编制质量检验

3、计划的目的是指导检验人员完成检验工作,保证检验工作的(D.质量5. 检验指导书是具体规定检验(B.操作要求)的技术文件。8. 进货检验的主要对象是()C.原材料及其他对产品形成和最终产品质量有最大影响的采购物品和物资9. 进货检验具体步骤正确的是()。(1)记录检验、试验数据和结果,鉴认保存(2)按检验规则(细则)要求进行实物及样品的外观检查,有无质量问题(3)采购物质、物品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验证而需放行的,应对该产品作出明确标识,做好记录, 经规定的授权人员签字,并在检验证实不符合质量要求时能及时追回和更换的情况下,才允许放行,投入 作业过程(工序)(4)进货检验一般由采购方质量检验及相

4、当机构负责执行(5)查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凭证(6)有包装和标签的,查看实物状态,核对实物数量,确认是否文实相符(7)对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并按规定作出处理决定(8)按照检验规程(细则)规定进行检验、试验,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照规定判定是否合格 B.(5)(6)(2)(8)(1)(7)(4)(3)10. 过程检验的对象是(B.本过程(工序)完成的产品II. 过程检验最重视(A.首件检查12. 抽样检验的主要缺点是(C.有一定的风险 )14. 下列是非破坏性检验的有C.过程检验15. 计数检验中的“计件检验是指(A.根据给定的计数指标,将单位产品分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的检验16. 检验批是

5、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有时也称为交检批,一个检验批应由(D.基本条 件的制造条件、一定时间内制造出来的同种产品)构成。17单位产品是(C.为实施抽样检验而划分的单位体或单位量19. 规定了每批应检验的(C.单位产品数和有关接收准则)的一个具体方案称为抽样方案。20. 在抽样检验中,不合格是(B.指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21. 不属于产品批量的表示方法有(D.批单位产品不合格率23对批量为50的外购产品作抽样检验,采用的抽样方案为(5, 1),则批不合格品率为P=6%时的接收 概率L(P)为(A.)24. 百分比抽样方案的不合理性在于( )。A. 批质量相同的条

6、件下,批量N越大,L(P)越小,方案越严25. 生产方风险a和使用方风险B的含义分别是()C.坏的质量被拒收时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坏的质量被拒收时使用方所承担的风险26.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一般规定a和B是(C. 0=和护 )27. 抽样程序的正确的是()1)确定质量标准(2)批的判断3)批的组成(4)样本的检验5)检索抽样方案( 6)确定 P0, P1 值7)批的处置(8)样本的抽取C.( 1)( 6)( 3)( 5)( 8)( 4)( 2)( 7)=1000, P=10%, n=30,时且L(P)=,平均检验总数是(B.件 )29. 批允许(百分)不合格品率(LTPD)是把对应于接收概率(

7、D. L(P)=20%)的不合格品率,它是孤立批抽样检验的重要参数。30. GB/中,检验水平的设计原则是()A.如果批量增大,样本量随之增大,大批量中样本量占的比 例比小批量中样本量所占的比例要小31. 过程平均是稳定生产前提下的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的简称,过程平均是()产生的。A. 根据过去检验产品的数据计算32. 用于估计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的批数,一般不应小于 20 批,在生产条件稳定的条件下( ),对产 品质量水平的估计越可靠。B. 估计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的产品批数越多,检验的单位产品数量越小34. GB/中规定了()三种抽样方案类型。C. 一次、二次、五次35. 不合格质量水平是指在抽

8、样检验中,认为不可接受的批质量的(B.下限值 ),一般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数来表示。36. 序贯抽样的优越性在于:在规定的P0、P1及相应的a、B条件下,序贯抽样的平均抽样个数比一次、二次、多次抽样方案都要小。缺点是需要组织多次测试、试验。所以一般用于(C.贵重产品)。37. OC (操作特性)曲线说明(A.按照抽样方法,对不同质量水平整批验收的概率 39.同计数抽样计划相比,计量抽样计划( )D. 在判断单一质量特性时,相同量的样本对判断的正确性有较大的保证1. (B.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承担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 有形和无形的损失。2. 质

9、量成本模型如下图所示,其叙述错误的是()。A.某一质量保证活动的实施能为企业带来效益,那么应适应减少鉴定成本3. 如下图,除极少例外情况,不合格品率的历史水平位于图中最佳点的什么位置(A.最佳点左侧4部分没有直接计入损益表或资产负债表,而是真正“隐藏的成本,称之为D.劣质成本5. 检查订单的质量要求应归入下面哪类质量成本(A.预防成本6. 下列属于故障成本的是(D.供方对不合格硬件的分析。7. 把质量成本同下列哪一项相比较,有利于质量成本趋势分析(C.适当的测定基础8校准试验和检验设备的费用应当属于(B.评价成本)。9. 对于一个典型的月份,某制造公司查清并报告了下列的质量成本: 用于检验的工

10、资12000美元质量计划工作4000美元来料检验2000美元 厂内废品及再加工88000美元最终产品试验110000美元 重新试验并消除缺陷39000美元现场保证费用205000美元超差的鉴定和处理6000美元问本月全部故障成本是(D. 332000美元 )。10. 质量成本分析包括(D.对各种维修成本提供一个会计处理办法11. 假如你能得到某一期间的成本资料仅有下列情况: 最终试验18000美元处理库存积压的损失15000美元现场保证费用 275000美元废品 150000美元顾客退货25000美元检验计划16000美元 则全面质量成本为(B. 484000美元 )。1. 统计过程控制是为了

11、贯彻预防原原则,应用()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并保持( ),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的一种关系。D. 统计方法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3. 控制图原理的第一种解释是(B.小概率事件原理)。4. 分析用控制图中应将过程调整到(C.统计控制状态 )。5. 统计过程控制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C.质量特性值总体的标准差6. 控制图的原理解释可以分为(B.两种)。7. 关于控制图的作用,可以概括为(D.及时警告9. 控制图的作法顺序是( )。.确定所控制的质量指标b.取预备数据c.计算,d.计算,e.将预备数据在R图中打点,判稳f.计算R图控制线,图控制线,并作图g.将预备数

12、据在 图中打点,判稳h.延长 控制用图的控制线,作控制用控制图,进行日常管理i.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并检验其满足技术要求D. a b d c f e g i h10. SPC中主要工具是(D.控制图理论)。11. 世界上第一控制图是(A.休哈特)提出的不合格品率控制图。12. 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称为(C.统计控制状态 )。13. 下列(B.点出界)情况判异。14. 休哈特控制图的设计思想是(B.先定a,再看B15. 某机器电子盘片,为控制其质量,应采用(C.中位数一极差 控制图 )。16. 用于控制不合格率、废品率、交货延迟率、缺勤率、邮电、铁道部门的各种差错率等等的控制图是

13、(C. p 控制图I. 当偏差增大时,过程能力指数(B.降低 )。2当标准差增大时,过程能力指数(C.降低 )。3. 过程能力指数放映了生产合格品的能力大小,通常将它们分为若干个等级。若Cp属于(B.特级 )。5.不属于正态分布的选控图是(B.). 泊松分布的选控图的控制限是(C.)7. 选控图的操作过程是C. (1) (4) (3) (6) (2) (5)()(1) 寻找控制对象(质量指标)与非控系统因素间的函数关系;2)计算控制限;(3)计算相应的 ;(4)将控制对象的实测值变换成选控值,即计算;5)作控制图。 6)计算 及8. 下列哪个诊断结果不正确( )B. 上工序全控图正常,本工序全

14、控图异常,本工序选控图正常,诊断为分质量正常,上影异常,但两者 方向相同,递加使质量异常。9. 生产能力与过程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的是()A.生产能力是指加工数量方面的能力,过程能力是指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10. Cpk值越大,表明受控中心卩和规范中心M的偏差(B.越小,越强),质量能力()II. 过程能力一般是通过过程能力指数来度量,即,其中T反映(A.对产品的技术要求 )1. 因果图中,所有因素引起质量问题的可能性(C.不完全相同)。2. 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如下,排列正确的是( )。(1) 确定质量结果,因果图中的“结果”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2) 在因果图上记录必

15、要的有关信息(3) 将质量特性写在右侧,从左至右画箭头,将结果用方框框上,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原理作出大骨, 也用方框框上(4) 列出影响大骨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原因,作出中骨;接着,用小骨列出影响中骨的第三层次原 因,依此类推(5) 根据对质量特性影响的重要程度,将认为对质量特性有显着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C. ( 1)( 3)( 4)( 5)( 2)3. 最终的因果图往往(C.越小 )越有效。4. 排列图中用(A.矩形的高度 )表示每个项目对应的作用大小。5. 为了抓住“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其中在(A. 0%80%)间的因素为A 类因素。6. 在直方图中,等宽矩形的高度表示(C.给定间隔内数据的数目)。&分层法是根据数据产生的(A.特征)将数据划分为若干组的方法。9. 通常分层法要和直方图控制图等工具一起使用,分层法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1)分层(2)按层归类(3)收集数据(4)画分层直方图或其他统计图表,进一步分析(5)根据不同目的的选择分层标志A. (3) (5) (1) (2) (4)10. 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