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35885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金融向“需求追随”模式的转变 王燕芳胡琳 摘要。农村地区现行的“供给领先”金融发展模式,存在着分工不合理、客户集中度高、支农力度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农村金融下一步的发展应当实行“需求追随”模式,将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细分成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之上,各农村金融机构找出自己的定位,针对特定的主体提供个性化的特色异质金融服务。 关键词:农村金融需求划分供给定位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 在研究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关系方面,美国经济学家休帕特里克曾提出两种发展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金融需求的

2、反映,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强调金融服务的需求方。另一是“供给领先”模式,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1。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领先”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实行的是“供给领先”模式。为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于20X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首先针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综合改治,0年又启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探索,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组建61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6家设在中西部省份,占比达到60%。22年5月,旨在服务“三农”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也正式开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3363家

3、公司正式对外营业,贷款余额达到275亿元。 (二)“供给领先”模式下带来的农村金融发展困境 “供给领先”式的改革已大幅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覆盖率,但是观其目前的发展现状,各家农村金融机构并未如理论上预期的一样,充分发挥有效的支农作用。各家金融机构则存在着产品单一且趋同、分工不合理、资金非农化、目标客户集中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等问题。下表中显示了各家农村金融机构在市场定位、贷款产品种类方面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现存的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均定位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上,而其提供的贷款产品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集中于农户小额贷款与中小企业贷款,在贷款条件、担保质押品、贷

4、款期限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说明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各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仍不够详细具体, 造成其在“三农”领域内展开优质客户“争夺战”,而那些收入不稳定、抵押品缺乏、管理成本高、贷款风险大的贷款需求主体仍处在边缘化的境地。 在旧问题尚未解决好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些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的金融机构如何能安全、稳健地经营下去;国家该如何动员起农村地区已经存在的金融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支农作用。 二、农村金融需求层次的划分 国内的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仍以存、贷款为主。存款产品主要满足农民的保管、储蓄和

5、投资需求,这一需求已基本满足,并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障碍。而贷款产品的单一同质化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屏障,因此本文将贷款作为考察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产品。同时,按照农村经济主体的不同层次可将贷款需求划分为:农户贷款需求与乡镇企业贷款需求。 (一)农户贷款需求 农户贷款需求按其不同用途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生产性贷款、消费性贷款、工商用途贷款。 1.生产性贷款。是指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民由于购买生产资料或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具有季节性强、周期短的特点,借款额度与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有关。 2.消费性贷款。主要用于医疗、子女教育、婚丧及人情费用、建房、购置家电车辆等。医疗、子女义务教

6、育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并不能依靠金融机构来解决,需要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报销比例,继续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完善“绿色通道”贷款通道,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建房或者购置家电、车辆等活动不直接产生收益,对贷款的偿还没有保障,但这类贷款需求的满足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可以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张。因此,国家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对这类贷款予以满足。 3工商业用途贷款。是指有一定积累水平并且有进一步致富愿望的农民意愿从事手工业、零售业、餐饮业、运输业等小规模工、商业产生的贷款需求。这类农民依靠自身积累往往很难满足启动个体工商业或扩大经营规模过程中产生的资金缺口,但他们通常不符合

7、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很少能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高利贷成为他们解决贷款需求的主要方式。 这三类贷款需求的满足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乡镇企业贷款需求 按乡镇企业经济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金融需求划分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贷款、农产品流通企业贷款、非农但立足于乡镇的中小企业贷款。 这些乡镇企业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的一个子集,同样具有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获贷能力低等特点。而它们的特色之处在于,立足于乡镇,远离经济、金融较发达的城市区域,与“三农”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促进着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农民总收入的增加不仅可

8、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改变金融机构面临的经济基础薄弱状况,并且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增长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金融的协同互动。 而资金的短缺是它们向前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三、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将农村金融需求划分成不同层次的需求主体之后,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论述: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其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经营与提供服务,并针对其适合服务的对象开发设计出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由此形成一个分工合理、产品丰富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2。 (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主力军 在“四大行”纷纷撤并农村网点时,信合一社独力在农村地区撑起一片天。现今国家致力改善农村金融困境,

9、信用合作组织仍应充当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力军,充分利用其在以往经营过程中积累的信息优势,将其服务目标定位于乡镇企业。以往,信用合作组织只选择那些盈利性好的乡镇企业进行放贷,系统内积累的大量存差通过上存、购买特种存款、国库券等方式外流。现今,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引导资金向农村地区回流,在这种背景下,信用合作组织应紧紧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拓展自己的服务对象,充分挖掘那些市场前景好、受国家政策支持鼓励的潜在客户。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批发银行 农行作为支农的大型商业银行主力,立足于县域的分支机构最多,但由于其商业化的经营原则与原则,目标客户往往定位于发达县域的行业龙头企业,支农力度非常薄弱。与其让商业

10、性质的银行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薄利中分一杯羹,还不如把这部分金融利润留给立足于本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用于增强其资本实力与提高它们的自生能力。因此本文认为应将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位为批发银行,将其在城市地区吸收的存差批发贷放给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农村地区的资金来源。 (三)邮储银行:中介服务机构 作为农村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邮政储蓄银行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准确地说,农村地区还存在邮储银行、农发行这两类金融机构,但邮储银行只扮演“抽水机”的角色,吸去了农村地区的大量资金;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与贷款数量也非常有限.它的网点分布最为均匀,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县市下面的乡镇,并且它还具有遍布全国的网络优势

11、。但是之前邮储银行在农村地区一直扮演“抽水机”的角色,在贷款服务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和经验,因此将其定位为中介服务机构,在农村地区办理汇兑,代购保险、国债、基金,代缴费等中介服务5,邮储银行吸收的储蓄资金可转存于其他金融机构。 (四)农发行:拓宽政策性业务范围,加大支农力度 农业发展银行应当继续走政策性道路,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其业务范围,尤其是对“三农”的支持范围,尽可能增加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科技推广等的支持。对于那些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新型农业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对那些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能力不足、信用社不愿提供贷款支持但又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项目给予

12、贷款支持。 (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着力满足小额贷款需求 1.农村资金互助社。资金互助社的本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社员为本、为本社社员提供贷款援助、实行民主式管理的一种互助组织。民主式的管理与低廉的信息成本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最适合满足分散、多样但没有直接收益作保障的农户消费性融资需求。 .小额贷款公司:是介于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资本之间的一种尝试,属于“类金融机构”。其最初的定位是为了服务“三农”,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户、农业小企业的贷款,实现民间资本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6。从其定位可以看出,小额贷款公司其实是一条民间借贷走向合法化、正规化的道路。小额贷款服务的特点

13、是:额度小、期限短、周转快、手续简便、融资效率高、利息为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的两倍,这正好与农户的生产性贷款需求相匹配。 3.村镇银行。作为各家股份制银行与外资银行进军农村地区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优势是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后盾,并且作为一级法人制的村镇银行,决策灵活,贷款手续简单、便捷,因此本文将其市场定位于农户的工商用途贷款。 现今农村地区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要致力满足的就是贷款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各金融机构可以寻求创新金融产品种类、服务的技术手段,拓展业务范围。 四、结论 要破解目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困局,需要各方的努力去实现。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农力

14、度,加快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 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需要司法部门尽快出台保障农村地区担保体系顺利建成、信用合作组织更加规范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担保法、合作法等7;需要金融管理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加以引导和支持,使其在各自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经营与服务;需要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加快建立全国性的征信信息系统,加强各金融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一种信息共享、良性竞争、友好互动的局面;最后,最关键的是需要各金融机构找准各自的市场定位。 农村地区各金融机构不同的市场定位,有利于它们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找出自身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与客户建立互信互利的长久合作关系。分层

15、次满足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降低各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贷款的坏账损失率、有效实现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云亮淮安市农村金融需求及供给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0X, 2董玉华“三农金融”:组织异质化j农村金融研究,02X(1):120. 3徐忠建立商业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框架:中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研究j.金融纵横,202X():7-12. 4周立,周向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经济学家,22X(8):22-30. 袁青峰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探讨.甘肃金融,202X(11):4142. 刘冲,石文华,王树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变异:东营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2X(1):6 中国人民银行沂水县支行课题组.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j济南金融,202(1):3-3 本文发表于北方经济22X年第期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