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漫谈古籍刻本的牌记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KB
约18页
文档ID:499279469
漫谈古籍刻本的牌记_第1页
1/18

漫谈古籍刻本的牌记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宋元明清刻本中,有些还存有牌记何谓牌记?牌记原指题有文字的板狀标志,如布告牌、招牌、门牌等古時官府用作凭证的小木板或金属板也称牌记因此牌记有做标志或告示的性质后來书肆借用其意,在所刻的书之首尾或序页後、目录页後,另刻一墨图记或有形状的牌子牌子有钟形、葫芦形,荷盖莲座形、碑形、长方形、亚字形、园形等,並在多种形状的牌子中刻上何年何月某堂某阁某轩某楼所刻或其她字样,這就是我们所说的牌记牌记,宋代刻书即有,元明时,书坊、私家刻书多有效仿,清代的則不多牌记中之文字,有详有略,多之数行,少則一行如果說牌记有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可以作为版本专家鉴定版本的重要根据,以及为文献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图书出版史上提供不少有价值的伩息由于在牌记上,多刻有出版者及刻书的时间,有些牌记上还刻有本书的特点以及出版者校刻的艰苦因此,要理解某书版本项的刻书地点及刻书时间等,牌记上所刻的文字是重要因素之一先师潘景郑先生序《宋元书刻牌记图录》云:「南宋蹙居临安,设冑监以续雕椠之业,遍及私家坊肆,传刻益繁,间亦附识岁月,镌及牌记,藉睹一书之传绪,可当发韌之权舆焉元代继宋之业,刻书演变不多,而牌记相应无异。

明自万曆此前,因仍宋元旧规,晚季渐有演变,衍成扉页专项书名、年月、出处,面目全非至清代则几於每书扉页,各有署记,无所谓牌记矣」关於牌记,有多种不同的状况,细说起来,或有点意思现存古书最早的牌记,似见于出名的《开宝藏》中以《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百卷为例,此经为北宋开宝五年(972)刻元符三年(1100)印《开宝藏》本,其卷二百零六有牌记云:「盖闻施经妙善获三乘之惠,因赞诵真诠,超王趣之业,果然願普穷法界,广及无边,水陆群生,同登觉岸时皇宋元符三年岁次庚辰八月日,庆讚记库头僧鉴智、供养主僧鉴招、印经当讲僧法宪、都化缘报願住持僧鉴峦」又如《佛说阿惟越致遮经》三卷(存卷上),北宋开宝六年(973)刻大观二年(1108)印《开宝藏》本卷末牌记刻:「熙宁辛亥岁仲秋初十日,中书劄子奉圣旨赐大藏经板於显圣寺圣寿禅院印造提辖管勾印经院亊演梵大师慧敏等」「盖闻施经……觉岸时皇宋大观二年岁次戊子十月日毕,庄主僧福滋、管居养院僧福海、库头僧福深、供养主僧福住、都化缘报願住持沙门鉴峦」牌记中可见《开宝藏》乃奉圣旨赐大藏经板於显圣寺圣寿禅院印造,涉及参与印过的僧人姓名在历代所刻版本中,推辽代刻本,最为难得,盖因时间短暂也。

而辽刻,也受到宋代刻书的影响,辽太平五年(1025)刻本《妙法莲华经》八卷(存卷四),「经板主前家令判官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武骑尉冯绍文柚已分之,财特命良工书写,雕成《妙法莲华经》壹部,印造流通伏願承此功德,迴施法界,有情同霑利乐时太平五年岁次乙丑八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记」又《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辽清宁五年(1059)刻大藏经小字本卷十刻「左街仙露寺秘持大师赐紫比丘尼灵志雕造小字《金光明经》板一部,所集胜利先願上资囗宗皇帝太皇太后兴宗皇帝,仙驾御灵,速生乐国,更願皇太后皇后囗囗圣寿皇太叔与妃诸王公主永纳殊祯,法界有情,同霑囗囗清宁五年岁次己亥六月甲子二十三日丙子雕毕流通」牌记中文字至少,内容最为简朴的,如《潜室陈先生木鍾集》十一卷,元建安吳氏友于堂刻本,有一香炉牌记,刻「建安吳氏」,另一方刊「友于堂刊」《纂图分门类题五臣注扬子法言》十卷,宋刘通判宅仰高堂刻本,牌记刻「麻沙刘通判宅刻梓于仰高堂」再如《直音傍訓尚书句解》十三卷,元泰定敏德书堂刻本,牌记上仅有「敏德书堂刊行」六字牌记中有直书一行、双行或更多至五行,也有多至十行者不等如一行者,《周易程朱传义》二十四卷,明嘉靖福建建宁府知府曲梁杨一鹗刻本,卷二十四末有「福建建宁府知府曲梁杨一鹗重刊」一行。

又书院刻本的牌记也有一行者,简朴明瞭,如《豫章罗先生文集》十七卷,元至正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365-1367)豫章书院刻本,有「至正乙巳秋沙阳豫章书院刊」牌记上的文字越长,越能阐明本书的特点、刊刻通过,是研究中国古代出版史、印刷术上的重要材料我所見过的《重修政和经史證类备用本草》(蒙古定宗四年(1249)张存惠晦明新刻本),大概是牌记中文字最多的一种,牌记上刻双龙戏珠,有篆文「重修本草之記」,下为龟形底座有云:「此书世行久矣,诸家因革不同,今取证类本尤善者为窠模,增以寇氏衍义,别本中方论多者,悉为补入又有本经別录先附分条之类,其数旧多差互,今亦考正凡药有异名者,取其俗称,注之目录各条下,俾读者易识如蚤休云紫何车,假苏云荊芥之类是也图像失真者,据所嘗見,皆更写之如竹分淡、苦、堇三种,食盐著古今二法之类是也字畫谬误,殊关利害,如升斗、疽疸、上下、千十、未末之类,无虑千数或证以别本,质以诸书,悉为釐正,疑者缺之,敬俟來哲,仍广其脊行,以便缀缉,庶历久不坏其间致力极意,诸所營制,难以具载,不敢一毫苟简,与旧本颇异,故目之曰重修天下贤士夫,以旧鉴新自知矣泰和甲子下己酉冬日南至晦明轩谨记」牌记一般都不大,但若如庞然大物似地佔据一页之地者,则是不多见。

如《尔雅》三卷,元大德三年(1299)平水曹氏进德斋刻本,牌记有一页大,刻「一物不知,儒者所耻,闻患乎寡而不患乎多也尔雅之书,汉初嘗立博士矣,其所载精粗钜细毕备,是以博物君子有取焉今得郭学纯集注善本,精加订正,殆无毫髮讹舛,用锓诸梓,与四方学者共之大德己亥,平水曹氏进德斋谨志」再如《坡仙集》十六卷,明万曆二十八年(1600)金陵陳大來继志斋刻本牌记佔一整张,刻「万曆庚子岁录梓於继志斋中」对于牌记所刻的位置,也有某些較特殊的例子,《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篋印陀罗尼经》一卷,宋开宝八年(975)刻本,图前文字应是牌记性质,「天下兵马大元帅吳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捨入西关塼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纪」有的牌記在序的第一页「序」字之下,如《尔雅》三卷,元雪牕书院刻本牌記内刻「雪牕书院校正新刊」有的牌记在目录页前,如《新刊补注释文黃帝内经素问》十二卷,元后至元五年(1339)胡氏古林书堂刻本牌记内刻「是书乃医家至切至要之文,惜乎旧本讹舛漏落,有误学者本堂今求到元丰孙校正家藏善本,重加訂正,分为一十二卷,以便检阅卫生君子,幸垂藻鑑」有的在目录页正式目录之前第二行,如《琼琯白玉蟾上清集》八卷,元建安余氏靜庵刻本,刻「建安余氏刊于靜庵」。

有的甚至在卷一第一頁右下空白处刻有牌记,如《古文会选》十卷,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王氏家塾刻本,就刻有「至正甲辰王氏家塾刊行」以上这种状况,都是很少得见的牌记上的字体,多数为楷书,但也有作隸书或篆书的,但作草书者至少,如《重刊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元刻本牌记大小不一,形式亦各式各样,有的牌記的四边均有花紋图案,有的則是楕圆形、长方形、钟鼎形、亚形、琴形、荷盖莲座形,象(大象)形甚至尚有童子形的有的牌记似一张琴状如《魁本大字详音句读孟子》二卷,元广阳罗氏刻本,牌记内刻「广阳罗氏鼎新刊行」如《增节标目音注精议资治通鑑》一百二十卷蒙古宪宗三年至五年(1253-1255)张宅晦明轩刻本,目录后有一琴状牌记,刻「平阳张宅印」,又有一钟形牌记,「晦明轩记」钟形牌记者,如《类编阴阳备用差穀奇书》囗卷,元后至元三年(1337)刻本,牌记內刻「至元三年丁丑仲秋校正足本鼎新刊行」荷盖蓮座牌记者,津所见颇多此种形状的牌记,最早的在北宋,我早年见過的北宋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卷末有荷盖莲座牌记,但內里无字元代杭州路馀杭大普宁寺刻的《普宁藏》中,有《不空羂索心咒王经》卷上末也有荷盖莲座的牌记,內里居然刻的是西夏文字,而后來的元明刻本中似乎也沒有。

我所见到明代最早的有明成化刻本《白衣观音五印心陀罗尼经》一卷,荷盖莲座牌记内刻「奉佛锦衣卫伩官韩安同室卫氏妙福等,於成化五年闰二月内,发心喜捨资财,印造《白衣观音五印心陀罗尼经》一千卷,祈求子嗣,所集功德吉祥如意者成化五年月日此外又有隆庆刻本,而至万曆间坊本最盛如《易经抉微》四卷图一卷,明版築居刻三色套印本,卷四末有「金陵版築居傅少山梓行」《古文类选》十八卷,明隆庆六年(1572)顾知类、徐宏等刻本,牌记內刻「知归德府揭阳郑旻选,同知归德府济南魏宗方校,商丘县知县清河顾知类、归德府专家临川徐宏同订刻」此书当是官府中人请坊肆所刻童子牌记者,如《杜律二註》四卷,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郟县熊凤仪退省堂刻本有二牌记,一刻一著鞋面左小童双手托荷盖莲座长型木牌,內刻「嘉靖丁未秋九月刻于郟县之退省堂」一刻一赤足正面小童双手托荷盖莲座长型木牌,內刻「嘉靖丁未秋九月刻于郟县之退省堂」框外有龙纹装饰者,如《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三十一卷,元大德六年(1302)宗文书院刻本,牌记有「大德壬寅孟春宗文书院刊行」二行牌记外上下有祥云图案者也不多见,如《奇妙全像西廂记》五卷,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臺岳家刻本刻「嘗谓古人之歌诗,即今人之歌曲,歌曲虽因此吟咏人之性情,荡滌人之心志,亦关於世道不浅矣。

世治歌曲之者犹多,若《西廂》曲中之翘楚者也,況闾阎小巷,家传人诵,作戏搬演切须字句真正唱与图应,然后可令市井刊行错综无伦,是虽登垄之意,殊不便人之观,反失古制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次,大字魁本,唱与图合,使寓於客邸,行於舟中,闲遊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命锓梓刊印,便於四方观云弘治戊午季冬金臺岳家重刊印行」一书有二种牌记者,《何氏語林》三十卷,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何氏清森阁刻本,卷三刻「嘉靖庚戌华亭柘湖何氏繙经堂雕梓」,卷六刻「嘉靖庚戌冬柘湖何氏清森阁雕梓」说古书的牌记(二)大概最为实在的是医书中的牌记宋建安余彦国励贤堂刻本《新编證类图注本草》四十二卷,目录页前有木记云:「本草之书,最为备急,出不可缺旧有《神农》、《图经》、《证类》,板皆漫灭,大則浩博而难阅,小则疏略而不备图相,雕刻而不真,舛误者多今将是书鼎新刊行,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附入衍义,草木虫魚,图相真楷,药性畏惡,炮灸製度,标列大纲,瞭然在目,易於检阅,色色详具,三复参校,並无毫髮之差,庶使用者无疑,岂曰小补哉伏幸详鉴」目录页后有「建安余彦国刊于励贤堂」此书编者为宋「通直郎添差充收买药材所办验药材官」寇宗奭编撰,又有「勅授太医助教差充行在和剂办验药材官」许洪校正,合唐慎微證类寇宗奭衍义加以图相炮製,彙为一编,首尾完整,极为难得。

又如《新刊河间刘守真伤寒直格》三卷,元天曆元年(1328)建安翠岩精舍刻本,牌记云:「《伤寒方论》,自汉长沙张仲景之后,惟前金河间刘守真深究厥旨,著为《伤寒直格》一书,诚有益于世今求到江北善本,迺临川葛仲穆编校,敬刻梓行,嘉与天下卫生君子共之岁次戊辰仲冬,建安翠岩精舍刊行」佛经的牌记多為祈福之語如永乐《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明永乐十九年至正统五年(1421-1440)刻本牌记云:「天清地宁,阴阳和顺七政明朗,风雨调均百榖常丰,万类咸畅烽警不作,礼教兴行子孝臣忠,化醇俗厚人皆慈善,物靡害災外顺內安,一統熙皞九幽六道,普际光明既往将来,俱登正觉大明正统五年十一月十一日」明代的善书,特别是私家所刻者多有牌記,如明景泰刻本《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一卷,末刻「差到处州府青田縣前急递铺内,見此经发心,請回家侍奉于丁亥年十二月五日果生一男,有此灵验法,通同妻連氏一娘,今用淨財刊板印施,次冀万保,合人口遇諸事吉昌如意者」又有蓮座荷盖牌记云:「大明國京都順天府大兴县靖恭坊居,佛伩官孔祥、室人纪氏妙德,于正统十三年五月内,因病患不安,无伸(神)保佑,恭对三宝前,同发诚心,印施《五印心陀罗尼经》一千卷,用保平安吉祥如意者。

景泰元年七月日散施」又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陶恩刻本《佛说高王观世音经》一卷,末刻荷盖莲座牌记,内有「内织染局僉书官弟子陶恩奉佛,由于本官御馬监掌印太监陈宪偶遭缧紲之中,弟子谨发虔心印造《高王观世音经》一千卷,保佑本官早得解脱此难,永保平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